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白宮風雲:第六季--The West Wing :Season 6

白宫风云第六季/白宫群英第六季

8 / 709人    Germany:42分鐘

導演: Alex Graves
編劇: 艾倫索金
演員: Stockard Channing Dule Hill 愛莉森珍妮 約書亞馬林納 瑪麗瑪寇梅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蜘蛛約影

2016-12-23 01:23:59

《白宮風雲》特朗普踢掉希拉蕊正式當選,我更懷念這部史上最好的白宮美劇


好吧。希拉蕊終於還是沒能成為「既幹了總統又幹過總統」的女人,特朗普登頂美國總統,這一出曠日持久的美國政治喜劇,終於落幕了。

吃瓜群眾紛紛表示今年美國大選堪比美劇。這台白宮政治戲雖然熱鬧,可比不上這一部。相信我,這就是美劇史上最好的政治劇,沒有之一。這部劇完結已經10年了。1999年的海報,現在來看還是帶著某種穿越時空的魔力。它就是——《白宮風雲》。

當年開播伊始,有美國媒體評價:這有可能是史上最好的政治劇。到它落幕的時候,所有的媒體都認定:這就是史上最好的政治劇。七季豆瓣評分,全部過9分,除了第六季,爛番茄新鮮度全部超過90%。最火時平均每集收視人數有900萬,最高收視人數為1700萬。

把艾美獎當成了自己家。第一季就一舉拿下9項艾美獎,創下單季電視系列劇獲獎最多的紀錄,連續4年獲選為艾美獎最佳電視系列劇(2000—2003年),提名69次,26次拿獎,最不給面子的金球獎,也給了馬丁·辛一次最佳男演員。

而它的落幕,毫不誇張的說,是一個時代的終結,從此之後,所有的美國政治劇編劇在寫第一幕之前,都必須先想想,我要和《白宮風雲》有什麼不同。


沒有任何一部美劇,比它更懂美國政治

好萊塢天才編劇艾倫·索金寫的政治劇,讓美國牛皮哄哄的政治學教授與前白宮高級幕僚心服口服的,能夠鉅細無遺呈現美國政治每一個橫切麵的,只此一部。

《白宮風雲》之外的許多美國政治題材劇,不是理想化政治的假天空,就是另一個過度惡搞或動作化。白宮,成了一個火藥桶,隨時等待被引爆。

可是《白宮風雲》裡,描述的卻是擰巴、糾結、複雜、混亂和艱難的,更接近現實的美國政治。艾倫·索金深知,想拍好這部劇,真正的精髓在於收,而不是放。

第一季中,巴特勒總統上台,和他的五位資深幕僚組成的團隊被各種利益集團輪番轟炸。正是這一季中,觀眾懂得了為什麼歐巴馬政府8年施政幾乎什麼都沒「change」,而已特勒總統卻能在政治上兌現自己的諾言,因為真正的白宮風雲,就是妥協的遊戲。

第二季里,巴特勒在競選之前就已經獲知自己罹患硬化症,因此總統決定在發佈連任消息之前向公眾承認自己的病情,結果卻引發連鎖反應。這一刻我們懂得,美國政治就是撒謊的遊戲。

第三季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當然是911事件特別集——「Isaac and Ishmael」。它向美國與世界闡述了恐怖主義存在的嚴肅事實,該集評價好壞摻半,不過卻成為美劇呼應現實政治的最生動案例。

第四季讓我們了解到空軍一號原來也不是那麼保險;如果白宮新聞室遭到槍擊白宮怎麼辦;暗殺庫馬國防大臣的事情被媒體發現,或者副總統霍因斯因為色情醜聞而辭職,白宮怎麼緊急應對。也許第四季可以起另一個名字——《白宮的危機公關課》。

第五季中,劇集又告訴我們美國兩個總統是怎麼出現的,全民醫保有多麼難搞,而美國處理國際事務時,總統又是如何與兩院鬥法的。

第六季或許可以定名為《選舉季》。白宮西翼曾經團結一致的團隊開始分崩離析,僅存兩位曾經的老面孔。正如劇中某人說的,總統的任期其實並不是4年,而只有18個月,因為美國政治的本質,就是選舉政治。

如果你想詳細地了解美國總統大選是怎麼選的,看第七季就對了。其中第七集共和黨與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競選辯論。短短的45分鐘裡一共包含了7000句台詞,涵蓋了當年美國所有的政治熱點。

故事選舉日當天,雙方的選舉人票數始終處於膠著狀態, 但一場意外卻改變了整個故事的走向——飾演白宮幕僚長Leo McGarry的約翰·史賓塞(John Spencer)心臟病發逝世了,事實上,正是演員的死讓編劇改寫劇本,讓劇中的共和黨最終贏得了大選。

有人說,即使你看完特朗普和希拉蕊整個競選過程,你所看到的,不過是美國政治勾心鬥角、玩弄手段的冰山一角,那不是真正完整的美國政治,《白宮風雲》裡拍出來的,才是美國政治。


拼政治拼不過,拼品質你們就行嗎?

