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 Dangal

摔跤吧!爸爸/摔跤家族/WrestlingCompetition

8.3 / 217,392人    161分鐘

導演: 涅提帝瓦里
編劇: Piyush Gupta Shreyas Jain Nikhil Mehrotra
演員: 阿米爾罕 沙克希坦沃 法蒂娜薩納謝赫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木麗

2017-01-06 16:27:38

一些不成熟的小看法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能在影院看到這部電影,就是一個字,巧。

早晨臨出門前打開豆瓣看了一眼,發現前段時間刷爆部落格的為了拍戲狂增肥又狂健身的阿米爾汗的新片竟然已經上線了,評價是意料之中的好,再看看IMDb上的評分也是出乎意料的高,於是就抱著碰碰運氣的心情看了下英國有沒有上映,再試著點開了購票網站發現今天就是上映的最後一天了。

於是就這麼正好的,在休息日,碰巧看了這部印度電影。

我只看過三部印度電影。三傻、我的個神(什麼爛翻譯)以及這部Dangal。沒錯,三部均來自阿米爾汗,三部均是精品。

這篇文章說是影評呢,不如說是一些零碎想法的記錄,就如同標題所說的,只是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之所以放在這裡,也是為了完成新的一年學習紀錄觀影感受的一個目標。

故事要說也很簡單。一位天賦秉異、實力超雄的摔跤運動員迫於生活的壓力以及微薄的政府支持,只能放棄摔跤事業轉做文職養家餬口。對摔跤的熱愛並未減少的他將自己的夢想寄託在了還未出生的「兒子」身上,奈何天意弄人,四胎均為女兒。眼看夢想一年年破滅,隨之破滅的還有他健碩的身材和抖擻的精神。一日,突然發現兩個女兒竟然能把同齡男生海扁一頓,幡然領悟誰說冠軍一定要是男兒,女兒難道就不行嗎?從此開始了對兩個女兒的魔鬼訓練。穿短褲、剪短髮、吃雞肉、和男子摔跤,兩個女兒做盡了傳統社會認為匪夷所思的事,一家人默默忍受著全村人的指指點點。

影片看到這裡,心裡其實有一塊還是硌得慌。這也是有人會批評這部電影其實是宣揚父權、男權的原因所在。說到底,這個故事的開始是那種俗套的、並且令世人厭煩的一種現象,就是父母將自己的期望或未實現的夢想寄託在孩子身上。這其實是個蠻有意思的論點,就這部電影來說,如果沒有父親的逼迫,一方面可以講後來拿到冠軍突破傳統觀念的事情都不會發生;但一方面也可以講她們也許會在後面的人生中發現其他更值得她們喜愛的事情去做。前種是電影呈現的結果,後種是一種可能性且無從考證。所以從結果來看,好像可以些許合理化這個出發點。

所謂父母的期望與未實現的夢想是一個很難直接辨別黑白的事情。比如說,小孩子大多會學習一些才藝,樂器、舞蹈抑或是繪畫,但通常年紀小小的他們並沒有能力去決定自己要學習怎樣的才藝,畢竟不是每個小孩都能早早的表露出天賦這種東西,所以父母在為孩子選擇才藝的時候便多多少少會參雜一些自己的期望與夢想吧。這樣看來好像也不是完全的壞事一件。但是當然,這只是眾多可能性的一種,因為父母過激或者甚至變態的一種堅持與強加而發生的悲慘故事也一定不少。在這部影片裡,只能說父親一開始訓練女兒們的目的確實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但是在途中,他的思想是開始起了變化的,因為他畢竟也是一位父親。

這種轉變明確的出現在當母親擔心兩個假小子一樣的女生如何嫁的出去的時候,父親說道,他要她的兩個女兒強大到不是由男人來選擇他們,而是由她們來做選擇。

其實從父親訓練女兒開始,這部電影已經把男女平等這個話題展示出來了,因為這是電影第一次暗示到男女並沒有什麼不同,男性可以拿冠軍,那麼女性也可以。

印度女性普遍的生存環境有多差是眾所周知的,看過《印度的女兒》的紀錄片,你不敢相信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律師會說出「We have the best culture. In our culture, there is no place for a woman 」這樣的話。他也說「A woman means I immediately put the sex in his eyes",所以Geeta第一次和男性摔跤的時候,才會有圍觀群眾想的都是她的衣服被撕掉就好了。

