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星際過客 Passengers

太空旅客/太空潜航者(港)/星际过客(台)

7 / 450,374人    116分鐘

導演: 摩頓帝敦
編劇: 強史派茲
演員: 珍妮佛勞倫斯 克里斯普瑞特 麥可辛 安迪嘉西亞 勞倫斯費許朋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尚竹軒

2017-01-15 18:53:12

太空旅客觀後記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夜深了,可看完夜場電影太空旅客,深受觸動而無法入眠,神經到快成密涅瓦的貓頭鷹,越到夜深入靜時越會去思考一些根本難以想清楚的問題。
       影片腦洞挺大,bug也在所難免,不過的確有思考價值。(以下有劇透)
      一艘宇宙飛船載著5000名旅客以超光速進行星際旅行,通過休眠使他們度過120年時間到達家園二號殖民星球上進行新的生活,本身設定人們在到達前4個月會被自動喚醒,工作人員前五個月被喚醒,可由於隕石的撞擊導致飛船發生重大錯誤,一個休眠倉被提前打開,釋放出了男主角。男主角得知飛船還有90年才能到達,而自己無法將自己再次休眠,這就意味著他的餘生將孤獨地在這艘飛船上度過,只有人工智慧和一個吧檯機器人陪伴。他在一年裡嘗試了很多辦法,也運用了很多消遣的手段,但都無法排遣日趨加深的孤獨和寂寞,他幾近自殺,最終選擇喚醒一位美麗的作家來陪伴他,作家從絕望到接受現實再到愛上他再到發現真相崩潰,飛船也出現越來越大的程序問題,後來一次重大錯誤後一位甲板長被喚醒,甲板長幫助他們尋找問題的解決辦法,可卻因身體原因而猝死,後二人幾經磨難終於拯救了飛船,可還是難以與漫長的時間進行對抗,他們在飛船里度過了還算充實幸福的餘生。直到後來其他人被解凍後看見了作家寫的生活記錄,才了解了多年前的傳奇故事。
      看完影片以後有一種很不舒服的感覺,尤其是當主角們發現自己孤身一人,被困在船上,永遠無法掙脫時間的束縛時,更有種無力與無奈。更加體會到人類的科技即便再發達也總有很大的殘缺和無法代替的東西。一年的獨身一人,男主角內心的煎熬難以想像。即便人工智慧再高端,再貼心,機器人再逼真,再有感情,也無法解決一些需要智慧去解決的實質性問題和填補精神上的空虛。來自人的陪伴是無法被取代的,也是人們所必需的,所以哪怕冒著自身道德的譴責,男主角也不得不釋放一個他愛上的人來陪他度過寂寞的人生,否則這樣的孤獨真的會致人於死地。他的做法的確毀掉了那女人原本計劃的人生,卻也使她獲得了寶貴的愛情,我們也很難去站在制高點上譴責男主角的做法有多不負責,多混蛋,因為你永遠無法想像一個在極端環境下瀕死的人,他的人性陰暗面到底有多陰暗。
       堅守道德,有時又何嘗不是一種殘忍?
       地球其實何嘗不是一艘孤獨的船,靜靜旋轉在黑暗無邊,難分上下的浩瀚宇宙。我們每個獨立的人,獨一無二的生命和內在的靈魂又何嘗不孤獨?我們又何嘗不是來到地球的旅客?從降生到死亡,遊歷人間,行走在滾滾紅塵里不過數十載的時間,在這期間我們所經歷的人看似很多,可相比地球上好幾十億人口而言又何嘗不是滄海一粟?那些素未謀面或匆匆擦肩的人,這些與自己人生沒有任何交集的人,他們對於自己的生命意義與電影中那些依舊沉睡不醒的人相比唯一甦醒的人而言又有什麼差別?而最終我們就是要從這茫茫人海中找到對自己最重要的那個人,他與自己的相遇會對人生有很大的影響和改變,只有兩個靈魂發生碰撞,這兩個靈魂對於對方而言才具有意義。
       人生苦短,珍惜身邊每一個與自己發生靈魂相遇的旅客。他們的存在,對自己的生命而言難以取代,甚至有些人的缺失會使我們心靈中留有終生無法填補的重大漏洞。
       最後我想說,科技的發展的確有利於人類,也一定會帶給整個社會天翻地覆的變化,無論從物質還是精神層面。但危害也同樣存在,過度相信和依賴科技的力量絕對是不可取的。霍金等科學家意識到了科技可能有毀滅地球的傾向,的確有很大道理。試想幾十年以後,將有大量機器人取代廉價勞動力進行低端生產,甚至進入第三產業侵蝕剩下的就業崗位;我們依賴於科技的便利,越來越忽視自我的實踐和智慧解決問題;走在街上,可能無法辨認對面的人是不是人還是機器人,甚至有些人可能由於對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問題有畏難情緒轉而同機器人進行交往戀愛。
       當我們真的在高科技的影響下逐漸削弱了作為人的基本生存能力,情感處理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那我們離被人工智慧所取代的那天就真的不遠了。
       人工智慧的發展越來越讓我們思考作為一個人的價值所在,是有交流能力嗎?它也有,創造力?思考力?決策力?智力?感情? 那大膽假設如果有一天這些能力人工智慧都具備了,那我們的存在還有什麼意義?人類的唯一珍貴就在於理性,可假使科技真的逆天到讓它也具備了,那它跟我們的唯一區別就在於我們具有靈魂,一個難以被人類所創造和複製的東西,可具有靈魂和不具靈魂的軀體,他們的外在表現又有什麼不同?我難以想像下去了。
       如何將中庸之道運用在平衡科技與人文的關係上,這真的是一個很值得去思考和重視的問題,也是人類在不斷髮展的過程中必須面對和找到解決方法的問題,否則終將被科技所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