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愛國者行動 Patriots Day

爱国者之日/爱国者日

7.3 / 112,367人    133分鐘

導演: 彼得柏格
編劇: 彼得柏格 Matt Cook Joshua Zetumer
演員: 馬克華柏格 Dicky Eklund Jr. Michael Marchand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eo

2017-01-15 10:09:14

作為親歷者對人性的反思


這篇影評不大象我寫豆瓣的風格了,因為看這部電影純粹有點自找二次創傷的感覺,不得不寫得更個人一點。看本片跟看《阿波羅13號》或《93號航班》等這些電影不同——那些是我沒經歷過的,我可以評論說,那些電影對於知道結果的真事懸念氛圍拿捏的不錯,戲劇化的同時不缺乏對現實的尊重,感動得很厲害/流淚了說明拍好了等等。我沒辦法客觀的評論這部電影給觀眾產生的效果,因為有可能它拍得再爛,我也可能產生它把氣氛拍得不錯讓人很緊張的反應,因為電影在我身上產生的效果更多是記憶的觸發,不管怎麼樣我都會流淚的。於是,我想通過回憶和經歷,並結合電影中的一些元素,講一講我的反思。

一、人們喜歡使得自己感覺自己很重要,有必要對虛榮心自省

我這麼說是因為即使前幾天跟朋友在地鐵上看到這個電影的預告,我的第一反應還是講,「那個時候我就在幾條街之外,我的很多朋友都去跑了……全市戒嚴那天我冰箱裡毛都沒有,餓了一天……整個好幾天魂不守舍的,讀著新聞流眼淚,然後像著了迷一樣在部落格上天天揭露和反駁虛假報導、不實傳言,好像別人一張照片用錯了就是對我自己的侮辱……我去了呂令子的追悼會,會上有些中國人言論太自私,我回來寫了篇文章……」

回想一下自己說的這些,似乎一件悲劇,又被我拿來炫耀自己的閱歷了,我現在感覺有點害臊,就連看電影的時候我都在反省——你這是又犯了虛榮的老毛病了,覺得自己碰巧住在那裡就了不起了是吧?對自己這麼感動,要不要給自己獻一束花啊?

當然,我在波士頓經歷了很多,非常艱苦的一個學年,這輩子做的最難的事,至今親密的朋友,颶風關家裡出不了門,暴風雪關家裡出不了門,恐怖事件關家裡出不了門,這些經歷讓我至今對波士頓感到非常親切,因為在時不時的緊張和恐懼中,那裡的人都很強悍。我對馬拉松有非常個人的歸屬感、對 「Boston Strong」 的依附感、對波士頓的自豪感,這些都因為親身經歷而烙在我的靈魂里了。

但再次看著那些受傷的人的畫面,看著無辜的人生被強行的改變,看到警察們的犧牲,我還是覺得那份自豪和驕傲應該有度。應該為那時大家共同支持安慰的凝聚力而驕傲,應該為身邊的人的堅強而驕傲,應該為前線的醫生和警察們驕傲;但別為自己在跟親自跑過的人做過模擬庭審而驕傲,別為自己是目擊者而驕傲,別為自己住在當地而驕傲。別把自己作為自己所經歷的世界的中心。

二、自卑、安全感、男子氣概

這裡所講的一點,有可能是電影杜撰的——恐怖份子兄弟二人之間的互動。我不知道CIA在訊問弟弟的時候有沒有問到這些細節,我也不知道劇組有沒有在調查中看到這些細節。所以,大家在看電影、或者看我下面的話的時候,應該保持一點懷疑態度,因為我們不知道兩個人當時到底是否有過類似的互動。

單獨調出來一個細節的話,就是當中國車主跑掉之後,當哥的馬上對弟弟講的話——「你分散了我的注意力,所以他才跑了。這是你的錯。」弟弟覺得莫名其妙的——他媽的,我明明去買東西加油了,你自己跟他在車上讓他跑了,倒還怪我?!!哥哥馬上就動用了片子裡與弟弟互動中最極端的暴力,用手掐住他的脖子,重申,就是你讓我分心了,他跑了是你的錯,我!沒!錯!

這是典型的缺乏安全感,通過暴力、通過展示傳統概念下的雄性、通過打壓別人,來填補自己安全感的缺失、隱藏自己的弱點。這是非常懦弱的表現。

重申一下,我不知道真實的情況是怎樣的,我覺得如果你告訴我真實的哥哥就是這麼一個人,我一點都不會吃驚。世界歷史上任何獨裁專斷的、通過暴力、強勢來壓制他人、搪塞他人、封鎖他人、貶低他人的政府、組織、個人,他們大都是非常擔心害怕的——害怕自己有缺點被點出來、害怕自己被瞧不起、害怕自己失去權力以及權力所擁有的安全感,並且大部份是害怕被人說「不夠男人」的男人——其實他們最害怕的是自己,最瞧不起他們的是自己。

我覺得反思這一點也很重要。尤其是我們自己面對當別人點出自己的缺點、甚至讓自己出醜,當別人跟自己有不同的感受和意見,還有一種情況,是當自己害怕別人怎麼看自己的時候,在偽裝自己的「強勢」、在貶低攻擊別人、在使用暴力之前,我們應該反思,是不是又安全感太低了?握著拳頭、爆著青筋的,誇張不,可笑不?這樣很強大嗎?

