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四百擊 The 400 Blows

四百击/四百下/胡作非为

8.1 / 129,274人    99分鐘

導演: 法蘭索瓦楚浮
編劇: 法蘭索瓦楚浮 Marcel Moussy
演員: 尚皮耶李奧 Claire Maurier Albert Remy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阿拽

2017-01-03 19:29:01

站在人生的O字路口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昨晚,又看了一遍特呂弗的《四百擊》。

這是他27歲時自編自導拍攝的第一部長片,取材於自己的早年生活。

童年,似乎是很多人心裡的魔障。

李海鵬的《晚來寂靜》,裡面寫到:「我這一生,唯一非做不可的事情就是從少年時的「那間屋子」里走出去而已。我也不懂為何要走出,只覺得非出去不可。」

蘇童寫的《刺青時代》,少年小拐,也是一個靠拳頭和流血才逐漸在香椿樹街確立江湖地位的「問題少年「。童年對他而言,沒有什麼天真和歡樂,有的只是過早發現與承受人生的那些陰暗、不堪和荒誕。

《四百擊》裡的安托萬,和我們的童年,也許都有幾分相像。上課傳閱色情照被老師回頭逮到;罰站在教室牆角根,報復性的在牆上亂塗亂畫;翹課逃學,費力的在請假條上模仿家長簽字的筆跡;到朋友家,關上門喝酒、抽菸、下棋;從家裡偷了點錢,假裝要離家出走.......

成年人的世界,他不僅調皮搗蛋,總是惹事,更像個臭蟲一樣,人人嫌惡。被語文老師誤解作文抄襲,一個巴掌就扇過來。被寫字樓的人誤解偷印表機,也是一記巴掌劈過來。哪怕只是逃課撒謊,繼父也不聽解釋,當著全班同學的面,過來就是狠狠的幾巴掌......打的他差點站不住。

每次看到他被人扇耳光,我心裡都很難過。可能這也是我童年的脆弱點,討厭一切傷人的大人,不管是動手還是動口。孩子難道就沒有臉面?當然有。3歲的孩子,已經開始形成自己的個性了。他已經有了自尊,心理也沒那麼堅強。這些表面的傷,最終都抹不掉的,記在心裡了。或許哪一天,就會變成報復社會的源動力。

安托萬,有他可愛的一面。放學回家,會偷偷跑到媽媽房間,抹抹香水梳梳頭。在父母下班前,會收拾餐桌擺好餐具。晚上睡覺前還不忘下樓倒個垃圾。瘋狂迷戀巴爾扎克,在神龕上放著他的照片,小心翼翼的點一根蠟燭供著。一逃學就鑽到電影院看電影......他還是個孩子,只是一個不太會自律的孩子。

親媽對他頤指氣使,繼父也沒有足夠的愛與關注,他們只會從聽聞的傳言或者他的行為,去評判安托萬。孩子總是出錯,然後就是一頓教訓,然後是不斷犯錯,陷入教育的無窮迴圈,最終他的父母親手把他送進了少管所。

這不是一部複雜的電影,表達的情緒基本和黑白鏡頭同步。我只是永遠記得那個身影,安托萬坐在囚車裡,跟妓女、小偷、神經病一起被拉去監獄。

他的臉,隔著鐵柵欄,忽隱忽現的,消失在巴黎的寒冬里。



那個眼神,那樣迷茫。站在人生的O字路口,他沒有選擇,只有迷茫。

因為,一直找不到出口。
 
 ( 四百擊,是法國一句諺語。意思就是孩子要打400下,才能變得聽話,成為一個好孩子。這跟中國「棍棒底下出人才」差不多。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