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辛普森:美國製造--O.J.: Made in America

辛普森:美国制造/O.J.:美国制造/O·J·辛普森:美国制造

8.9 / 18,806人    467分鐘 (5 parts)

導演: Ezra Edelman
演員: Bea Arthur Marcia Clark A.C. Cowlings David Gascon Robin Greer 彼得海姆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董小卓

2017-01-27 06:23:13

屬於美國的魔幻現實悲劇


這部七個半小時的紀錄片向我們展示的不僅僅是一個最佳公民選擇墮落的全紀錄,更是一出只會發生在美國的悲劇。

美國夢,多麼夢幻的詞彙,無論在菲茨傑拉德筆下的爵士時代,還是在恐怖的金融危機風暴下,亦或是現今美國總統身上,這片自由的土地永遠能讓夢想尋到歸宿,但美國,是個不折不扣的追夢地,卻不是一個守夢地,如果美國夢成真,要如何擺脫空虛與膨脹?

《美國犯罪故事》一直是我去年最愛的美劇之一,緊張的庭審和角色表演很深人人心,但不乏有人說小庫珀·古丁根本演的就不是O·J·辛普森,到底差了多少,如果不深入了解世紀審判始末,也許你永遠不知道,辛普森對於美國人的意義何在。恰好與去年年初的美國犯罪故事對應在年底上映的《辛普森:美國製造》提供了這樣一次完完全全了解辛普森這個人的機會。

作為史上最著名的橄欖球運動員之一,辛普森縱橫橄欖球賽場,橫掃多項記錄,退役後又時常在電視台露臉,解說、開公司、演電視劇,順風順水,球場內外完美、沒架子,受人愛戴,黑人的英雄、白人的偶像,可謂人生贏家,但表面亮白的背後,卻是一張不為人知的黑臉。一個黑人運動員想要獲得一定社會地位是要付出很多的,往往獲得成就時他們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回饋自己的家鄉,但不幸的是辛普森選擇保住自己的社會地位而完全融入白人社會。相比於後來的所作所為,這次自私的行為並沒有傷害到任何人,他依舊是那個辛普森,人人皆愛的辛普森,直到他坐牢之前,誰能相信那個鏡頭前展露完美微笑的男人是個殺人兇手呢。

什麼徹底改變一個人,從天使到墮落天使,是生活的地方使他同流合污,還是某個時間恰好喚醒了他內心的惡魔?如果最終他也逃脫了坐牢的命運,那辛普森的一生可以算封神的一生,他想要的都能得到,無論光輝還是落魄,他都有種迷人的魅力,輾轉洛杉磯,紐約,拉斯維加斯,曝光度永遠是他追求的,以致於殺人、辦慘、脫罪都那麼理所當然,因為他想要的只是重回觀眾視野,無論什麼方法。一個理直氣壯又悲痛萬分的殺妻人否認自己的罪責並在全美觀眾面前裝出一副楚楚可憐的樣貌,這種心理素質不是誰都能做到的,他好像就是在演自己人生中的另一場戲而已,最起碼陪審團被他的演技感動了,當然更多是被種族牌打翻了。

這部記錄片主要講述了辛普森的一生,從輝煌到墮落,但也用大量篇幅講述了美國種族歧視的歷史,片中有人接受採訪說,無罪,不僅僅是辛普森個人的勝利,更是400年黑人受屈辱史的一次勝利。但果真如此嗎?在我看來,這次世紀審判無異於再次擴大了種族之間的隔閡,暫且把正義放到一邊,我也記得片中一個人說的,如果辛普森殺得是他的黑人前妻,那他黑色屁股鐵定已經坐進監牢了。是的,辛普森殺妻案以釋放證據確鑿的殺人犯為結局,不得不說是美國法律史上最黑暗的一樁案件,到底是什麼造成這個結局?有很多,首先是辛普森的個人魅力,無論在哪都受人喜歡,就算從來沒為黑人出頭,也絕對是黑人階級領袖的地位;第二、他的膚色救了他,如果不是黑人在洛杉磯鬧出的暴動,如果不是長積在黑人心中的怨憤,如果不是洛杉磯警局遺留問題和那個被毀了一生的福爾曼警探···諷刺的是辛普森極力擺脫的黑人地位反倒救了他;第三、控方律師的過於激進,好好的一副牌被打得稀爛,過於被對方團隊和輿論影響牽著走,太想贏,太想證明一切,反倒失去了自己的節奏;第四,烏合之眾效應,那種群情激奮的情況下,誰也不敢輕易作出決定,兩位陪審團成員在接受採訪的時候都表示對當時做出的決定感到後悔,那也於事無補了,他們只能帶著對於死者的歉疚活到現在。

太多的因素決定了世紀審判的走向,這一切源於美國製造,歷史是最好的懸疑編劇,任誰都無法想到那曲折的過程和驚悚的結尾,惡人終有惡報,儘管最後那場判決辛普森被判得過於嚴厲,但不可否認那是對他逃離法律制裁的更深懲罰,他畢竟也是凡人,一個有信仰的凡人,一位有著非凡地位和聲望的巨星,最終的隕落叫人唏噓,辛普森人生後期的種種劣跡更像是為了重回觀眾視野做出的瘋狂嘗試,究竟發生了什麼讓那樣一位人人尊敬的上流社會大佬淪落到這個地步,誰也不知道辛普森將刀子反覆插進前妻身體時究竟在想什麼,也許有一天獄中的辛普森會再次闡述那段經歷,也許又是另一次虛偽的表演,我一直認為虛偽的人是空虛的,而美國夢後大多數人也都會陷入空虛,有的人會轉移注意,重新開始,但有的人可能會以消費自己的輝煌開始作死,辛普森無疑屬於後者。無論你喜歡與否,他的故事是無法複製的,只能在那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特定的地理位置,特定的情緒與輿論干擾,所有所有的加在一起,才有可能發生一次辛普森殺妻案,因為他是辛普森,因為不會再有第二個辛普森,皮瑞托瑞斯殺妻案不會重蹈覆轍,儘管這被稱為新世紀的辛普森案。

本片採訪的大量人物和歷史材料並不是簡單堆疊,電影般的剪輯吸引人,氛圍鋪墊外加當事人的親身感受,促成了這部完美的紀錄片,看後久久不能平靜正是那種魔幻現實主義作祟,你寧願相信這是哪個天才編劇的作品,因為現實的血肉模糊讓人震驚,無論對於螢幕前的好好先生還是被亂刀砍死的被害者,在觀眾眼裡都是命運收割的悲情人物,美國製造的悲劇主角。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