電影訊息
導火新聞線 The Menu

导火新闻线/TheMenu

6.2 / 132人    90分鐘

導演: 方俊華
編劇: 潘漫紅
演員: 吳孟達 周家怡 楊淇 何佩瑜 姜文傑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光陰沒有姓名。

2016-12-16 05:58:50

靈魂的旗手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一年多以前,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的電影《聚焦》問世,獲得了多方好評,該影片反映的是記者面對重壓之下如何帶給大眾正確的輿論導向。無獨有偶,今年香港也拍出了一部反映記者面對社會問題如何正確應對的影片《導火新聞線》。與近些年港片多是一些無聊搞怪,裝酷浮誇,拜金奢靡的影片相比,這部電影更加真實的刻畫出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應有的責任。
影片開始給我們介紹的是幾位電影主角,代主編方凝,記者樂嘉輝,實習記者麥曉欣,攝影記者王子健,四位新聞工作者為了他們奮鬥的報社「囧報」苦苦打拼。因為作為「囧報」的競爭對手「閃報」,以報導勁爆新聞贏得了更多點擊率。在影片另一個重要角色譚銳智出現前,譚銳智老婆因聽到老公的留言而發生一連串車禍,而就在車禍現場,不知名的小女孩為了撿娃娃險些被鐵架砸住,這時「閃報」記者為了抓住吸睛的照片兒枉顧孩子的生死,慶幸的是「囧報」記者樂嘉輝及時將孩子救了出來。
電影正片由此展開,三年前樂嘉輝為了幫助受害者父親尋仇,無意間說出只要搞出大事情就會贏得一案兩審修改。於是譚銳智加入電視台工作,並在三年後用炸彈挾持人質,向政府高層請願通過二次申訴。由於「閃報」在中間多次對譚銳智再三的刺激,事態不斷升級,從而揭露出官商勾結,行業潛規則等隱情,正邪媒體的對立,人質與尋仇者命懸一線成為了本片最大的看點。
如何做到優秀新聞工作者在筆者看來首先要樹立正確輿論導向,提高業務水平,勇於改進創新,不斷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做業務精湛的新聞工作者。其次要堅持正確工作取向,以人民為中心,心繫人民,發揚職業精神,恪守職業道德,勤奮工作、甘於奉獻,做作風優良的新聞工作者。其核心就是要弘揚社會主義價值觀。筆者看來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精神,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繫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中華民族能夠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傳、頑強發展,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中華民族有一脈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脈絡。這就是核心價值觀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
在影片的高潮階段代主編方凝,用攝影師凱文卡特的方式打響了這場新聞工作者信念的炮火,她表示如果我們只記得保持飢餓,我們只會越來越貪心,怎麼吃都不飽。為什麼「閃報」做的這麼絕呢,因為市場有這個需求,我們要贏得不是同業對手,而是整個市場。市場越是逼我們接受他們的價值觀,我們越應該覺得是正確的那一套傳達給他們。這句話讓多數同伴,也讓多數觀眾認同。而在片末,政府面對群眾的示威遊行,不得不重新修訂法案,復仇大叔也解放了人質,雖然坐上了即將接受監禁的警車,但他的勇氣和執著也贏得了群眾的支持。
「STAY HUNGRY,STAY FOOLISH」,很多人都覺得說這句話是賈伯斯的名言,但其實它源自雜誌《WHOLE EARTH CATALOG》出版人KEVIN KELLY在停刊號封底的一句話,根據他自己對這句話的解釋,我們必須了解自己的渺小,用初學者的謙虛自覺,飢渴者的渴望求知去擁抱未來。記者確實是「飢餓的一群」,但我們不能像飢餓的老鷹般,不顧一切去啃食一個快將餓死的小孩。我們必須有謙虛的自覺,求知的渴望去處理新聞。這樣才是一個記者,一個傳媒應有的態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