在摔跤場看比賽的都是男性;Geeta奪冠遊街的時候,在大街上歡呼的都是男性,女性們都只能待在房間裡從窗口伸頭看看;所有摔跤場管事兒的、賣票的,體育部的各層級官員們無一例外的都是男性。

所以有了一場婚禮,喜氣洋洋的環境和音樂里,賓客、家人都笑臉盈盈,只有被擁簇的新娘愁眉苦臉。當Geeta和Babita抱怨她們的父親有多麼殘暴、多麼不近人情的時候,卻收到了對方羨慕的回答。新娘羨慕她們不用天天學習做家務活,羨慕她們的父親想著她們的未來,羨慕她們不用在14歲的時候就嫁給一個不認識的男人,羨慕她們不被自己的家庭當包袱一樣甩出去。這番談話令兩個小女生醒悟與轉變,也許是意識到這是改變她們所謂命運的方法。

有人還提出片中母親角色的不妥,說她沒有保護自己的女兒,也是一個受壓迫的代表。但是母親和父親是有過約定的,母親忍一年,如果行不通,父親則永遠埋葬他的夢想。因為並沒有明確的時間點證明女兒們醒悟的時間是不是在一年以內,所以這樣的指責並不十分有力。

之後的故事一帆風順,在父親的教導下,Geeta終於拿到了全國冠軍,進入了類似國家體育總局的地方。把女兒交給國家教練的父親就像把女兒嫁掉一樣失落。這裡的官員、教練只關心拿了幾塊獎牌,什麼顏色的並不重要。教練忽視每一個運動員的競技特點,只強調自己的技術才是最先進的。Geeta第一次脫離了父親嚴格的監督,開始蓄起了頭髮、塗指甲油、偷吃甜點、放鬆地看劇。她回到家裡,開始指責父親的技術落後,並與父親比拚了一場,看她那時兇狠的目光,好像是把多年來父親帶來的壓力與痛苦要通通釋放掉一樣。父親老了,渾身的肥肉,拼勁了全力也當然沒有戰勝女兒。這一齣戲演得太好了,也太必要了。

Babita的一句話戳中人心,不是父親的技術老了,是父親老了。

可惜那時的Geeta不懂,在國家教練的指導下,擅長進攻的她持續防守,導致連續在國際賽場上第一輪出局。這時,父親的教導回來了。為了指導女兒,搬到城市裡每天偷偷加練加餐,被發現後,雙眼含淚雙手合十地求得官員的原諒。

電影的後半段還著重批判了印度的體育體系,這好像是每個國家都多多少少存在的問題。腐敗問題,經費被層層剝削,到了底層已經買不起一塊摔跤墊。執教問題,只追求獎牌數量而不是質量。為了獲得鎂光燈和榮譽不惜把父親關到小黑屋禁止他看比賽。這教練不止不會教人,連做人都不及格啊。

最後的故事大家都能猜到了,當然是一路披荊斬棘走到了決賽,在落後4分的情況下用一招電影裡還從未出現的5分招式實現了逆轉,贏得了冠軍,父親也終於對女兒說出了「為你驕傲」。

但是有人有會批評,一路上都是有父親在旁指導,沒有父親的指導,女兒也沒辦法成就世界冠軍,所以這部片說到底還是宣揚父權的。我想要反問的是,雖然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但普遍來講,運動員身邊不都應該存在一位教練嗎?只是這裡既是教練,也是父親。如若進入國家隊後,全靠國家教練而非父親,那不是同樣可以指責這是一部宣揚男權的電影嗎,因為沒有男性教練,女兒也不能成功。所以在那些批評的人的眼裡看來,所有的重要角色都應該換成女性才好。

並且為了避免這樣的指責,最後一場比賽父親並沒能在現場觀戰。父親說過,他不能一直陪在她身邊,總有一天她需要自己一個人去戰鬥。

然而呢,由於之前提到的父親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嚴酷地訓練女兒以及貫穿全片的拿國際金牌是為了父親,還有在四個女兒出生的時候父親明顯的失落不開心……就還是要扣掉一顆星星啦。

開年的第一部院線片。很好。

最後,我想謝謝看到這裡的人。因為寫完後發現自己這篇流水帳是真長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