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林若離

2016-12-26 19:26:34

為何登山


《劍岳:點之記》。木村大作。2009。
    著名攝影師木村大作70歲時,第一次做了導演,這部處女作包攬有「日本奧斯卡」之稱的日本電影學院獎的最佳導演,最佳男配(香川照之),最佳攝影,最佳燈光,最佳錄音多個獎項,淺野忠信也獲得影帝提名。
    我喜歡一個人到了70歲仍然願意開始「新」的探索。
    但是個人覺得片子整體比較平淡。也許因為我不懂技術,無法了解那些風雪中的鏡頭有多艱難,所以沒有被震撼——只是當做「登山片」和「風光片」來看。
    淺野忠信飾演的柴崎芳太郎,陸軍測量部的技術骨幹,受命測量從未有人踏足過的劍岳繪製地圖。軍部強力推行的任務,為了軍事資料的籌備,也為了抗衡民間登山團體「山嶽會」的挑戰,國家機構不能輸給民間團體——媒體煽風點火,恨不能天天在報紙上賭賠率。
    柴崎個人對登頂劍岳其實是有野心和熱望的,但是他接受任務時極其不情願,用科學數據反覆匯報任務的不可能,讓高層大為光火——
    2009年。不知道為什麼,2008年的《母親》里,淺野還是楞楞傻傻的青年,但是這部片子裡,身材和臉已經完全「中年」的輪廓,尤其是身材,以前的那種「修長」感沒有了,感覺很敦實的樣子。角色也隱忍周全,「老幹部」風格。
    柴崎遵從科學工作的嚴密步驟,在導遊宇治長次郎(香川照之)的幫助下,完成前期探測,帶著測量隊工作。
    擁有歐洲最先進設備和技術的「山嶽會」,以會長小島鳥水為首的年輕人們,不屑地看著這幫老土的工作隊伍。
    但是他們看到,明明競爭對手已經躍躍欲試,媒體百般煽動,柴崎仍然在按部就班地做著基礎測量工作,沒有為了「搶先」去登劍岳——柴崎這個人始終有「克制」感。他克制著自己登頂的願望,也克制著團隊好勝的願望,不停地說,他的工作是「繪製地圖」。
    一邊經歷種種比預期中更嚴重的困難,一邊看著對手從容堅持的工作,山嶽會的旁觀,漸漸從挑釁變得尊重。
    不斷的探路失敗,風雨,風雪,墜崖,各種挫折之後,測量隊終於第一個登頂劍岳,完成了測量工作,皆大歡喜——卻發現修行者的錫杖。原來,曾經被柴崎在風雪前救下山的行者,早就來過這裡了。
    軍部暴怒——費了那麼大的周折,沒有輸給山嶽會,卻輸給了無名的修行者——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優點和劣根性。大和民族在「誠實」這件事上沒得說。行者已經垂暮將死,而且,他原本對外界的一切都不感興趣。千心萬苦背負巨大壓力上山的人,從測量隊的每一個人,到只拿60塊日薪的村夫導遊,直到暴怒覺得顏面盡失的軍部官員,好像沒有一個人動過「假裝沒有看見那枝錫杖」的念頭。)
    沒有勳章。沒有對工作的肯定。但是測量隊仍然認真做著最後的工作。
    山嶽會也成功登頂。
    曾經劍拔弩張較勁的兩個團體,用旗語傳達著對彼此的尊敬和肯定。只有對手,才最明白你成功的路有多崎嶇。
    (不過,用旗語打了那麼久的話,互相「吹捧」,稍顯肉麻啊)
    柴崎在經歷種種之後,找到了測量工作的意義——不是為了政府或軍隊,不是為了勳章,而是為了「每一個人,可以知道自己的家鄉,在日本,在地球上的位置」——為了「人」而工作,而冒險。這是柴崎芳太郎登山的意義。
    
    細節上有動人的地方。
    譬如,在當地的信仰里,劍岳是不可以被攀登的「死亡之山」,導遊宇治長次郎卻因為對「山」的熱愛,對抗著身邊環境的壓力前行。他的兒子在當地信仰裡的寺院,因為父親的行為,承擔著巨大壓力,勸阻不成,還挨了父親的耳光。但是終於理解,送來芋頭和鼓勵父親的信。
    松田龍平飾演的生田信,年輕,好勝,一心想贏「山嶽會」,對柴崎的「慢」頗有不滿,冒進,幾次遇險,漸漸懂得柴崎的「穩」和對工作的敬畏。其實覺得最佳男配應該給松田龍平,生田信這個角色有變化,有細微的情感,有「成長」的感覺——香川照之的角色太「平」了,從始至終都勇敢擔當,沒有那種「變化」的動人。
    淺野沒有拿到影帝,倒很公平。柴崎的角色很到位,中年,沉默堅忍,包容,抗壓,凡事為「人」著想,他演得特別「精準」——但,「老幹部」的角色本身不夠打動人。
    宮崎葵演柴崎的妻子,不是很漂亮,但特別溫婉。她偷偷在丈夫衣袋裡放平安符。在日曆牌前思念他的歸來,微微一笑,柔和如櫻花。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