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列車上的女孩 The Girl on the Train

火车上的女孩/列车上的女孩

6.5 / 200,028人    112分鐘

導演: 泰德泰勒
原著: 珀拉霍金斯
編劇: 艾琳克莉希達威爾森
演員: 愛蜜莉布朗 海莉班奈特 蘿拉普萊潘 蕾貝卡弗格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七七家d貓貓

2017-01-23 23:43:23

火車上的女孩:珍愛生命,遠離酒精,遠離渣男


當初「火車上的女孩」出預告片時,驚悚懸疑的氛圍和懸念重重的故事著實吸引了不少視線,對於電影的期待值不由就快速上揚,可是電影上映之後,口碑卻一落千丈,票房更是難以讓人滿意。出於好奇,我還是觀看了這部電影,不得不承認,這確實是一部令人失望的作品,和期待值無關,而是作品本身的質量讓人難以滿意。

電影講述了一個懸疑故事,瑞秋和丈夫湯姆的生活幸福美滿,但瑞秋因為無法懷上孩子而開始酗酒,不久之後,湯姆就和一名叫做安娜的女子有了外遇,並且為了安娜和瑞秋離婚。湯姆和安娜結婚,並且有了一個女兒。
瑞秋的生活開始支離破碎,陷入了深深的悔恨之中,她每天都活搭乘火車進城,路過她和湯姆以前居住的房子——現在湯姆和安娜居住在那兒,瑞秋忍不住就窺視那棟房子裡發生的所有生活,無意間又看到了隔壁鄰居梅根和斯科特,一對年輕的小夫妻,他們有著幸福美滿、令人艷羨的生活,這讓瑞秋心生嚮往,彷彿那就是她一直渴望卻又得不到的生活。
但有一天,瑞秋發現梅根出軌了,這讓她感到了憤怒,她試圖去找梅根理論——為什麼你要毀了自己的幸福婚姻?可是卻因為酗酒,記憶發生了斷片。第二天,梅根失蹤了。
放心,這裡沒有劇透,這就是電影開端十分鐘之內的所有故事線索,故事從這裡展開。這本來可以成為一部驚悚刺激、主題深刻的作品,但可惜的是,之前拍攝出「幫助」的導演,這一次大失水準。

第一、他人的生活。
每個人都曾經有這樣的時刻,捕捉到他人的生活片段,幸福,美好,甜蜜,浪漫,似乎聚集了自己期望生活的所有元素,完全就是理想中的完美。但事實上,那只是我們看到的生活碎片而已,每個人的生活都有屬於自己的困擾和煩惱,生活從來不是完美的,而每個人都被困在自己的心魔之中。
真正的幸福美滿,應該是由自己的雙手創造,不要困在過去的悔恨之中,不要困在他人的束縛之中,不要困在滿足他人的期待之中,更不要困在依賴另一個人來完整自己的妄想之中。

第二、絕望的女性。
電影塑造了三個重要女性,瑞秋,安娜,梅根。瑞秋因為不育而陷入了絕望,安娜因為意外失去孩子而陷入了絕望,梅根則因為自己破壞了他人家庭卻又陷入了自己的災難之中而絕望。每一位女性的內心深處,對於子女都有特殊的羈絆,對於愛情也有著別樣的幻想,這使得她們在男女關係之中很容易就會陷入被動。
但她們必須明白,自我的價值不是通過男人來實現的,只有真正獨立自主起來,只有真正尊重愛護自己,只有真正堅韌強大起來,她們才能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也才能成就孕育生命的偉大。

第三、敘事結構。
三線交織的故事,龐大深刻的內涵,以及抽絲剝繭的案件,這就要求導演展現出強大的控制力和精準的敘事能力,電影前半段採用人物敘事開篇,分別以三個女性的視角完成故事鋪墊;後半段卻又以時間線性來故佈疑陣,一方面是將劇情逐漸追溯回憶起來,一方面則是將人物的來龍去脈拼湊起來,但兩種敘事風格的差異卻導致整個故事顯得混亂,重點模糊,核心也被削弱,感覺說了一大堆東西,結果卻什麼都沒說。時間線的安排也沒有任何意義,看起來就是純粹搗亂。
懸疑氣氛的營造在薄弱的劇本之下幾乎難以進一步深入,電影還不到一半,我就猜到了後面所有結局,不是因為我是福爾摩斯附體,而是因為劇本本身的起承轉合都缺少足夠支撐,更不要說角色性格的推動了,完全就是為了反轉而反轉——案件本身的動機不足、鋪墊不足、事後處理不足、線索收集不足,再到人物互動和聯繫的不足,導致所有反轉都失去了意義,不能說漏洞百出,卻也是蒼白無力,導致懸念早早就被猜透,後半段果然一瀉千里,看似流暢的故事卻將此前的所有努力都揮之殆盡,蒼白而乏味,甚至有些無聊。

第四,表演。
導演的全線混亂,感覺他沒有一個清晰的思路把故事講明白,當然,劇本的薄弱也不能全部怪導演,但電影唯一值得肯定的地方就在於一眾演員的表演,三位女主、兩位男主(還是男配)的表演都恰到好處,與懸疑氛圍相輔相成,對劇本的補充也頗為到位,至少讓觀眾的情緒在線,不至於一開始就荒腔走板。

總結,驚悚懸疑電影不好拍,尤其還是涉及到了破案,再加上導演想要表達的東西太多,說的又太淺,導致成品質量難以讓人滿意,不推薦觀看。不過,結局真的看得太開森了!值得點讚一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