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放牛班的春天--The Choir

放牛班的春天/歌声伴我心(港)/唱诗班男孩

7.8 / 67,915人    97分鐘

導演: 克里斯巴哈蒂
編劇: 克里斯巴哈蒂
演員: 法藍柯波蘭德 尚巴堤莫里耶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蔡菜菜

2017-01-26 08:08:06

世上沒有野孩子


整體而言,這是一部溫馨而感人的電影,看完之後立刻去下載了影片中的曲子,不時回味那乾淨卻又溫暖動人的旋律。導演出色地運用了音樂來作為影片的主要表現手段,從而使法國人特有的優雅浪漫,在這樣一部幾乎完全遵循傳統套路的、中規中矩的電影中,依然被演繹得淋漓盡致。看罷影片,腦海中首先浮現的是孩子們清澈的眼神,甜美清亮的童聲合唱,以及悠揚的歌聲中放飛的童心、夢想、感激、懷念……這一切無不美得令人動容。 依舊是類似《死亡詩社》那樣的教育片,一群頑劣成性的學生,一位充滿愛心,循循善誘的教師,再加上一個或幾個頑固不化,粗暴專制的學校領導,最後的結局是老師受到打壓,卻改變了孩子的一生。具體來講,1949年的法國鄉村,音樂家馬修到了一間外號叫「塘低」的男子寄宿學校當助理教師。學校裡的學生大部份都是難纏的問題兒童,體罰在這裡司空見慣,學校的校長只顧自己的前途,殘暴高壓。性格沉靜的馬修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改善這種狀況,他重新創作音樂作品,組織合唱團,決定用音樂的方法來打開學生們封閉的心靈。 首先是不同的動機,校長的口號是「行動——反應」,他的目標是訓練出一群聽話懂事像機器人一樣的學生,而馬修老師的出發點這是最每個學生平等的尊重和關愛。 思想決定行動,接著是教育手段的鮮明對比。校長只會用殘暴地懲罰來鎮壓孩子,在懲罰犯錯的學生時,其態度可說是雷厲風行、不遺餘力。刺激-反應的聯結當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結果表現出來就是學生在校長面前噤若寒蟬,規規矩矩彷彿機器人,而在校長背後則是放肆搗蛋無所不為;並且,當面被壓抑得越厲害,轉過身來作為一種報復,也就更加地恣意妄為。而老師則採用了一種包容、善良的態度來鼓勵學生,在組建合唱團的過程中讓他們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的價值。 相反的教育方式有著相反的結果,影片後半部份的那場火,不就是學生們長期壓制下反社會的仇恨心理的最好表現嗎?而馬修老師組建的合唱團讓學生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看到了自己存在的獨特價值,從而找回了自信和自我,明白他們不是野孩子,總有一個位置適合併需要他們。心理學家馬斯洛將人類需求象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而馬修老師幫助他的學生實現了幾乎全部的需求。首先是安全需要:雖不能說他將學生完全從校長的魔掌中解脫出來,並且某種程度上他自己也是這種淫威的受害者,但至少他在心理上總是站在學生一邊,並竭力為犯錯的學生尋求庇護,保護他們不受傷害,因此,他首先是一個能給予學生安全感的老師。第二層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他給予弱小而無依無靠的皮埃諾更多的關愛,到最後幾乎完全充當了父親的角色。第三層需要,尊重的需要,他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讓他們在合唱團中在被尊重的基礎上得到自信心的提升。第四層需要即審美需要,成立合唱團,唱那些美妙的歌曲,對我這些觀眾尚且是一種心靈的享受,何況那些參與其中的孩子們?至於最後是自我實現的需要,則集中體現在皮埃爾身上,皮埃爾雖然擁有天使的面孔和歌喉卻有著令人頭疼的調皮的性格,諄諄善誘的馬修把皮埃爾的音樂天賦發掘出來,使他獲得難以想像的巨大成功。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沒有馬修老師,就沒有皮埃爾的成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