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無人存在的荒島

2017-01-08 18:56:36

希望我們能在真實世界裡勇敢 | 深扒 Andrea Anold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美國甜心》是今年開年才看的片子,4:3的電影畫幅,大量優美的逆光畫面,主角少女Star的性感厚嘴唇和身材,長達152分鐘的時長是一次尤為酣暢淋漓的體驗。《Indie Wire》稱它為「阿諾德正在怒放的導演生涯中,最接近完成代表作的一次」。

因為《美國甜心》,第一次正式接觸這位英國獨立女導演,這之後緊接著又看了《魚缸》和《紅路》,手持攝影鏡頭、docu-fairtale式風格讓人不禁聯想到婁燁,同樣聚焦被邊緣化群體,只是Anold的故事都是圍繞女性。

尤其是《美國甜心》中的Star和《魚缸》中的Mia,成長於環境惡劣的貧困家庭,真實貼近週遭許多人的生活。儘管被譽為探究普遍角落的現實主義力作,但Anold表示自己並沒有那麼大的野心要去反射有關貧窮生活狀態的方方面面,只是希望展現那些少部份人經歷的特定時期的一個人生階段。隱藏在電影背後的荒蕪感也許正是Anold作品的力量所在。Anold儘可能還原現實人生的荒涼,聚在畫面背後的是並不坦途的人生。她透過電影坦言人生原本就沒那麼美好,一次又一次打破青春時期極易深陷其中的愛情假像。而當你回想起青春路上受到的情感挫折,你會發現全都是生命的洗禮,於是一切又回歸於平靜。 【對記憶角落中的青春的一次探究與告別】 Andrea Anold同樣出生於工人家庭,是家裡四個小孩中最為年長的。她出生的時候母親只有16歲,父親只有17歲(WIKI),這樣年輕的父母自然無法承擔起相應的責任。父母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母親獨自撫養她和三個弟妹長大。 《魚缸》里不到15歲的Mia跟著單身母親長大,與家人惡語相向,和妹妹Tyler動不動就相互嘶吼Bitch,對母親新交的男朋友Conner心生好感。儘管她並沒有道明Mia的故事創作來源,但我總覺得Mia或多或少摻雜了Anold青春年少時的影子。 Arnold won』t say where the story of Mia comes from, but she admits there’s something of her own background in the film. 『That whole world was something I felt I needed to get off my chest,』 she says. 《魚缸》中的Mia因為父愛缺失,很容易被生活中出現的溫柔體貼的成熟男人Conner所吸引,用自己青澀的方式去理解愛情。發現Conner已婚還有個小女兒的真相讓她猝不及防,甚至於手足無措到直接在他家裡小便失禁(一開始我還以為是Mia那麼做是為了報復故意的,後來看了一篇評論這麼說後又仔細去看了一遍。她蹲下來之前是環視房間隨處都是Conner女兒東西的眩暈鏡頭,帶著重重的彷彿快要窒息的喘息聲。) 她在2003年的短片《Wasp黃蜂》的人物關係設定更是直接採用了自己的家庭背景,講述的是一個帶著四個小孩的單身母親的故事。(片子我還沒來得及看,只看了簡介。) 歷經一切後,Mia最終離開了家,和認識的吉普賽男孩踏上自己的旅程。《魚缸》也許正是Anold對自己多年以來深藏記憶角落中的青春的一次探尋與告別。 【與現實建立情感聯繫,才知道情感如何透過電影宣洩】 《美國甜心》是Anold拍攝的第一部美國電影。《魚缸》和《紅路》中沉悶髒亂的街區、陰暗的住宅和幽閉的室內景消失不見,被美國中西部廣闊的平原、無止境的高速公路所取代,故事從對「當代英國的工人階層的殘酷現實的描繪」轉向美國「被邊緣化年輕人的龐大寫照」。 《美國甜心》最初的靈感來自於2007年刊登在紐約時報上的一篇關於雜誌訂閱銷售員的文章。在美國這樣的現象真實存在,雖然現在已經轉變為數字時代,年輕小孩們每天靠10美金為生,三人擠一間汽車破旅館,還會遭受時不時的暴力威脅。原文章中還寫到「幾起備受關注的報導中的致命事故和暴力事件都與這群雜誌銷售員有關。」

