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人物
導演: 西奧多梅爾菲2017-01-17 02:07:21
這是一部典型的以勵志為主題的類型片,電影講述了三位女性非裔主人公由於性別和膚色的原因,在上世紀中葉仍存在種族隔離的美國,依靠值得信賴的學識和品德,戰勝偏見獲得尊重收穫幸福並且推動人權事業的故事。我們為主角們百折不撓的精神感動,所以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樣,也在好奇這部作品裡有哪些情節來自於真實事件,而又有哪些來自於藝術加工再創造,所以我翻了一些HollywoodvsHistory.com上關於本部電影在這方面的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到有同樣需求的人。
註:以下內容包含劇透。
Q. Kevin Costner 飾演的NASA蘭利研究中心主管是真實存在的嗎?
A:不是!這個中心主管的原型實際來自於女主角Katherine Johnson在研究中心工作期間的三位男主管,根據「今日美國」的消息,導演Theodore Melfi沒有能獲得他想要演繹的那位真實人物的授權,所以決定將他設計為一個集合了三位主管事蹟於一身的人物。
Q.為了讓女主角Katherine上學,她的父親真的每年驅車120英里將整個家搬到學校去嗎?
A:是的!出生於1918年的Katherine Johnson從小就展現出了異於常人的智力水平,她對數字非常著迷,10歲就已經升入高中學習。在她的家鄉美國西維吉尼亞 White Sulphur Springs ,對那些負擔得起學費的黑人家庭來說,他們的孩子在這裡最多也只能上到小學八年級(這裡應該是美國8-4學制,也就是小學上8年,中學上4年) 。所以為了不讓孩子們的天賦遭到浪費,Katherine的父親Joshua帶著家人開車120英里來到西維吉尼亞的Institute,這裡的非裔被允許參加高中教育並且進入大學深造。Joshua在學校附近租了一個房子,自己則在學校和老家的工作地點兩頭奔波,並且堅持了8年,這樣他的四個孩子都完成了高中學業並且最終上了大學。Katherine的天才有目共睹,她數次跳級並且在14歲就高中畢業,在18歲取得了西維吉尼亞洲立大學的學士學位。
Q:在上世紀40年代的蘭利研究中心,美國黑人女性真的需要遵循種族隔離法嗎?
A:是的!從1943年開始,蘭利研究中心開始有非裔女性工作,她們的工作地和廁所都被和白人隔離,甚至自助餐的位置也被隔離。在自助餐廳的桌子上擺著寫有「 'colored computers(有色人種計算師) 」的牌子,這個英文名在今天看來更像是iMac或者其他什麼時尚的電腦的名字,但在當時這個名詞專指在研究中心負責數學計算的黑人女性。
Q:當Katherine最初來到工作地點,她的同事們真的認為她是辦公室的保潔員嗎?
A:沒有!這一情節並沒有出現在這部電影的原作當中(書名 Hidden Figures,作者Margot Lee Shetterly),所以它應該是由電影製作者們原創的。由於原作在2016年9月才出版,遠遠晚於電影的製作時間,所以電影也只是根據原作一個55頁的提綱改編而成的,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它和原作有較大的出入的原因。
Q: Jim Parsons飾演的工程師角色是真實存在過的嗎?
A:沒有! 謝耳朵飾演的Paul Stafford是一個杜撰的角色,這個角色代表了美國20世紀50年代帶有種族歧視和性別歧視的一類人。
Q: Kirsten Dunst飾演的角色是真實存在過的嗎?
A:沒有!這位難搞的女性主管被認為代表了那個年代一些並沒有意識到自己言行帶有偏見和歧視的一類人,據說這一形象相當具有代表性,被認為真實的反應出工作在蘭利研究中心裡一些部門主管的態度。
Q: Octavia Spencer飾演的Dorothy Vaughan真的是NASA歷史上第一位黑人部門主管嗎?
A:是的!根據真實的情況,Dorothy Vaughan在1948年成為了 NASA歷史上第一位黑人部門主管,比Katherine Johnson來到NASA工作要早了5年,她也是一名為人權事業積極倡導發聲的人士。電影中有一幕是Dorothy帶著她的非裔同事一起列隊去新的工作地點的情節,被認為是致敬了1983年電影「太空英雄」。
Q: Katherine真的像電影中那樣被告知女性無法參加太空項目的吹風會嗎?
