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心靈圍籬--Fences

藩篱/篱笆内的风暴(台)

7.2 / 118,147人    139分鐘

導演: 丹佐華盛頓
編劇: 奧古斯特威森
演員: 丹佐華盛頓 薇拉戴維絲 麥凱泰威廉遜 Russell Hornsby Saniyya Sidney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七七家d貓貓

2017-01-29 21:24:06

藩籬:猶如陰影一般籠罩根植血液裡的家庭影響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今年頒獎季裡的諸多黑人作品裡,「藩籬」可以算是最傳統的一部,因為它改編自經典百老匯戲劇,傳承了舞台劇的紮實劇本架構和台詞內容。在閱讀了劇情簡介之後,我曾經一度以為這是一部講述黑人如何爭取自己權益的故事,結果卻發現是一部純粹的家庭作品。
電影講述了發生在男主角特洛伊家庭的事。這就是全部了。膚色的影響力的確是滲透到了劇本之中,但更多是展現社會對黑人的歧視和偏見,所帶來的沉重壓力和負面影響,改變了特洛伊的處事方式以及思維方式,這種改變對他家庭所產生的影響,而不在於那些歧視和偏見本身。所以說,這是一部根植於黑人處境的家庭電影。

第一、男人。
特洛伊是這樣一個男人,年輕時是職業棒球運動員,但卻不得不早早結束了自己的職業生涯,他堅持認為這是因為自己的膚色問題,得不到機遇,他的能力沒有能夠得到賞識;他曾經一無所有,卻在遇到了妻子之後開始發憤圖強,成為了一名垃圾處理廠的員工,依靠自己的雙手,賺取了一套房子,建立了一個家庭;他為了自己的權益據理力爭,成為了垃圾場裡第一個開垃圾車的黑人——其他黑人只能在後面裝載垃圾;他責任心強,照顧著自己因為炸彈而大腦受損的弟弟,將兩個兒子撫養成人,並且還和白人同事成為了隔壁鄰居兼至交好友……
這是一個多麼偉大的男人。
但隱藏在事實的背後,卻是另外一番景像。他之所以早早結束職業生涯,是因為他的實力不濟,他的夢想戛然而止,所以他打著「為你好」的名義,竭力阻止兩個兒子追逐自己的夢想,只希望他們能夠儘快找到工作,養家餬口;他成為了垃圾場第一個開垃圾車的黑人,但事實上,他卻連駕照都沒有,並且坐在司機位置上之後,和老友漸行漸遠,甚至形同陌路;他一邊照顧著弟弟,一邊用弟弟的撫恤金買了一套房子,心安理得地住著,而後又簽署了政府的協議,把弟弟送進了醫院裡,放下負擔;他遇到了妻子羅斯,相愛了十八年,卻在背後偷偷養了小三,並且生下一個女兒,然後帶回家,要求妻子繼續撫養她。
他是這個家裡的頂樑柱,他是這個家裡說一不二的老大,他是這個家裡至高無上的存在,他有著自己的權威,不允許任何人的挑戰。他認為自己為這個家庭奉獻了所有一切,所以其他人都沒有理由也沒有資格要求他再付出更多,於是,他「壓力過大」地尋找了小三,只因為自己也想要享受一點笑聲,只因為他為了這個家庭放棄了自己的夢想,只因為他為了這套房子付出了太多太多以致於壓力大到即將崩潰……
他高大而強壯的身影就猶如陰影一般,嚴嚴實實地籠罩在這個家庭的角角落落,但他「自以為是」的理由卻終究沒有能夠圓滿這個世界,他的妻子願意成為小三女兒的母親,卻拒絕再繼續擔任他的妻子;他逼走了小兒子,讓他放棄了夢想之後,毅然決定三軍,痛恨著父親的所有一切;他疏離了至交好友,他們彼此之間已經不再有共同話題……他唯一剩下的,只有他的弟弟,而他卻把弟弟送進了醫院裡。
他建立起了一道藩籬,想要保護自己的家人,但結果卻只是將自己困在其中,把其他人都隔離在外。

