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樂來越愛你 La La Land

爱乐之城/爵士情缘/啦啦之地

8 / 678,734人    128分鐘

導演: 達米恩查澤雷
編劇: 達米恩查澤雷
演員: 雷恩葛斯林 艾瑪史東 Amiee Conn Terry Walters Thom Shelto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ydenyLau

2017-01-16 22:31:29

愛樂之城:洛城,我愛你


近年我們見到了很多富有才華的新一代導演殺入主流獎項和主流市場,這些有生力量的典型代表就包括瑞恩·庫格勒和達米恩·查澤雷。前者的《奎迪》,後者的《爆裂鼓手》《愛樂之城》,都是難得一見的優秀作品,在藝術性和觀賞度上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時下許多新晉導演甫一成名,即轉身投身商業大製作。但達米恩·查澤雷似乎有著更為專情和清晰的職業規劃,對爵士音樂題材的強烈痴迷,令他簡直就像是從小不看功夫片和B級片,而是看著好萊塢歌舞片長大的昆汀·塔倫蒂諾——牆壁上的英格麗·褒曼,霍奇·卡麥可的坐凳,喬治·麥可的預言性亂入,《紐約美女》《瑟堡的雨傘》《美不勝收》《雨中曲》的橋段致敬,《無因的反叛》的翩翩起舞,這些有趣的細節都是多年浸淫的必然結果。《愛樂之城》很好地繼承了《爆裂鼓手》的血液和理念,並更進一步,充滿愉悅和迷人非常,是對整個好萊塢的一首浪漫頌歌。
什麼是好萊塢?什麼又是好萊塢精神?在整個洛杉磯地區都變得愈加自由化和政治化的時候,我們很高興看到,還有人記得造夢這一偉大工作。如果《愛樂之城》是一部黑白電影的話,那麼它幾乎可以立刻喚醒我們內心深處對4050年代好萊塢的美好回憶——在那個浪漫愛情可以純粹得晶瑩剔透的時代里,也只有在那樣的時代DNA里,我們才會真誠而又美好地懷念和歌頌一段又一段煙花般絢爛的愛情童話。
和2011年的《藝術家》一樣,《愛樂之城》正是我們期待已久的那部還原好萊塢昔日華彩的電影。我們等的實在是太久了,久到在近15年的座標區間內都幾乎看不到可以比較的對象。自《名揚四海》式的開場歌舞后,《愛樂之城》成功地將觀眾催眠,帶入了那個生機蓬勃,活在當下的洛城世界。這種極富誘惑力的表現,是隱藏在電影的基因深處的:每個鏡頭,每個音符,都蘊藏著巨大的能量。達米恩·查澤雷在精神和氣質上的復古,並沒有阻止電影帶來源源不斷的新鮮感:這從故事最後,那個並不完美的結尾就可見一斑。擯棄了歌舞/愛情電影常見的Happy Ending,達米恩·查澤雷為電影帶來了現實主義的深度和層次。
電影總會散場,相聚總有別離。而正是一個個不完美的結局,才塑造了一段段完美的故事。
而《愛樂之城》這個「真實」的結局,旨在提醒每個人:好萊塢和好萊塢之夢雖然是真實和現實的,但萬事萬物依然可以很有趣。永遠永遠,不要為了「完美」,而放棄了享受自己的美好生活。
作為2016年的年度電影,《愛樂之城》自誕生一刻,就註定要成為經典。


