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何少白

2017-01-03 08:09:29

同為傳奇影業製作,這部科幻打怪片水準遠超《長城》


作者丨何建濤

    2016年行將結束,要說這一年中國電影行業發生的最大新聞莫過於汪達集團併購美國傳奇影業的一波三折。先是在年初1月份汪達集團在京舉行了併購傳奇影業的簽約儀式,宣佈以不超過35億美元現金(約230億元人民幣)收購傳奇影業;接著在5月份汪達院線公佈了重組預案,交易整體作價372億元,但這次公告的發佈也將傳奇影業已連續2年虧損近70億元的事實呈現在投資者面前,引發諸多議論;後來在8月份,汪達院線直接宣佈將中止(不是終止)收購汪達影視、傳奇影業等重大資產的重組。

    被經濟界稱為迄今中國企業在海外的最大一樁文化併購舉動就這樣陷入了僵局中,令人很難猜出其下一步走向將如何發展。

    不過汪達一系列的收購舉動卻無形中增加了傳奇影業的曝光量,讓很多吃瓜群眾好奇傳奇影業到底是怎樣的一家好萊塢電影公司,以致於引起中國首富這麼大的興趣,難道僅僅是首富兒子王思聰想多看點好萊塢電影?

    這無疑是一句笑言。其實相比於好萊塢六大電影公司,傳奇影業本質上是家做私募基金的電影投資公司,通過跟好萊塢大製片廠一起拼盤投資來分擔自己的風險。當然傳奇本身也會參與影片製作領域,《300勇士》《超人歸來》《蝙蝠俠:黑暗騎士》《全面啟動》《環太平洋》《哥斯拉》等知名電影IP版權就握在它手中。

    進入2016年,傳奇影業主導製作的影片共有6部(資料來源於維基百科)。除了鄧肯·瓊斯的《魔獸 Warcraft》,張藝謀的《長城 The Great Wall》外,另4部是《快球時刻 Fastball》,《死亡復甦:終極遊戲 Dead Rising: Endgame》,《消減 The Thinning》,《幽冥 Spectral》。

    有意思的是,一年僅產出6部影片的傳奇影業,其中三部就是有關魔幻/怪獸類題材的幻想電影。《魔獸》與《長城》的票房、口碑現在已成定局,尤其《長城》面臨的非議與批評更是甚囂塵上,其中過於簡化的故事、無實際功能意義的明星角色、張藝謀團體操式的中國元素展示都成為觀眾指摘的重點。

    就在影評人與觀眾輪番對《長城》轟炸時,殊不知另一部同樣由傳奇影業製作且於今年在美國上映的低成本打怪電影正被網民追捧,它就是此次我要重點說一說的《幽冥》。

    此片講述的故事和《長城》相比其實也沒有多複雜,就是以近未來為時空背景,講述美國科學家與三角洲士兵小分隊共同消滅神秘敵人的事情。

    雖然本片劇情也較為簡單,但看完此片後,卻讓人不得不發出一個感慨:為什麼同是一家公司出品,同是一種類型,同一年上映,且投資遠低於一般好萊塢大片,其水準卻遠超張藝謀執導的《長城》?

    本片中文名為《幽冥》,其英文名為《Spectral》,這個單詞有兩層意思:光譜的;譜的;似鬼的;幽靈的。單從電影名稱上來說,此片就直指影片的核心,也就是片中出現的無數無形無色,遊蕩在戰爭廢墟中的超光譜敵人。其形象如同幽冥,卻又是人類以超光譜科技(電影中以物質第五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作為科學註解)製造的戰爭機器。這樣一個兼具科學理性與精神感性的名詞可謂一語雙關,既指明了電影的核心形象,又揭露了人類內心對未知事物的恐懼和幻想。

   而張藝謀的《長城》從名稱上來說讓人不得不懷疑這只是向西方觀眾兜售廉價的中國元素,一場發生在中國古老建築物上的大型表演秀,長城只不過是事件發生的主要地點罷了,連同片中出現的火藥、麻醉劑、孔明燈、秦腔等,一眾中國代表元素被創作者刻意的捏合在一起,尷尬無比。

   在《幽冥》與《長城》中,都出現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物,即怪獸/敵人的研究者,前者是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科學家,後者則是劉德華扮演的軍師。要知道,在一般怪獸片中,這樣的人物肯定是極其重要的角色設置。因為這種角色設置不僅僅是為了向觀眾解釋片中怪獸的來源、習性、特點、消滅方法等情節性需要,更重要的一點是這種角色可以起到提升整部影片價值觀的作用。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日本1954年出品的特攝片鼻祖《哥斯拉》中,著名演員志村喬就扮演了一位研究哥斯拉的科學家,此片中的他對待哥斯拉的態度在最開始就是曖昧不清的,這正像徵了上個世紀4/50年代核物理科學家對待核武器的態度,而哥斯拉在此片中則直接是核武器的化身。在此片結尾時,志村喬發出了這樣的感嘆:「哥斯拉不會只有一隻,只要我們繼續進行核試驗,在世界的某處還有可能產生新的哥斯拉。」一句感嘆,既是一種深刻的自省,也是對全世界氾濫的核試驗的一句警言。

