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樂來越愛你 La La Land

爱乐之城/爵士情缘/啦啦之地

8 / 690,804人    128分鐘

導演: 達米恩查澤雷
編劇: 達米恩查澤雷
演員: 雷恩葛斯林 艾瑪史東 Amiee Conn Terry Walters Thom Shelto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Keanu

2017-01-24 08:42:22

洛杉磯的夢一場




看《愛樂之城》的時候,不自覺想到兩部看似無關的電影,一部是2011年的《藝術家》,一部是2013年的《地心引力》,其實《愛樂之城》跟他們都有些許相似。跟《藝術家》一樣,《愛樂之城》充滿了對舊時代電影的懷念和致敬,如果說《藝術家》是麥可·哈扎納維希烏斯在致敬默片時代,《雨果》是馬丁·斯科塞斯在致敬梅里埃,那麼《愛樂之城》則是達米安·沙澤勒在致敬好萊塢的黃金時代。同時,跟《地心引力》一樣,《愛樂之城》的題材也不算新穎,甚至可以說是老舊,在並非創新的情節之上,它們卻都無時無刻不在向觀眾展示著純粹的電影美感,一種只能藉由電影傳達的美,它提醒著我們為什麼愛電影,為什麼要拍電影,因為電影能造夢,並且帶領我們進入夢裡的世界。

我們能從《愛樂之城》中看出太多老東西的影子了:金·凱利、雅克·德米、《雨中曲》、《篷車隊》、《瑟堡的雨傘》、《搖擺樂時代》、《無因的反叛》、《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卡薩布蘭卡》等等等等,都或是在影片中演員的動作里或是色彩光影里有過似曾相識的閃現。從正片開始前的presented in cinemascope標誌,到開片第一個長鏡頭110號公路上的集體舞,再到日落時分洛杉磯的格林菲斯天文臺,新與舊的交界,夢與現實的交界,直到後來我們不再去區分是沙澤勒把我們帶回了過去,還是他用自己的方法把過去呈現在了我們眼前。

不過《愛樂之城》也並非只在懷舊,因為在歌舞片載體的包裝下,無論是拍攝技術還是故事內容,都有非常現代的核心。拍攝上影片雖然使用cinemascope拍攝,但同時也用到現代電腦特效實現一系列畫面。故事上,之前看過一段話大意是說古典式愛情故事裡女主要嘛一開始就嫁給男主,要嘛等男主一輩子最後還是嫁給男主;而現代式的愛情故事中人們更多關心起了現實因素,比如事業,比如夢想,情侶可以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分開,顯然《愛樂之城》屬於後者,同時它也更貼近現代青年人的生活經歷。



作為2016年三大電影節開幕影片導演中最年輕的達米安·沙澤勒,上一部電影《爆裂鼓手》就已經給觀眾帶來很多驚喜,影片所獲獎項中有一座是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剪輯。而在《愛樂之城》里他一反《爆裂鼓手》中的碎片化剪輯方式,更多使用流暢的長鏡頭和橫搖鏡頭來取代剪輯,配合出色的場面調度和鏡頭運動,一樣產生了非常棒的觀感。這種剪輯方式結合cinemascope拍攝後與上面提到的懷舊氣氛也十分契合,所以重點到底不是格里菲斯還是巴贊誰更正確,不是段落鏡頭還是蒙太奇哪種更出色,而是表現形式與題材內容的統一,這大概也是當年新浪潮留給現代電影的財富之一吧。

不像許多電影喜歡把光源隱藏起來或放在鏡頭之外,《愛樂之城》里似乎從來就不憚在鏡頭中直接暴露一些光源,這種感覺就特別符合影片本身乾脆坦誠的氣質。另一方面,布光也顯示出了很強的動態,有很強的劇院感,因為這些光線的變化都直接呈現在了鏡頭當中,而非避開。不止一次的,角色從一個顏色的燈光旁,移動到另個一顏色的燈光旁,這種顏色的變化都直接在角色臉上呈現,反應角色當時的狀態或者心情;也是不止一次的,在凸顯角色的時候,環境燈會直接在鏡頭中漸滅,攝影機曝光同時降低,從而隱去角色周圍環境,再來一束強光打到角色身上,只留下角色一人在鏡頭裡。這種非現實的方式浪漫化了電影氣氛,也與電影的其他元素相得益彰,和諧而統一。

電影的結尾5分鐘高潮,沙澤勒更是在已經天馬行空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直接放開手腳,放飛了拍攝形式的界限,像濃縮的影史展覽會一樣加入了各種拍攝方式,用舞台劇、剪影、默劇 、道具轉場、伸縮鏡頭、super8膠片來構成一個虛構的5分鐘。形式上奔放的同時,影片中男女主角的感情卻依然保持著克制,這種對比的結果是作為旁觀者的觀眾情緒被感染了,隨著影片結束而富於情緒,是非常棒的結尾。



不得不說,《愛樂之城》無疑是2016年最好的電影之一,或許也是近一二十年來最好的歌舞片。作為一個影迷,能以這樣一部電影來結束2016年,是十分幸運的事。可以預見的是在2017年奧斯卡上本片應該是有大機率拿獎的,至於拿幾個小金人兒和拿什麼小金人兒,一起拭目以待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