《白宮風雲》令嚴肅政治劇真正被美國電視界正視之後,評論界普通認同美國有兩類政治劇:一類「政治是食材,不是主菜」。比如《紙牌屋》打著政治的名號搞驚悚,《醜聞》拿著白宮素材灑狗血,或是像《副總統》說著段子調侃美國政治。

另一類「政治是主菜」。比如《白宮風雲》、《女國務卿》。《白宮風雲》有著前白宮發言人迪迪·麥爾斯以及民調專家派崔克·坎戴坐鎮,這類政治劇才是美國政治的真實反映。

《白宮風雲》開創了政治劇敢花錢的先河, 600萬美元一集的預算,讓每集都像小型電影,從此之後,政治劇的格局開始越來越大。

《白宮風雲》還發展出一套「邊走邊談」的攝影風格,攝影師以長鏡頭定軌攝影的方式,表現劇中角色一邊在白宮長廊走動,一邊談論國家大事的畫面。

評論界認為,「邊走邊談」的風格能為講述長對白的畫面創造出一種動感,因此後來電視系列劇具有大量對白時,都會應用這項技巧。

也是從該劇開始,以《社交網路》的編劇阿倫·索爾金為代表的話嘮風開始頻頻出現在高智能美劇中。《白宮風雲》充滿著高強度、專業化和充滿睿智的台詞,本身成為美國中產人群追捧該劇的重要原因。

毫不誇張地說,無論從劇作到製造,《白宮風雲》都為美國政治劇樹立了一個最好的標竿,《白宮風雲》之後十年,僅有《女國務卿》等劇勉強接近過它的水準。


為什麼《白宮風雲》裡的理想主義政治越發令人動容?

如果說《白宮風雲》有什麼明顯的缺點,那就是它骨子裡過於理想主義。評論家對《白宮風雲》盛讚有加,但也有人認為本劇過於樂觀、不切實際。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正是這種略顯超現實的理想主義,更賦予了《白宮風雲》另一種動人的特質,動人到巴特勒總統雖是一個虛構人物,卻在2003年被榮獲「共和黨成員最喜愛的民主黨人」。

事實上,《白宮風雲》編劇最初將巴特勒總統設定為一個客串角色:馬丁·辛最初只與製作方簽了四集的合同,誰知馬丁·辛強大的演技讓這一角色一炮打響。

《白宮風雲》第一季第五集中有個所謂的「大起司日(big block of cheese day)」,典出一位前總統曾在白宮懸掛一大塊起士以饗大眾,後來歐巴馬政府也效仿舉辦了「大起司日」。

劇集的政治理想主義甚至奇妙地完成了某種對現實的預言,比如歐巴馬。編劇伊萊·艾堤接受英國《衛報》訪問時表示,在2004年看到當時還只是伊利諾州州議會參議員的歐巴馬,在當年總統候選人約翰·克裡的全國代表大會上,進行了一次精彩絕倫的演說,就把他當做原型創作了桑多斯這個角色。

由於劇中較多情節發展都跟歐巴馬後來的競選過程符合,擔任歐巴馬陣營競選策略僚幕長的艾索拉德給編劇寫了一封電子郵件說:「我們好像活在你的劇本里!」

許多美國人都承認,《白宮風雲》為美國人民創造了一個夢幻般的政府,令美國人都想活在《白宮風雲》的世界裡。
 

這位病到只剩半條命的總統
網路支持率只輸給了David Palmer

當美國公眾迎來兩名候選人都是史上最低支持率的大選,也難怪人們又懷念起巴特勒總統了,這也許正是為什麼路透社在3月24日發佈的一個有趣的民調結果中,他能有82%的超高支持率,在所有美國和美劇歷史上的總統中排名第二、

唯一打敗他的,是《24》中的David Palmer,有89%的受訪者都喜歡這位正直果敢的黑人總統,這位電視劇中的總統被暗殺的那一集至今仍令無數受訪者心痛。

被巴特勒完爆的,是《醜聞》中的「總統」Fitzgerald,他的支持率只有60% ,這個出軌、嗜酒、在床上的戰鬥力遠比治理國家戰鬥力強的總統,基本上就是公眾心目中最糟糕的總統樣子了。

除了《紙牌屋》中的「總統」FrankUnderwood,他的支持率有57%,這位目前最熱門政治劇中的總統,比起管理國家更擅長的是玩政治手段,把政治搞成紙牌屋。

調查中並未出現《副總統》Selina Meyer的名字,不過可以預見的是,如果這位嘴炮功力遠超政治能力、同時將希拉蕊和特朗普的特質集於一身的「總統」出現在榜單中,恐怕也不會有什麼好的排名。

電視劇集中的總統形象總能折射出民眾心目中總統的樣子,如果說10年前大眾心目中的總統像巴特勒和David Palmer這樣,那麼如今的美國總統在民眾心目中,總統大概也就是《醜聞》和《紙牌屋》裡的樣子。

而現在,回到現實中,當特朗普成為了美國新一任總統,也許今夜又會有許多厭惡了政治謊言、幕後交易以及競選中無休止的爭吵的美國人,打開電視,回看十年前就已停播的《白宮風雲》。

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到那張寫著「選巴特勒做總統」的紙條時,會再度淚奔。

本文作者:美劇大叔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轉載需聯繫微信公眾號:蜘蛛網訂閱號(spider201310)

-THE END-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