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凌麥兒

2017-01-05 01:01:24

「美麗」不需要刻意「安排」


生而為人,避無可避的幾件事是什麼?編劇艾倫·里布在新片《最美麗的安排》中,提煉出「死亡」、「時間」、「愛」三要素,並把它們「擬人化」,分別讓白髮蒼蒼的老婦人、桀驁不馴的年輕人、心思細膩的美麗女生「扮演」這三樣本該看不見的存在,來「安慰」喪女後一蹶不振的廣告公司總監。

聽起來是不是很奇妙?除了故事腦洞清奇,片中演員更是星光熠熠:飾演總監Howard的是《當幸福來敲門》的 Will 史密斯、「死亡」、「時間」和「愛」分別是老戲骨Helen Mirren、歌手Jacob Latimore和似乎無處不在的Keira Knightley,而圍繞在主角身邊的「好(損)友三人組」更是雲集Edward Norton、Kate Winslet與Michael Peña這三張演技了得的「熟臉」。

Howard幾年前喪女後便一蹶不振,每日只知堆砌多米諾骨牌,很少進食、夜不能寐,活成了行屍走肉,公司業務一落千丈。「好(損)友三人組」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們透過特殊手段得知,Howard分別給他曾經在開會時反覆強調的「死亡」、「時間」、「愛」投遞了信件,靈機一動,決定找人來扮演這三個對象,希望既能以此推進商業交易、又能或多或少令Howard感到安慰。三人分別負責與扮演「死亡」、「時間」、「愛」的演員溝通,而巧合的是,他們自己也分別有與「死亡」、「時間」和「愛」相關的困擾。

片中這句台詞令人印象深刻:「失去至親的痛苦,是永遠不可能消失的。」越是刻意迴避、把生活過得一團糟、試圖遺忘,結果可能愈發適得其反。「死亡」無可避免、「時間」帶來好與不好的境遇,給人以治癒的能量,「愛」則是一切的緣由,藏在各種情緒當中,無論是開心滿足還是憤怒憂傷。影片試圖呈現一個人遭受創傷後的自愈過程,除了沉重的對白外,也穿插進不少緩解氣氛的笑料。

經過漫長的過程,Howard終於接受了事實,三位好友和三位演員亦分別得到了自我實現和救贖,片尾的畫面溫馨美好。雖然Howard是「被設計」的那個,那又何嘗不是「最美麗的安排」呢——片名彷彿一語雙關。如果你想在年末欣賞一部催淚的暖心小品,這部片應該非常適合。

然而,瑜不掩瑕,在頗具巧思的設置背後,有很多生硬的起承轉合,當中人物亦顯扁平。Edward Norton對三位演員的發掘太過隨機與巧合,Jacob Latimore與「時間」的關聯性幾乎無跡可尋,代表「愛」的Keira Knightley行為變化令人捉摸不透,而三位好友各自的困境,與「死亡」、「時間」、「愛」的聯繫簡單粗暴,篇幅所限,人物像被迫注入命運,卻很難令人感同身受。

「死亡」、「時間」、「愛」與Howard的對話中,則充斥著濃濃的「妙語大全」和「心靈雞湯」感,編劇試圖用最直接的方式把道理灌輸給觀眾,對於人物的感受和變化卻著力不足,說教感強烈。至於主角,一個連自己公司被賣掉、朋友送餐上門都不管不顧的人,居然在最後突然「頓悟」關心起三位好友,並(在應該對外界無知無覺的時間內)對他們的事瞭如指掌,性情突變令人咋舌。

在去年的《永遠的愛麗絲》中,茱莉亞nne Moore飾演的愛麗絲患上了哈茲海默病,她本是事業心很強的教授,患病後記憶逐漸退化、甚至喪失自理能力,這樣的變化和「失去」,一點一滴隨著情節推進,「潤物細無聲」,令人心有慼慼焉。同樣是講「愛」,但片中,沒有人向她拋出警世良言,而即使在她幾乎什麼都記不起時,依然能感受到「愛」的溫度,傳達「愛」的力量。

依然愛麗絲7.9導演 理察·格雷澤 主演 朱麗安·摩爾 / 凱特·波茨沃斯 / 美國 / 法國 / 7.9分(38491評價)

在《最美麗的安排》(港譯)中,有一段對話是刻意點題,與之相連的是結尾的反轉,內容配合出現得恰到好處的原聲音樂,非常有催淚功效。然而,從情節設置到具體落實的每一方面,都滲出強烈的「匠氣」,即使努力靠各色人物插科打諢仍難以被掩蓋,令人無法專心體會主人公的內心世界。

編劇的巧思是電影成功的一半,但如何抹掉巧思中的「匠氣」,讓故事以更平和、自然、更令人信服、更前後一致的方式呈現,更真實、更長久地打動人心,或許依然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Happy Ending皆大歡喜,而故事中的主人公Howard,究竟有沒有相信過「死亡」、「時間」、「愛」的「人形存在」,被這「美麗的安排」打動?相信觀眾看過後自會有答案。

(合作文,八股感強烈,僅存稿在此。原文: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6/12/21/010047413.shtml)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