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七武士--Seven Samurai

七武士/七侠四义(港)/TheSevenSamurai

8.6 / 368,762人    207分鐘 | 160分鐘 (international version) | Argentina:163分鐘 | Sweden:202分鐘 (2002 re-release) | UK:150分

導演: 黑澤明
編劇: 黑澤明 橋本忍 小國英雄
演員: Keiko Tsushima Takashi Shimura 三船敏郎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H.sky

2017-01-03 04:09:22

頌歌,輓歌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第一次看日本武士相關的電影,非常精彩,敘事緊湊有力,畫面選擇恰到好處,切換感覺流暢,配樂激昂,黑白電影不遮陽剛之氣,三個半小時不覺冗長。眾武士的處事之風和人生感悟讓人欽佩。尤其是隊長,很有人格魅力,飽經滄桑,屢遭「敗仗」,厭倦戰鬥,卻不失俠義和擔當精神,該出手時就出手。有個經典場景,隊長接過白米飯,說我不會白吃這口飯的,於是答應了農民們的求救。我想起《東邪西毒》里,年輕時洪七公接受一個雞蛋的報酬,深入虎穴為人報仇,同是大俠之風。

還有菊千代是非常鮮明的人物,有些像張飛,元氣充沛,豪氣十足,無所畏懼,連戰爭都視為兒戲一般,感到興奮異常,非常陽剛的形象,看似大大咧咧,也是有勇有謀,對世事有自己的理解。他是農民出生,內心卻不見片中村民的粗鄙懦弱,這與他雲遊四方,見多識廣有關。影片角度犀利揭示了,農民這個社會最基本的職業,他們性格的複雜性,而不是通常所單單表現的勤勞質樸之一形象。他們的複雜性而言,我還是比較推崇地理決定論,長期紮根於一片土地,思維的狹隘,靠天收易受害,心中的恐懼,狹隘和恐懼扭曲,塑化了他們性格的複雜。

其中對農民的自私有比較生動的表現,他們一涉及自己的利益、親眷,完全失去自控,如神經質般地強迫女兒剃髮的農民,結果讓全村人都知道而害怕武士;第一個犧牲的武士,恰恰不是在戰鬥中犧牲,而是為攔住村民追媳婦被村民誤傷捅死的;還有河對岸的農戶但得知需要捨棄自己的屋子時,立即決定放棄不幹,直白地表示不願犧牲自己的屋子而為大家而戰等等場景。說是自私,其實也是人之常情,只不過農民們表現出的直白,粗鄙,不安以及不加抑制,醜化了這種自私,見過世面的老爹他也自私就沒有那麼醜陋,可以說是有尊嚴的自私,聽著水車的流水聲與老屋共存亡。片中也藉著菊千代的口道破對農民劣根性的批判,但也道出了這背後的無奈與心酸。

我對日本歷史不怎麼了解,但感覺武士階層的存在是日本之光,他們受過教育有技藝,有社會地位,他們有自由,雲遊四方,見識到各種場面,只要有實力,就有走遍天下都不怕之氣魄。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或是為贏取功名利祿,或是為俠義獻身,也可以選擇不斷精進技藝。這個階層是流動的,富有彈性,有著眾多的可能,我想起春秋戰國時的諸子百家,門客之雲,他們也是在一個流動而富有彈性的階層里,那時的創立的思想,發生的故事深遠地影響了民族的文化性格,日本民族所表現的許多令人欽佩的精神很多可以在影片中各類武士身上看到影子。同時他們本身也在走向落寞,他們的必要性和戰爭分不開的,戰爭一結束就彷彿失業了般,「兵者,兇器也」,人們非到萬不得已才會啟用他們,平時也是敬而遠之。火槍的出現更加深了武士境遇的窘迫,僅僅三個火槍,就讓他們大為頭疼,僅有的幾把火槍卻結束了三個「武士」的生命。高手劍客那麼厲害必經過刻苦的修煉,菊千代彷彿是大力金剛一般也是百里挑一,這樣些難得的人物也都在一顆子彈擊中後便消失了,令人扼腕。要想成為真正的武士,要經過長時間刻苦的訓練,可是這麼長久的努力,卻抵不過一顆小小的子彈,還會有多少人去當武士,沒落是自然的。

最後那段對於輸贏的論斷值得討論,看到農民們興高采烈地開始新一輪的農作,彷彿在慶祝著勝利,武士們自己卻被冷落,他們得到的只有失去,面對死去戰友們的墳冢,孑然獨立,年輕武士的心也遭受感情重挫,確實有種挫敗感。可是他們參與這次行動本來就不是為了功名利祿,而是那份同情心和正義感,從這個層面他們的初心是達到了。但是對於抱有理想主義的情懷,很難有真正的「勝仗」,就算面對勝利的結果,還是會抱著缺憾,以及「革命尚未成功」之感。從更宏觀來看,農民作為一個階層是不會「輸」的,他們作為依附土地,人類最基本的職業,天然的必要性,他們的存在無法抹去,而武士則隨風飄去了,新的時代沒有容納他們的地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