A:是的!根據Katherine本人的回答,她要求參加這些碰頭會,但被告知雖然沒有任何法律有這方面的規定,但通常情況下女人不能參加。但就像電影中那樣,Katherine在得到了boss的同意後才獲得了參加會議的機會,Katherine回憶說,當時她的領導說了一句:「Let her go」。
Q: Katherine是否像電影中那樣需要穿越NASA蘭利研究中心的大院去上廁所呢?
A:不完全屬實!根據原著的內容,這樣的事情更多的是發生在想要成為女工程師的瑪莉 傑克森(Janelle Monáe飾)身上。 瑪莉 傑克森當時加入一個NASA蘭利研究中心的項目,她和一群白人女性計算師一起工作,工作地點在東區。初來乍到的瑪莉對環境不熟悉,於是就問同事廁所在哪裡,但同事不僅沒有幫助她甚至還笑話她,距離最近的廁所都是白人專用的。這樣感到被羞辱和氣憤的瑪莉自己去找有色人種廁所,和電影中不同的是,她工作的東區就有種族隔離廁所,但是並不是所有東區的樓里都有,所以雖然穿越整個大院去上廁所略顯誇張,但基本上對於她來說解決生理問題還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
至於Katherine本人的情況,實際上剛來到蘭利研究中心上班時她甚至都沒有意識到這裡的廁所是種族隔離的,原因是白人專用的廁所沒有任何標識,而且附近也看不到任何標有有色人種專用的廁所,Katherine在那裡工作了幾年才發現隔離的規定,但是她仍然繼續使用白人專用的廁所,也沒有人為此再找過她麻煩。
Q:瑪莉 傑克森真的是NASA歷史上第一位非裔女性工程師嗎?
A:是的! Janelle Monáe飾演的瑪莉 傑克森於1951年被蘭利聘用,就像電影中表現的那樣,她得到了航空研究工程師Kazimierz Czarnecki(電影中改名為Karl Zielinski)的鼓勵,向漢普頓市法庭申請和白人一起參加研究生課程,最終她贏得了訴訟並且於1958年被提升為工程師。
Q:NASA的女性數學家會像電影演得那樣會見像John Glenn這樣的太空人嗎?
A:是的!根據 Katherine Johnson本人的回憶,她們確實被安排和太空人們見面,但是太空人並不一定會像她們那樣激動,Katherine說:「我們帶著敬畏的心情在注視著他們。」
Q:Katherine真的參與了John Glenn的軌道計算嗎?電影中John Glenn要求Katherine仔細檢查電腦的計算結果是真的嗎?
A:先回答第一個問題,是真實的! Katherine Johnson本人回憶道:「 當John Glenn有可能成為美國第一位進入地球軌道的太空人時,他們希望當他返回時可以降落在某個特定的區域,那就是我所做的工作,我計算了他的軌道。所以從那之後,只要有軌道計算的工作他們都拿到我這裡,而我幾乎都是用手算的方式完成了這些任務。
第二個問題的答案同樣是真實的!當時的NASA計劃是1962年2月將Mercury-Atlas 6發射升空,而執行這項任務使得太空人John Glenn成為了美國曆史上第一個繞地飛行的人。電影在這一部份可謂相當的還原真相,甚至連Glenn的台詞都和真實情況沒有差別。根據NASA的記載,當時的原話就是 "Get the girl to check the numbers... If she says the numbers are good... I'm ready to go."
John Glenn 在 1962 年 2/20 執行水星任務,他幫自己的太空船取名為友誼七號,並成功繞行地球 3 圈,花費了 5 個小時。John Glenn在電影上映前2016年12月8日去世,享年95歲。Q: 電影和現實情況中最大的差別在哪裡?
A:關於這個問題原著作者Margot Shetterly說:「看電影時你可能覺得工作都是那幾個主要角色完成的,但是現實中我們都知道工作是不同部門分工合作完成的,想要完成這些任務需要太多的人一起努力,但是我也理解在電影裡你不可能把鏡頭聚焦在300個角色身上。」
Q:女主角Katherine Johnson對本片滿意嗎?
A:根據Daily Press的採訪,Katherine本人看過了電影而且非常喜歡,她說:「(電影)很好,很真實。」
7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