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夜行動物 Nocturnal Animals

夜行动物/托尼和苏珊/TonyandSusan

7.5 / 306,354人    116分鐘

導演: 湯姆福特
編劇: 湯姆福特
原著: Austin Wright
演員: 艾美亞當斯 艾米漢默 傑克葛倫霍 麥可夏儂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月一

2016-12-27 17:43:41

奢靡大衣,簡單核心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導演用著極致的畫面與音樂包裝的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故事,撥開那些故弄玄虛的撲朔迷離,不過就是一個這樣的故事

2016年12月26日 Gateway Film Center觀看

首發知乎個人專欄:https://zhuanlan.zhihu.com/p/24579388

新浪部落格:@月一

夜行動物,不會睡覺。

個人感覺,這是一個套著隆重的外衣,但實際上很是單薄的故事。

作為一個近期才開始關注歐美電影的人,對這部電影的導演與演員都不怎麼了解。回家之後才知道導演湯姆·福特本是時尚設計師,後出道當導演。這一點很自然地解釋了影片中所呈現出的美學與極致的視覺,以及劇中現實部份所呈現出的浮誇奢華。後來我有了解到了導演是一個GAY,這又合理地解釋了為什麼這部戲不遺餘力地「黑」女性。他出身自德克薩斯州,而原作小說中的虛構部份應該發生在去緬因的路上。

原作為美國作家奧斯汀·懷特所創作的《托尼與蘇珊》,除了結尾,劇情都大致與小說相符。同時作為編劇的湯姆·福特對原本的小說進行了完善,現實和虛構部份交織,個人認為是比較精彩的改編。湯姆·福特對女主角的婚姻進行了演繹,25年前的婚姻變成了20年,而現任從心臟外科醫生變為了一個豪商,她自己也有一間藝術館。夫妻間只有表面的和睦,在外拋頭露面秀恩愛,實質丈夫出軌,自己也不敢言說。

類型上,這是一部驚悚劇情片。在虛構部份的前段,男主和妻子女兒遇難的部份,我是真真地被神經病的兇手們嚇到了,但其他部份卻看不出太大的驚悚。它更像是一部懸疑片,比如為什麼女主看到20年前離婚的丈夫所寄來的小說反應會如此之大。但這樣來看它就變成了一部失敗的懸疑片,畢竟真相太過單薄,她只是看到了前夫對於自己的「復仇」而感到無比恐懼。小說掉到地上,受到驚嚇,難以接受等種種反應都是因為她潛意識裡感受到了,虛構的劇情實際上與某些東西息息相關,比如她當年的罪惡。而導演選擇用「現實,虛構,和過去」三個部份交織來一步步揭開迷題,最終的結果卻不令人驚喜:她出軌墮胎放棄了追逐理想的丈夫選擇了有錢人結婚過上了現在的生活,而她的前夫將這個經歷轉換為了妻子和女兒被強姦,自己卻無比軟弱,無法相救。

很多人說這並不是一個關於「復仇」的故事,可若不是復仇,為什麼會有最後的鏡頭,即女主終於卸下了濃妝,猶豫著放棄了戒指,去赴與前夫的約,卻被放鴿子,最終明白了當年對方的心情。女主隱約意識到了,所以才會對一副畫有「REVENGE」的畫感到驚訝,忘記那是自己購買的「傑作」。小說可以說是前夫對於自身的一種探索,總結為什麼會失去自己的妻子和未出生的孩子,最終把結論歸結於是自己的「軟弱」:因為是一個軟弱的男人,所以沒有全力救自己的妻兒,沒有足夠的力量去「復仇」。

從這個主題來看,他怨恨的好像並不是自己的前妻,是軟弱的自己。可如果真正用二十年想開了這段感情,他最後還是答應了對方的邀約卻又放鴿子,給對方上了一課。這是電影的創造,原作小說是女主知道前夫會路過此地幾天,多次去拜訪對方所住的旅店留下紙條,但對方始終沒有搭理她,直到退房離開。女主撕掉了自己寫好的一頁修改意見,但還是告知前夫自己有一些想法希望能夠幫助他。我個人覺得小說的結局更為合理,若不能心平氣和地面對對方,至少作為一個男人不會去「耍」對方。更何況在他虛構的故事裡,他的妻子已經「死」了,他自己也「死」了。怎麼能想像的了一個二十多年之後四十多歲的男人還像小孩子一樣把對方拿出來溜一圈?最後的畫面雖然視覺觀感很棒,卻怎麼想都覺得奇怪。

究其根本,這就是一個白玫瑰紅玫瑰的故事,而在電影中體現的更加明顯。維基的劇情概括里沒有給出丈夫出軌,工作環境等諸多細節,我猜測也皆是導演的創作。貌合神離的婚姻,勾心鬥角的工作,前夫才華橫溢的小說在此時出現,勾起內心的衝動,希望重拾前緣,卻被對方算計。片中還不忘諷刺其他女人,比如女主那個給家裡安個攝影頭與寶寶鏡頭對話的「母親」同志。這邊不滿了就投向那邊,說是女人的愚蠢,但實際上還是人類愚蠢的貪婪。明知道生活就是不停地做選擇題,要承擔自己選擇的後果,卻又貪戀沒有得到的「美好」。明知道擁有就是要付出代價,卻希望一切都十全十美。而這種概念最好的體現,就是現實中無數的「白玫瑰」與「紅玫瑰」。這本小說比較新奇,無非就是身為白玫瑰的女主,試圖去發現自己的「紅玫瑰」,重心從男人移到了女人身上。

說到「人生的選擇」這個題材,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手塚治蟲的科幻短篇《八角屋》:男主曾在一個叫做八角屋的地方受到啟示,說對自己的人生不滿就來八角屋重新作出抉擇。男主先是當了漫畫家,遇到了困難就去八角屋改命,機緣巧合成為拳擊手,但又覺得不滿,最終被拆成了兩半,各留在不同的時空,就因為他的不知足。當然,女主並不準備犧牲自己現在的婚姻,她也並不想重新作出選擇。她只是貪婪地想要擁有,已有的財富和一段新的羅曼史,就像她的丈夫一樣。

可她的前夫並不是傻子。電影中的他,在收到她信的時候就看穿了她的目的,她還是當初的那個她,而他不再是那個倒霉男人。電影的理想主義就是她電影中的他,在收到她信的時候就看穿了她的目的,她還是當初的那個她,而他不再是那個倒霉男人。電影的理想主義就是她最後竟然懂得了幾分前夫的心情,而小說中明顯她不是。導演用著極致的畫面與音樂包裝的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故事,撥開那些故弄玄虛的撲朔迷離,不過就是一個這樣的故事。

看不明白的時候,我想給他滿分,但看明白了就覺得差了那麼一點點,這觀影體驗,也是奇怪的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