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星際過客 Passengers

太空旅客/太空潜航者(港)/星际过客(台)

7 / 450,374人    116分鐘

導演: 摩頓帝敦
編劇: 強史派茲
演員: 珍妮佛勞倫斯 克里斯普瑞特 麥可辛 安迪嘉西亞 勞倫斯費許朋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angzilove

2017-01-17 08:07:13

關於本片中的一些邏輯的自洽。(內有劇透,請慎入)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首先,從男主被意外喚醒那一刻直到他精神完全崩潰以致於想自殺的那一刻起,我就在替他考慮喚醒其他同伴的可能性。果然,男主選了一個顏值相當不低,身材也很不差,甚至身份和職業都很優秀的一個女主,開始動了喚醒她的念頭,直到他發現技術上有這個可能性為止。
     這出現本篇的第一個邏輯自洽,也許我更該用「符合人性和情感的接受程度」這樣一個詞來說明。那就是,如果男主喚醒女主,那麼意味著女主也要在空曠的宇宙船內度過將近90年的煉獄般的孤獨生活,再也沒有機會到達他們想要去的殖民星球。因為自己的空虛寂寞而拉上別人墊背,擅自替別人決定自己的命運,這是一種十分不道德的行為。所以電影裡用了濃重的筆墨來描寫男主的激烈的思想鬥爭,一邊期待女主甦醒陪伴自己,一邊又覺得這麼做似乎太過份了。甚至直到喚醒女主那一刻都因為女主醒來會發現她而馬上躲掉。我覺得這段細節的描寫是符合人性的,也是觀眾的價值觀能夠接受的。如果男主一動了這個念頭就立即喚醒女主,並毫無羞恥心和負罪感,估計本片還沒上映就會被罵的很慘吧,豆瓣上的分值也許更低了。
      第二個邏輯相符出現在女主發現被男主欺騙,飛船發生事故後。我們都知道,觀眾的心理都是希望大團圓結局的,而本片中的男女發生了如此嚴重的矛盾,還怎麼可能實現男女主最終走到一起到的結局。所以編劇的第二段設定出現了,飛船發生了連鎖的問題,不馬上解決,也許飛船會短時間內就爆炸。黑人甲板船長過度了下劇情後(他必須死,不然你能想像到如果他們三個人在一起,男女主還會有最後的幸福的結局嗎?那得多尷尬啊)。所以劇情的發展到此,第一、讓女主意識到,如果男主不叫醒她,也許她在休眠中就因為飛船的事故渾渾噩噩的死掉了。第二、把男主變成英雄,因為他的勇敢拯救了整個飛船(所以,飛船必須馬上就要爆炸,不然有機會喚醒其他船員還哪有男主大顯神威的機會,還有男主機械師的身份的伏筆終於在此刻發揮了作用)
     第三和第四分別是男主必須先死一次和給女主重新選擇休眠的機會。男主只有先死掉,並在死前說下愛的遺言,女主才會懂得男主的真心和失而復得的難能可貴。只有再次發現休眠的機會,才讓女主覺得跟男主想廝守是自己的主動選擇,而不是被動接受既定現實,更再有一次機會發現男主的真心和偉大。
  自此,一套劇情結尾,邏輯上也符合人們的心理預期,分別是:
    男主被意外喚醒-----孤單寂寞冷到崩潰-----動了喚醒另一個陪伴自己的念頭髮發現女主-------經過激烈漫長的思想鬥爭並喚醒女主----用了一年時間相處並戀愛-------女主發現男主喚醒自己的現實,無法接受並大發雷霆-------甲板長官復活並發現飛船嚴重危機-----男主大顯神威拯救飛船-------女主復活男主 -----女主拒絕休眠選擇跟男主在一起。
     並不能說本片是一部多麼優秀的電影,說白了就是一場男性遭遇荒島餘生,搭救女性共患難並走到一起的太空版而已。但是它在邏輯上,情感上,還是可以讓人接受的。這恰恰是我們某些只追求商業利益的國產片所缺失的。要嘛抄襲國外老電影,要嘛炒作熱門題材,只想著撈金,卻卻從不願意在情節上多些打磨,多花些力氣。希望我們的國產電影多出一些無論在情節,創意和人性的考慮方面都十分憂秀的電影,畢竟2016年的電影比起2015年過於差強人意了。

PS:吐槽下電影經常出現本片也未能免俗的老梗:
     1.只要一用手摀住嘴並劇烈咳嗽,那麼只要攤開手,一定是一灘血跡。
     2.栓繩子的人去救人的時候,只要在後成功前的一刻,繩子一定是不夠長的。


泡豆瓣這麼多年,這是第一次發文,本人承認文采不是很好,只是心中想法,不吐不快,寫的不好的地方,忘各位見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