《愛樂之城》帶來了一個精心雕琢的愛情故事,但這個雕琢,並不僅是在故事本身——事實上,「音樂家愛上小演員」的母版實在是太過典型了——也體現在物理層面上的場景設計,以及觀感豐富的音樂體驗。雖然達米恩·查澤雷不能算是個頂級的編劇,但即使拿掉《愛樂之城》的音樂成份,電影也有著非常明顯的達米恩·查澤雷特徵:主要人物之間的情感聯繫複雜而富有深度,真實且可信。同時,即便《愛樂之城》是個愛情故事,也沒有停止探索生活與夢想之間的妥協與傷害,在電影的第一個小時裡,達米恩·查澤雷以現實主義的角度,為這個經典的愛情模板添加了時代性和親切感。
描繪真摯愛情的相遇與發生,遠要比痛徹心扉的雞毛蒜皮要容易得多。這就是為什麼《愛樂之城》的後半部份並未和前半部份那樣,能在觀眾眼中留下更為深刻印象。隨著遮罩過場的畫風一轉,達米恩·查澤雷意圖在後一個小時裡,通過添加故事細節(包括傳奇哥和高司令合作的完整表演)而為角色提供內心變化的空間。但這些邊角料cliché,和整體的創意相比似乎有些不合時宜,而失去了前一小時裡,如同齒輪一樣緊密咬合的吸引力。當然,我們也可以認為,這種表現力上的乏善可陳,是為了和故事本身的起承轉合互相映襯——但生活上的趨於平淡,並不能簡單等同於故事創作上的趨於平淡。事實上,後半部份還是有著幾場重頭戲的,但大段的台詞和對白,使其在連貫性不如前半部份一樣一氣呵成,略顯可惜。
但即便如此,即便達米恩·查澤雷在編劇上並沒有展示出過多的才能,但作為一名導演,毫無疑問地,卓越的技法和優秀的思想足以令他躋身一流之列。無論是《爆裂鼓手》還是《愛樂之城》都不僅僅奉上了令人驚嘆的視覺奇觀,還包括了富有靈魂的鏡頭語言。
當然,這份功勞還有攝影萊納斯·桑德格倫的一流掌鏡,幾段歌舞表演具有極強的視覺衝擊力。而兩位老搭檔,湯姆·克羅斯和賈斯汀·赫維茨,也基本鎖定了各大獎項的剪輯和配樂席位。一脈相承的爵士樂主題是達米恩·查澤雷的個人符號,幾乎是電影的另一主角。而其優秀的表現力正是建立在幾位幕後創作者們齊心合作的基礎上的。影片的編舞在《雨中曲》式的經典和更大膽的現代風格之間來回穿梭,頗為靈動。而整個歌舞部份無疑是對舊時的經典音樂劇的一次深思熟慮的致敬。在整體氣質和視覺效果上,整部電影看起來和那些上了年紀的歌舞片幾乎無異,但我們經常看到iPhone和Youtube之類的低調提醒 ,告訴觀眾這依然是個現代故事,而非一次畫面翻新。
同樣是在《藝術家》披荊斬棘的2011年,在《瘋狂愚蠢的愛》里,我們首次見到了艾瑪·斯通和瑞恩·高斯林之間,建立在PS的六塊腹肌上的CP配對。而在2013年的《匪幫傳奇》中,我們又見到了這一組合(有趣的是,近年來禁酒令時期的黑幫題材幾乎沒有一個能夠引起足夠的關注和反響,從西恩·潘到湯老師再到大本,從《匪幫傳奇》《無法無天》到《夜色人生》,不一而足),但二人的螢幕情侶關係都是更為重要的內容的陪襯。但在《愛樂之城》中,二人終於有了獨自霸佔整部影片的機會。艾瑪·斯通自2009年《殭屍之地》和傑西·艾森伯格驚鴻一瞥,2010年《緋聞計劃》一炮而紅,2011年首次沖獎的《幫助》送出了助攻,卻很快被大表姐搶走了風頭。作為80末90初年齡段的正牌鄰家女孩,艾瑪·斯通在選片上其實相當的四平八穩按部就班,眾多題材都有涉獵,並沒有詹尼佛·勞倫斯那樣的野心和過譽人氣。但從《鳥人》到《愛樂之城》,她的成功是有目共睹和可以預見的,也真正地令人感到高興。《愛樂之城》中的米婭,讓我們再度想起了那個15歲就下定決心,投身表演事業的年輕女孩,以及和她一樣,最終獲得成功,和依舊默默無名的眾多女孩們。
而童星出身的瑞恩·高斯林,憑藉尼古拉斯·溫丁·雷弗恩的《亡命駕駛》洗掉《戀戀筆記本》《充氣娃娃之戀》帶來的文藝暖男標籤,雖然容貌姣好,但謎一樣的選片口味令他一直和主流市場保持著一定距離,跟另一個同樣容貌姣好口味獨特的瑞恩一樣讓人捉摸不透。值得慶幸的是,隨著《天空頭》《耐撕偵探》和未來的《銀翼殺手2049》的出現,這種寶貴的資源浪費終於有了抑制的勢頭。而他在《愛樂之城》中漂亮的鋼琴表演竟然是短短幾個月內速成班的結果,著實令人訝異他的潛能到底有沒有極限。
和J·K·賽門斯等人的客串相同,兩位主角在《愛樂之城》中的表現只有不負眾望能夠形容。二人在情感上的把握令人印象深刻,表情的微妙變化充滿感情,角色在思想上和行為的轉變就如同圓舞曲一般流暢和自然,很好地駕馭了兩個落魄的理想主義者,而二人螢幕上的化學反應更是極富傳染性。總的來說,《愛樂之城》仍然有著沒有挖掘的潛力(比如主人公的歌舞表演完全可以再上一層,尤其是舞蹈部份。令人無比思念《雨中曲》時代的演員們的歌舞演俱佳),但電影仍然有著堅實的表現,也不應該被錯過。


憑藉《愛樂之城》,達米恩·查澤雷再度證明了自己是時下最有才華的電影導演之一。
灑脫而又充滿魅力,化學反應良好,原聲朗朗上口(呈現部再現部功能分明,「Another Day of Sun」和「City of Stars」堪稱年度金曲,甩出山寨約翰·威廉士幾條街),歌舞和數位技術完美混合,從《芝加哥》一路致敬到吉恩·凱利,色彩鮮艷豐富飽滿,尤其是艾瑪·斯通的幾條裙子。和《爆裂鼓手》一樣,一流的剪輯和配樂使它非常吸引眼球,而攝影更是能夠敏銳地捕捉到險被忽視的細節。每一個場景都經過深思熟慮,以最大程度地實現致敬,或提供強大的象徵意義。
當所有這些元素結合在一起,《愛樂之城》就是一封寫給洛城的完美情書,也塑造了2016年的最佳註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