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 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

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蝙蝠侠大战超人/蝙蝠侠对超人:正义曙光(港/台)

6.5 / 752,766人    151分鐘

導演: 查克史奈德
編劇: 克里斯泰瑞歐 Jerry Siegel (Ⅰ) Bob Kane
演員: 亨利卡維爾 班艾佛列克 蓋兒加朵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修正神掌林有德

2016-12-24 04:19:43

So falls the House of Wayne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人是貪婪的,拿電影舉例,我們總是希望在一部電影超額完成它的任務,希望它能夠具有某些滿足自己的期望,甚至希望它能夠完全按著自己的路子走,也許正是觀眾的這種心態刺激著創作者們,讓他們不斷精進,直到將原本不可調和的各種期望都盡數滿足。然而,貪婪也會蒙蔽人的眼睛,讓他們變得偏激、短視,若是電影沒有滿足他們某個方面的期待,不理解的批評與謾罵就會接踵而至。《蝙蝠俠大戰超人》就是一部遭到如此對待的電影,它超額完成了一部超級英雄電影本應完成的任務,但又由於人們的貪婪而遭到非議、攻擊和抹黑。某種程度上,bvs和扎克施耐德的境遇和影片中超人的境遇別無二致,後者同樣肩負起了本不屬於自己的重擔,卻又因為沒能滿足世人的期望而飽受質疑乃至抨擊,超人最終成了殉道者,而bvs也被全世界野蠻地釘上了十字架。上映大半年後,網路上對它的激烈討論終於逐漸止息,相信每個人對它的最終看法也都已塵埃落定,在這篇姍姍來遲的影評里,我不會再重複那些大家已經無數次申明的看法,我只想純粹地聊聊我的感受,它會有種狂熱般的感性氣息,事實上,面對bvs,我也無法再故作客觀。

毫無疑問,bvs是到目前為止意涵最為深刻複雜、對英雄形象刻畫最為細緻感人的超級英雄電影(具有強大原著文本支撐的《守望者》除外),遺憾的是,它也許亦會是最後一部具有如此層次和格局的超級英雄電影。在構想層面上,它立意恢弘、野心勃勃,超凡脫俗;在執行層面上,它又具有貴族式的精緻。它給我的觀感前所未有地龐雜宏大,它像長矛貫穿我的身體,又像巨浪席捲我的思維。作為一部大規模上映的商業電影,它對待故事、對待這個題材,對待人物本身的態度嚴肅得令我瞠目結舌,它沒有遵循任何的模式或套路,沒有通過剔除那些一件發生在現實中的事件本應具有的前因後果和細枝末節,從而將情節炮製得簡單粗暴,所有推動情節發展的細節,片中都盡數展現,驅使人物做出下一步行動的每一個事件及其在人物心中造成的影響,影片都詳實地反映了出來,在這樣一層層的鋪墊之下,它的資訊量足以淹沒那些游離天外的人,讓他們發出諸如「臃腫沒有重點」、「鋪墊太長太亂」這樣的抱怨;bvs也沒有將核心矛盾歸結為低幼但方便處理的正邪二元對立,而是像一篇論文一樣,在高度現實的語境下多角度地探討超級英雄在社會中的地位和他們存在的正當(或不當)性,這種探討是如此的繁複、焦灼、糾葛,以致於會使人產生影片「很黑暗」這種錯覺,然而它卻並沒有對情節進行什麼苦大仇深的渲染,bvs根本算不上黑暗,它展示的只不過是現實。若是蝙蝠俠與超人存在於我們的這個平行宇宙里,他們所要面對的就是這樣的圖景,社會輿論里不信任的聲音,反社會分子的敵意,體制的猜忌與壓迫,當然還有人性本身具有的排他性。bvs不甘於用三段式單線敘事講一個好人打贏壞人、正義必勝的故事,它還要在兩個半小時的片長當中探討神學、哲學、心理學和社會學,將片中人物的對抗植入各式隱喻,盧瑟的弒神情結、知識與力量的辯證思惑;蝙蝠俠生命中母親角色的預設及其後果、人類本位論到最後超人基督式的自我犧牲,這些理念都在切實地引導著角色的行為,建立了他們的動機。更不用提那些遍佈全片的,文學和美學相關的引用,這些彩蛋也只不過起著錦上添花的作用而已。

如果說這些還不夠,bvs還有著對蝙蝠俠和超人形象既精準又感人至深的解構,這是對這兩個角色漫長的發展歷程的一次總結,在重現其最根本的精神核心的同時又將他們放在這樣一個全新的時代加以一定程度上的重塑。

扎克施耐德的超人比以往的任何一個版本還要更不苟言笑,卻比以往的任何一個版本都要更加貼近超人應有的姿態,在外界對他不公正的排斥與質詢之下,他對自己的定位產生了質疑,像每一個遭受委屈,生活不順的堪薩斯男孩那樣,他陷入了困惑與迷惘,身為地球上最強大的存在,想繼續堅持自己的正義之道的他,卻被輿論和體制所累,力量無從施展。飽受傷害的他只能緊鎖眉頭,獨自承受,又或是尋求母親的安慰與幫助,在山巔孤獨地緬懷自己逝去的父親,這不正是一個鮮活的人會做的嗎?我們什麼時候開始要求這個初出茅廬的超人馬上就具有超然物外的神性,以致於他能夠寬恕和放下這一切?我們憑什麼拿神的標準來施加在這個年輕的堪薩斯男孩的身上?超人並非生而完美,他的神性從來不是血脈賦予的,而是無數次的戰鬥、歷險、無數次的得到與錯失和他無數次的自省與領悟塑造而成的,這一點是對超人形象最基本的理解。若是超人存在於我們的世界,那些批判電影中超人過於陰沉的人,估計也正是聚集在國會大廈前,抗議超人的存在的那批人,他們從來沒有真正理解果超人,而是一味希望超人滿足自己的期望,若是他沒有滿足這種期望,他們就會轉而反對、厭惡他,忽視他為自己做過的一切。偉光正的超人,儘管處理起來安全方便,但卻是扁平無趣的,bvs當中的超人會因為挫折而迷惘,會憤怒,會遲疑,在經歷信念的動搖之後,最終重拾對人類的信心,並且選擇為自己心愛的人和心愛的世界獻出生命,從而也重新點燃了以蝙蝠俠為代表的人類對人性的信念,大大激勵了那些心懷英雄之心的人,這不正是超人這個角色存在的意義嗎?這個波折的過程讓他的形象變得飽滿,這次的自我犧牲也必將會成為超人日後獲得神性的一個開端。