業績最低的兩個員工要相互間搏鬥,糜爛毒品,從主顧那偷東西這些情節都在電影中保留和展現,但都被一定程度上的美化。《美國甜心》裡的銷售員們顯得浪漫主義多了,他們幾乎通通都是素人,算是本色出演。Anold和她的偵查助理在商場、輪滑公園和市區海灘邊發現這群人的。他們中的22歲的Raymond Coalson還告訴紐約時報記者,當Anold跟他聊天的時候,他還非常質疑「確定不是色情片?因為如果是,他是絕對不乾的。」 Anold真正動心要拍這部電影的瞬間,則是2012年她在猶他州凌晨5點離開酒店通往機場的路上,被太陽升起後逐漸顯現明亮的地貌的景像震驚的時刻,那一刻無限欣喜洶湧襲來。於是她到達機場大廳後就馬上租了輛車and let go of the fight,開始探訪美國的旅程。 In 2012, Andrea Arnold was en route to Salt Lake City airport after an intense two days of press interviews at the Sundance film festival in 猶他, where her adaptation of Wuthering Heights had just had its American premiere. It was still dark as she left her hotel at five in the morning, but as the shuttle bus rounded a bend in the road, the sun rose and the elemental landscape around her was suddenly revealed. 「I had a bit of an emotional moment,」 she says now. 「It just hit me that being in this beautiful place for only two days felt so wrong.」 At the airport, she checked in her bag, but immediately went to the only car hire desk in the concourse. 「When they said they had one car available, I immediately went and got my bag out of the hold and let go of the flight. It was all very impulsive, but it felt so right. I got in the car and decided to explore America a bit. I needed to connect emotionally with it somehow and a road trip seemed the best way to do that.」 這之後她花費數年多次遊歷美國,體驗美國真正的公路之旅,在路上遇見「Mag Crews」,呆他們呆過的地方,走他們走過的路線。這才有了無論於情於景都近乎寫照的《美國甜心》中這群頹靡無根的年輕人。 【沒有強情節,人物本身自具張力】 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Anold長於花大篇幅捕捉人物的生活細節,主角的生存環境化為具體的人物關係。 《紅路》中的Jackie與情人間的性愛冷冰冰,參加小姑子的婚禮彷彿像個局外人,在婚禮上對公婆抗拒不願過多交談眼神閃躲逃避,她唯一的興趣愛好就是在「城市之眼」的監控室裡觀看監控器上的城市中其他人的生活。當她決心要誘引一個叫Clyde的男人時,她才像是許久以來第一次細看自己的身體。

Jackie緊緊抱著已逝丈夫和小孩的骨灰入睡時,把安全套上的精液抹進自己的下體,拿起磚頭往自己頭上猛砸偽造被強姦的假像時,對著Clyde嘶吼哀求他告訴她丈夫和小孩臨死前的情況,痛哭悔恨自己在他們被Clyde撞死之前是被自己轟出家門的時候,你的情緒被一路牽著走,你跟著鏡頭一同洞悉她冰冷世界的全貌。 《美國甜心》中Star頗具「特色」的嘴唇讓人印象深刻,毫無專業背景的該角色扮演者Sasha Lane螢幕首秀便與影星LaBeouf演對手戲,卻毫不露怯。她將被喜歡的人偷親後的那種內心壓抑著的小狂喜,不斷探聽喜歡的人的小消息,確認對方沒有和別人上床後鬆了一口氣時竊喜的心情演繹的非常到位。不管是Jake還是螢幕前的我們,隨處都能看的明白Star遮遮掩掩的對Jake的喜歡。電影外的Sasha Lane22歲,與電影中的Star同樣處在青春的迷茫期,帶著青春的張揚與無所畏懼,將青春最好的樣子和最好的經歷帶給了我們,怎能不迷人?

《魚缸》裡的Mia喜歡跳舞,常常跑到無人的空房間裡一個人練舞,但水平實在不怎樣;個性衝動不善言辭於是習慣性防禦式反擊,愛的像個刺蝟想要被擁抱卻總是傷人最後傷己;有個行為粗鄙較之有過之而無不及的粗野妹妹,在房間抽菸喝酒動作嫻熟,談論起一切事物來頭頭是道,就像個早熟的大人; 她奮不顧身不罷休的追趕,而最終她所喜歡的街舞,她的青春熱戀,她的驕傲和勇敢, 在現實與理想的巨大落差中變得不堪一擊,從女孩到女人一夜成長,經歷的不只是性,還有愛情的挫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