三、「我們很不安啊,所以一切手段當然是必要的嘍」

我之前寫過很多文章,討論人們因為不安和不信任,而一步步放棄自己善的原則。

在9/11之後,美國的動作片在災難性規模上都普遍增大了很多。在《鋼鐵之軀》里,為了講一個故事,整個城市都快沒了,很多人的感覺,他是超人啊,他肯定做的是對的,為了救地球啊,所以這樣是沒問題的,一切都沒錯啊。但我看到的Clark是一個一上來就打的,很少救人的莽夫。這只是一個例子而已,《復聯》也有很多隨便殺人的畫面。就連諾蘭最好的《黑暗騎士》,觀眾在看他的聲吶監控系統時,也基本都給了他足夠的信任。他是Batman啊,他最終會做出正確的事情的,他是為了保護我們的,沒問題。

到底怎麼看待這樣的敘事、是否應該選擇接受,這是主觀的,但同時,也涉及對於「framing/故事的構造? (咋翻啊)」的思考。

9/11之後,現在這個時代的超級英雄電影裡,超級英雄們很少去救人了,因為人們似乎對救人不感冒了,更多的,他們都是在阻止一場毀滅世界的大災難。相應的,當一個超級英雄被打到一棟樓上,只是摔一下,出點裂縫不夠了,慢慢的變成了從窗戶飛進去玻璃碎片亂飛,再慢慢的變成了一碰什麼東西就是大爆炸,典型的,就是在BvS里,Clark吸取黃日光再生後,飛回來第一個動作戲,就把整個發電廠全弄炸了——空前的大爆炸哦,沒有關係,沒有後果(據說這裡沒人),大家在保護世界啊,It's all okay...但在敘事上,這次爆炸也沒有任何效果,有沒有這場爆炸,觀眾對戰鬥的危機感、人物的勝算等等的理解,不會有任何影響。不過那又怎麼樣呢,英雄在救我們啊。他最後犧牲了自己了啊,他擊敗了恐怖怪獸啊。所以一切都沒錯啊。

藝術反應現實也影響現實,這樣的風氣,反映了9/11後人們的世界觀,也鞏固了它。

在這裡想說的,大概跟這部片子有些地方或者整體上感覺基調把握得有些鬆散有關。

首先,Melissa Benoist 對妻子的表演非常棒,但電影在對她的參與程度的展現非常模糊的同時,又讓我感覺是在刻意讓觀眾認為她支持恐怖行動。我感覺這樣拍有些cynical。

接著,Melissa的角色沒有得到Miranda警告,沒有任何法律援助。作為律師,我知道第四修正案裡面有一條例外,就是涉及到公共安全時,Miranda可以暫時不保障。但這樣的例外需要執法人員格外的謹慎,在這個情況下,究竟是否違反這個妻子的憲法權利,是比較有意思、可以發人深思、促使大家走出來持不同觀點進行討論的情景。但電影對她的刻畫,以及那句,「Honey, you ain't got shit」 彷彿是製作人刻意搭建出來的一個想要使得觀眾叫好、鼓掌的時刻,總歸讓人感覺非常奇怪。

還有,Peter Berg顯然是想更加突出「愛」的主題,宣揚愛的力量比我上面提到的恨、自恨、自卑、死撐、強行暴力等等更有益、更有威力。但是電影裡面同時有好多有關反恐政治、憲法權利的放鬆、美國警察的用武程度——比如最後一幫人對著船亂開槍——這些有趣的、按說應該是放進來讓人思考的細節,但卻又沒有什麼落腳點、沒什麼尾巴的,讓我懷疑大部份不成天把憲法掛在嘴皮子上的觀眾們,是不是會看到這些細節、是不是會感受到這些複雜的情形對自己價值觀的挑戰並對此思考呢?如果不會,如果大部份觀眾在「Honey, you ain't got shit」這句話後感到很振奮,如果大部份觀眾不認為機槍掃射小船的場景有些荒誕,那麼這部電影就丟掉了它原本可以有的複雜性,它可能會跟以上所說的超級英雄電影有類似的效果。

我記得,當天我終於聽說他被抓到了,我終於可以出門買飯吃了,我高興的哼著Lonely Island的「I'm On A Boat」出去買Pizza了,並明顯的記得自己當時的情緒非常...vengeful,就好像復仇心很重、解恨是關鍵。這部電影裡面,很多波士頓硬漢的出場對話,都帶著一點仇恨的味道,或者讓我回憶起來了當時自己的某種心情。對我來說,很主觀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電影最後對於「愛」的力量的烘托,讓人覺得有點矛盾。

所以,最後的最後,評論電影不是什麼人生大事,但如果能帶走點什麼的話,還是切記人性裡面的有些常見弱點, 時刻自己帶一面心靈的鏡子,不要逃避比較難應付的情緒、理念,動腦子,敢真的愛,真的關心他人,多一點同理心、同情心,少一點為了自己而甘願要求他人的犧牲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