   具體到《幽冥》這部片子中,詹姆斯·戴爾飾演的國防部科學家,在影片一開始就確立了「科技不可濫用,戰爭產生魔鬼」的價值觀,即便在影片劇情不斷延伸的過程中,這種價值觀依然是被強化的。

   比如在戰爭發生的當地,人們對「幽冥」的解釋是玄幻的,但又基於一定心理---它們是戰爭中亡靈的化身。對於這種解釋,中情局特工弗蘭不以為然,科學家馬克也認為不夠科學,但他卻維護了當地人對「幽冥」現象的解釋角度,理性與感性之間,讓人體察到科學家對待戰爭的正確態度。打怪之餘,順便反思戰爭,表達「戰爭中只有人才是最可怕的怪物」的主題,這種手法雖然屢見不鮮,但它卻是最保險也最聰明的做法----電影的價值觀高度立刻凸顯了好多。

   而到了《長城》中,創作者為劉德華飾演的軍師又安排了怎樣的功能意義呢?除了裝出一副對饕餮很有研究的樣子,剩下的就是在需要他獻身的時候幫助達蒙與景甜逃過饕餮的追擊。這種角色,編劇讓他站著就站著,該開口就開口,要死就死,人物設置完全淪為了最低等層次的需求,僅僅只是為了滿足劇情可以正常發展下去,而失去了電影人物該有的血肉和性格。劉德華飾演的軍師算是《長城》里比較重要的角色了,同樣和他一樣簡單粗暴的人物設置還有張涵予,威廉·達福、林更新等等。

   既然作為商業片,電影的節奏應該是很多創作者應該必須關注和學習的地方。這一點,就連普多夫金也曾直言:電影藝術的基礎就是剪輯(這裡的剪輯可以等同於節奏)。

   但是在《長城》這樣一部投資不菲的商業巨製中,我們是否看到了電影的節奏?整個故事被分隔成了五到六個序列,剩下的事情變成了簡單的排列組合,中國元素可勁的往裡面填充,電影變成了一個拼盤遊戲。看似將整個電影劇情簡單化更容易讓觀眾理解,反倒失去了電影該有的節奏感。

   對於這一點,再舉一個例子。《長城》出來後,很多人對老謀子在裡面設置的秦腔段落點讚,認為很燃很悲壯,但我倒認為這個段落是全片最為尷尬的。這一段音樂表達本來是針對殿帥張涵予的犧牲而來的,可是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影片對於張涵予根本沒有著墨多少,隨著他的犧牲,導演馬不停蹄的安排了這麼一出,匆匆開唱,又匆匆結束,影片對音樂節奏的把握幾乎為零,這一段落鶴立雞群的站在其他序列之間,顯得格格不入。

   對這方面有關注的人可以去重新看看雷德利·斯科特的《黑鷹墜落》或者保羅·哈吉斯的《撞車》,這兩部片子的剪輯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方式,但看完之後都覺得它們得奧斯卡最佳剪輯獎是理所應當。

   回到《幽冥》這部影片,我查了一下這個片子的導演,似乎就執導過這麼一部電影,也就是說此片應該是他的處女作。但是這部影片的剪輯和節奏卻比《長城》做的好很多。
   仍然舉個例子。此片後20分鐘,劇情進入了白熱化階段。也就是主人公科學家發現了超光譜異形的秘密,準備進入實驗基地一探究竟,解除這些怪物的控制。同時為了掩護科學家進入,另一邊的三角洲小分隊也在與異形展開激烈的戰鬥。

   這時的導演沒有故意耍弄花招,玩什麼噱頭,而是紮實的運用了格里菲斯發明的「古典剪輯法」,也就是著名的最後一分鐘營救。影片敘事花開兩枝,各表一朵,電影節奏隨著問題難度的加大而逐漸緊張刺激,直到問題的最終解決,影片緊緊抓住觀眾的眼球,極大地提升了觀眾觀看的興趣。
   當然,《幽冥》這部片子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電影對超光譜異形「幽冥」給出了一個很科幻的解釋,可惜不太科學;男主角雖然在開篇有鋪墊他廢物利用能力和動手能力很強,但後面一夜之間給一整支軍隊造出武器裝備也太逆天;情節上有一些小bug,為了不劇透也不再細說。

   但是總體而言,《幽冥》是一部合格的科幻類影片,既有故事,又有懸念,還包含一定正確的價值觀,整部影片的節奏也掌握的恰到好處。最關鍵的是影片創造者借鬼怪諷喻社會時局,通過將戰爭的恐懼具象化,輸出了戰爭對人性壓迫的道理,現實與幻想,觀眾與角色之間形成了良性的互動關係,最終螢幕上的故事也打動了觀看者。

  反觀張藝謀的《長城》,一直高聲喊著「借水行船」,夢想著「亦可賽艇」,可這水不是小溪,而是洪流,這船也只是一艘勉強自支的小船。

  美國人的舊船票能否登上國師的客船?《長城》是否能繼續像《英雄》一樣在北美市場濤聲依舊?我們拭目以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