再來看蝙蝠俠,此前諾蘭對這個角色的解構無疑是成功的,然而這個缺乏感情乃至略顯符號化的蝙蝠俠在扎克版本的蝙蝠俠面前卻依然顯得綿軟無力。bvs的蝙蝠俠無論是體格和意志都異常的強大,以致於到了偏執蠻橫的地步,他通體燃燒著冰冷的狂怒,這種怒氣幾乎要將他的理智焚燒殆盡,沒有任何理由能夠止息這股怒火。扎克在dceu初次引入蝙蝠俠的這個關鍵時刻,沒有選擇保守的做法,將老爺塑造成那個我們所熟知的形象,而是將他放在了一個黑暗的境地當中,將他塑造成了一顆危險的定時炸彈。影片中的蝙蝠俠正經歷著一番對於自身存在和打擊犯罪的生涯的焦灼的掙扎,長期與犯罪的對抗讓他疲乏,愛徒戰死帶來的悲痛讓他變得憤世嫉俗,而超人的從天而降及其連帶造成的破壞更是大大挑戰了他的認知,自己原本需要縝密的計劃和付出生命的努力才能達到的目標,對於這個無所不能的外來者來說卻易如反掌;奪去父母生命,也在蝙蝠俠生命當中烙下恆久傷痛的那兩顆子彈,彼時年幼的布魯斯無能為力,只能看著雙親失血而亡,但超人只需抬抬手就能擋住,這種突如其來的對於秩序的攪動讓他震驚,超人不受管束的行動更是加深了他的憤怒,讓他在自我懷疑與否定當中煎熬,並且被它們所驅動,最終導致了他與超人立場的徹底對立,並且最終懷著成為死士的決心,通過將神斬除來確立人的尊嚴(這點與盧瑟的動機有相似之處),阿爾弗雷德在目送這位韋恩家族末裔緩緩離開業已破敗不堪的家族莊園,踏上赴死之路時,以平靜深邃的口吻喃喃自語道:「韋恩家族就此衰亡了」,厚重的歷史感與英雄末路式的悲劇氣息頓時重重地壓在我的胸口,讓我頭腦震盪,無法呼吸;另一方面,布魯斯生命當中母親角色的預設和由此催生的對母親的愧疚與依戀也是影片埋下的另一脈高明的線索,最終點燃超蝙大戰導火線的就是一張斥責布魯斯害死自己家人的剪報。將這種隱秘的心理細節作為超蝙停戰的契機也可謂大膽異常,引發如此巨大的爭議也實屬正常。也許扎克和特里奧高估了觀眾的接受能力,也許他們壓根就沒想過讓所有人都明白,個中緣由我不得而知。蝙蝠俠作為正義聯盟乃至整個dceu當中「人類」的代表,被人類的情感所左右,最終又因為發覺、感受並且認同了想像敵超人身上的人類情感,認識到超人與自己的共同點而與他達成和解,整個過程沒有進行任何長篇大論的辯護、爭執與說教,他們之間達成共識僅僅需要一個名字,這種心照不宣的默契也正是超人與蝙蝠俠會成為世界最佳拍檔的原因。蝙蝠俠那句「今夜,瑪莎絕不會死」的承諾蘊藏著千鈞重的情感:對亡母的緬懷、對超人的信任,當然也有遲來的原諒,影片一開始被情感的重擔壓迫得搖搖欲墜的蝙蝠俠終於與過去和解,他意識到了自己的偏執與不理智,找回了那個懷揣單純信念,恪守信條不斷戰鬥的自我。

如果說超人在bvs當中的經歷是一次殉道,那麼蝙蝠俠則是在犯下錯誤與認識錯誤的過程中得到了救贖。為全人類戰死的超人的軀體被埋進地下,但他的精神卻裹挾著布魯斯從黑暗的坑洞中重新升起。這兩個角色從對峙對抗到並肩攜手的過程是複雜的,但同時也是深刻而生動的,合理且強大的動機支撐著他們的每一個行為,與此類vs題材的保險做法(精神控制之流)相比,超蝙大戰需要觀眾徹底丟棄上帝視角,專注且設身處地站在角色的立場上見證事件的演變,理解和感受他們的情感、情感催生的動機以及動機驅使下做出的行為,這種做法需要極高的專注和理解力,甚至需要一定的情商,說白了,扎克其實就是在徹頭徹尾的作死。But fuck it,世界的確操蛋至極,但我們的超人哪怕在全世界輿論抨擊的炮火下都能屹立不倒,何況我們這些還能幸福地在大螢幕前享受這樣優秀的電影的粉絲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