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純真變奏曲--Agnus Dei

无辜者/羔羊的救赎/AgnusDei

7.3 / 11,603人    115分鐘

導演: 安妮芬婷
編劇: Philippe Maynial Sabrina B. Karine 愛莉絲薇爾 安妮芬婷 帕斯卡波尼澤
演員: 露德拉潔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芷寧

2016-12-25 08:08:38

《無辜者》:不可掩蓋的愛與黑暗


(芷寧寫於2016年11月5日)

有人說,女導演安妮·芳婷將影片《無辜者(Les innocentes)》拍得有美化法國人之嫌,提出這種觀點的,大概屬於敏感型,這部影片其實沒提出多少強加於觀眾的觀點,也很難說,救助無辜修女的紅十字會女醫生是法國人就是在美化。
影片伊始就打出了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字樣,至於還原了多少,不得而知,但至少有原始事件的基礎。戰爭施加於手無寸鐵的女性身上的災難往往更多一重,這似乎是不言而喻的,同樣身為女性的醫生馬蒂爾德,對同一個修道院的修女被納粹和前蘇軍人輪番蹂躪的慘狀,有同情心,這似乎不能算是什麼出離人之常情的事,說美化似乎有強行貼邊之嫌。影片也在過場戲裡,再現了馬蒂爾德對於弱小的愛心,如平日裡看上去不苟言笑的她,會對在街頭亂跑無依無靠的戰爭孤兒們露出笑臉。
戰爭會放大人性的缺點,猥瑣者愈發猥瑣,有理想者會為維護其理想而付出很多,迷惘者或許繼續迷惘,也或許會遇事而猛醒,這全看個人造化。戰爭中人性的畸變之一,也體現在突然手握生殺大權的那類人身上,突然的膨脹,讓他們為所欲為,因戰爭這個怪物的孵化,激發了和平時期藏匿起來的惡,他們似乎不再是某個母親的可愛的兒子,而是來自地獄的惡魔,在神聖的地方也敢撒野,而且不止一次。
二戰中的波蘭,夾在德國和蘇聯之間,常常被左欺右凌,正規軍隊尚且被野蠻的槍決坑埋(見《卡廷慘案》),何況柔弱的修女,片中所呈現的悲劇似乎是戰爭留給這片苦難土地的又一個創傷,位於華沙附近的修道院尚且如此,其他地域可想而知。只是發生在戰時的此類事件因其不光彩,而不願被言說,繼而很可能就會湮滅,其中黑暗的部份,也會被隱藏,自然,有愛的部份也會被隨之掩蓋。
男人施加的慘痛經歷固然可怕,但由信仰觸發的悲劇,是這個事件里更為黑暗的部份,古斯塔夫·勒龐說:「所謂的信仰,它能讓一個人變得完全受自己的夢想奴役。」修道院長對無辜幼小生命的「處決」方式,在她看來是符合信仰的(其實是掩蓋惡性事件,想繼續維繫修道院),卻不合人道,更是犯罪。
影片採用了小視角、小格局來表現這一往事,從而令敘事結構來得非常簡單,這其實是在避免因太多混雜的發聲而令事件本身失聲,讓不齒的事件本身來說話,這似乎是芳婷的執導思路。片中雖有生產時的痛苦嘶吼,但影片的整體呈現還算靜謐安寧,那些「上帝的女人們」在遭遇不幸之後,除了個別產生了信仰波動外,她們中的大多數依舊晨歌暮頌,安心修心,戰戰兢兢或逆來順受地接受著那些突降的災難,在平白無辜地被升級了身份之後,自然也會產生一些新的情愫,然而在老院長主持下的神性大於人性的地方,母性的存在幾乎沒有空間,故而自殺的悲劇不是偶發,而是必然,副手瑪利亞的「上位」也變得順應現實和時代需求。
除了那個素昧平生的女醫生,似乎沒有人真正關心那些高牆大門背後自生自滅的女人們,包括她們的至親,那些血緣們大多都是冷漠的。片尾雖流露出了希望和暖意,但那冰天雪地裡提籃遺棄一幕的冰冷,卻似難以回暖的冰點,提醒著人們,有些事情,不能被掩蓋。
(雜誌約稿)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