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導火新聞線 The Menu

导火新闻线/TheMenu

6.2 / 132人    90分鐘

導演: 方俊華
編劇: 潘漫紅
演員: 吳孟達 周家怡 楊淇 何佩瑜 姜文傑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herie chik

2016-12-20 18:02:05

《導火新聞線》導向的伎倆與道德


《導火新聞線》是同名電視劇的延續,主角仍然閃三位有社會良心和職業道德的囧報記者——方凝、輝爺、阿咩。電影版本加入了閃報這個新崛起的對手,本片向觀眾展現了一場點擊率與職業道德的死磕直播。電視劇結尾提到總編汪海藍離開香港之後,一直由方凝作為代總編。方凝不像前總編凡事講銷量、講點擊率,她更追求社會公義。在這樣的理念下,囧報受到同行的擠壓,面臨裁員和倒閉的困境。

閃報的新聞伎倆

見死不救拍了再說
      影片開篇幾名囧報記者就《飢餓的蘇丹》這幅新聞圖片展開討論,應該救了再拍還是拍了再救。年輕的阿咩表示,既想拍下,也想救下。一起小巴司機失控突發事件中,一個路人小女孩站在案發現場,旁邊高搭的架台即將倒塌。閃報一名記者舉起相機,手指輕放快門之上,等待捕捉那個絕對難得一見的慘狀,也許他連新聞標題已經擬好——無辜女童受牽連慘死小巴事故現場。輝爺見狀,毫不猶豫地選擇先救人,他飛奔過去救下小女孩,與此同時支架倒塌,閃報記者連續地按下快門。拍下或者救下,似乎只有一種選擇,並且只有一次機會。

沒有新聞就造新聞
      電視檯燈光師智叔綁架了正在做直播的嘉賓以及一眾幕後工作人員。他向談判專家提出訴求,凌晨12時之前要特首親身現場。全港的媒體爭相報導此事,電視台被堵得水泄不通,沒有一家媒體能從中獲取任何事態相關消息。這個時候閃報總編輯駕駛私家車行到隊伍的最前方,兩步跨上車頂,用相機對準身後的媒體。她讓身旁的實習生造個題目——「媒體枉顧人質安全擠爆電視城」。

不折手段揭人瘡疤
       智叔因多年前女兒被害慘死,被告人因收買證人而無罪釋放。幾年前證人因良心受到責備而向智叔坦白,他希望就此事上訴被告人,卻發現香港有個一罪不能兩審的法例。智叔去靜坐、去絕食希望立法會能夠修改「一罪兩審」的法例,可惜個人力量實在渺小,他的訴求經過長期的司法程序仍然沒有得到實現。智叔決定出此下策,行動的當天上午通過語音訊息告知自己的妻子,妻子是位小巴司機也因此病發釀成車禍身亡。閃報記者派人潛入殮房並使用非法手段獲得妻子的事故遺照,為了獲得點擊量閃報第一時間發佈了這個消息,另一方面,他們也希望智叔受到更大刺激而失控。果不其然,智叔因得知妻子死訊情緒失控,一名工作人員趁機逃跑,慌亂中智叔摁動按鈕,引爆了其中一個炸彈。

催化效果激化矛盾
       閃報記者嫌僵持事態還不夠嚴重,不顧真相地在網上散佈中傷智叔女兒的言論,直指她本就是個私生活極其不堪的女學生。愛女慘死,罪人就在眼前,面對這樣的誹謗智叔發瘋一樣暴打著被告人。為了能在法庭上真正取得最光明正大的公道,智叔最後也沒有當場殺掉被告人。


      閃報一方面不斷地激化矛盾,巴不得事態去到最不可收拾的地步。另一方面,囧報的三位記者實施著救人的行動。展示著囧報的職業道德,放棄盲從市場需求;堅持追求事實真相;優先救人敬畏生命;因勢利導維護公義。新聞追求眼球效應,迎合市場需求被從業者當成很理所應當的事情。如果市場的需求就是要鮮血、低俗、露骨……這樣的需要是否還應該去迎合、去引導、去導向。

作者:cherie chik
文章編號:CF042
日期:2016年12月19日
影評公眾號:wordshowu
轉載請與本人聯繫,未經許可禁止隨意抄襲,侵權必究,特此聲明,請自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