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異星入境 Arrival

降临/你一生的故事/异星入侵(台)

7.9 / 776,763人    116分鐘

導演: 丹尼維勒納夫
編劇: 艾瑞克赫瑟勒
原著: Ted Chiang
演員: 艾美亞當斯 傑瑞米雷納 麥可斯圖巴 佛瑞斯惠特克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貓頭

2017-01-14 00:23:58

預知一生 總是很孤獨的事情


看了號稱年度燒腦的科幻片《降臨》,緊接著看了原著小說《你一生的故事》。電影可以說相當不錯,小說雖為短篇,細節描述得卻更為翔實,換句話說:看得懂電影、不一定看得懂小說。

(下文有輕微劇透)

相信大家都知道劇情簡介了:艾米·亞當斯飾演的語言學家露易絲受僱於政府,來與外星人溝通了解它們此行的目的。然而當用外星語言「七肢桶」與這些來客交流時,她眼前突然浮現了她從出生到死亡、已知或未知的完整一生。

其實這一生,並非露易絲的一生,而是她女兒的一生。電影有2個旁邊口吻,艾米·亞當斯和傑瑞米·雷納,主要以亞當斯的視角回顧,其與女兒的生活點滴,也隨著接觸降臨的外星人飛船交叉敘事呈現出來。

《降臨》與很多電影非常像,羅伯特·海因萊恩《你們這些還魂屍》改編的《前目的地》、諾蘭導演的《星際穿越》,甚至朱迪·福斯特主演的《超時空接觸》。因為《你一生的故事》創造於2000年前,所以聚焦現代的《降臨》失去了小說的探究性質感,創造出更多冷峻的未來科技感。嗯,就像你看《回到未來》和《環形使者》的區別。

不過改編非常得體,最終電影表達的內容也相當豐富:

①.人類面對未知的恐懼:當外星飛船降臨地球時,圍繞飛船的公路被汽車堵得水泄不通,全是來瞻仰的人類,跟《超時空接觸》非常像。面對未知,人類也做出了4個不同的選擇,既有類似女主角這種追求中立的探究真相者,也有中國軍事力量那樣的懷疑者,還有如同上帝一般膜拜這種新生命而選擇自焚的邪教團體,更有偷運炸藥意圖直接炸掉外星飛船者;

②.語言:重中之重的主題:你有沒有懷疑過,世界上第一個到達中國的英國人,在完全沒接觸漢字的情況下如何與中國人交流?很難是吧?如果對方是科技文明發達程度遠超越人類的外星種族呢?語言是一種什麼語言?甚至不需要說話?還有詞組和語法結構嗎?如果與地球語截然不同,甚至你難以想像組成,你又該如何交流。男女主角通過升降機抵達外星飛船時,那個高度讓我想起了通天塔,不同種族因不同文字而分裂崩析、戰亂不休。女主角一直努力與外星人交流,在如今這個距離更近彼此內心卻更遠的地球社會,無疑是一種警示。

原著中將外星人的語言取名為「七肢桶語言」,還分為A/B兩種,其中書面語言B影響了女主角的思維方式、乃至能夠理解到未來(「看到」未來),十分神奇。

③.費爾馬最少時間律:這是原著中引用的一種科學基礎,用來輔助說明七肢桶的語言表述和思維過程。挺費腦子的,不過電影弱化了。人類與七肢桶外星人的語言或者說思維方式的最大區別是:人類思考和表述是線性的,而七肢桶是同列並舉式的。它們一旦開口,就說完了所有,想到了所有,理解了所有。最後女主角學會了它們的話,也超越了時間在。但是這種時間如同《前目的地》與《星際穿越》的閉環效應,這裡我就不多說了。

④.關於故事主題有改編。原著圍繞女主角和女兒的關係,而《降臨》還提煉出人類與外星人的直接關係,闡明了外星人為何會來。但不同於《超時空接觸》中朱迪與外星人跨越光年的接觸,讓人類倍感溫暖與希望,還說出了那句經典的「宇宙那麼大,如果只有我們人類,那不是太浪費空間了嗎」。關於《降臨》,卻表達出從頭到尾的一種孤獨與傷感,如同《超新約全書》,知曉生來的宿命,也告別了生而為人的一切未知希望,艾米·亞當斯的平冷氣質飾演這個角色再合適不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