第二、女人。
羅斯是這樣一個女人,溫柔善良、落落大方、熱情洋溢,完全是賢妻良母的典範。她為丈夫奉獻了自己的一生,放棄了她曾經的夢想,也放棄了她對幸福的渴求,甚至放棄了作為一個獨立人格的權利,成為了妻子,也成為了母親,但她從來不曾要求什麼,只因為這是她的家庭,她當初做出了選擇,於是就忠實自己的選擇繼續前進。
這是一個多麼偉大的女人。
但常年籠罩在丈夫陰影之下的羅斯,卻已經逐漸忘記了擁有自己生活的方式。她想要離開特洛伊,卻始終下不了決心,哪怕是特洛伊抱回了那個私生女,哪怕是特洛伊趕走了小兒子,哪怕是特洛伊長達六個月時間裡明目張胆地繼續與小三私會……在她的身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一點一點消磨的尊嚴和消逝的自我。
她說:「他是如此高大,彷彿佔據了整個屋子。但也許,他的身影太過高大,以致於我忘記留給自己一點空間了。」(大致意思是如此)
不知不覺中,她已經迷失了自己,再也回不到過去。她最後的自我救贖,僅僅是與特洛伊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卻形同陌路,然後照顧著私生女,把她當做她生命力殘缺的部份,撫養長大。
但可怕的是,她親口承認,她會以特洛伊的方式去將這個女兒撫養成人。所以,她到底是找到了自己,還是迷失了自己,亦或者是不知不覺中成為了另一個特洛伊?特洛伊的高大陰影,方方面面影響著這個家庭。

第三、電影。
老實說,我不喜歡這部電影。
第一方面是因為電影透露出的無力感。特洛伊滿嘴仁義道德,卻總是在做著違背自己理念的事,那些義正言辭的話題聽起來就像是一個笑話;羅斯想要挺直腰杆,擁有自己的生活,卻總是無法衝破束縛,即使面對丈夫提起小三的話題,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哭訴,然後再默默地繼續生活……大兒子也是如此,在父親的強權面前抬不起頭來,即使他已經竭盡了權力;小兒子更是如此,鼓起勇氣開始反抗父親,結果還是狼狽地灰溜溜逃走。
整個劇本透露出一種強大的宿命感,那種沉重的壓力壓得人喘不過氣來,卻又不知道應該如何掙脫。如果單純作為旁觀者,我們也許會恨鐵不成鋼,也許會恨不得一了百了,但細細深想之後,卻發現,如果自己置身其中,那種根源於家庭的強大影響力卻往往讓我們無法反抗,在不知不覺中,我們的每一個細胞已經受到了影響。
長大後,我們就成為了自己曾經最厭惡的模樣。
第二方面是因為電影透露出的戲劇感。這是一部改編自舞台劇的作品,整部電影子乎可以說是照搬了舞台劇的模式,使用大量台詞來堆砌出情感和劇情,彷彿只是用攝影機拍攝下來舞台劇的實況表演過程,電影藝術的特殊性完全沒有發揮出來,這著實讓人大失所望——如果僅僅只是如此,那麼我們可以觀看舞台劇的錄影帶,而不是電影。
這種方式,首先缺少了電影的調度,將電影的空間感和時間感都揮霍殆盡,尤其是人與人之間的空間關係,幾乎沒有得到任何運用,鏡頭調度著實乏善可陳,還不如坐在百老匯的觀眾席里;其次缺少了表演張力,舞台劇因為距離的關係,需要大量台詞的爆發力來填充情感的對白,而電影也沿襲了同樣的方式就顯得有些煩人了,所有情感、所有核心、所有涵義都通過台詞來表達,根本沒有給觀眾留下任何想像、思考的空間,一切都太過流於表面。
老實說,完全看不出來這樣一個劇本拍攝成為電影的必要,而且身為導演,丹澤爾-華盛頓的調度也只能說是平均水準。尤其是弟弟、小兒子等支線的劇情推動,完全沒有發揮到任何電影的優勢,整個起承轉合的衝突感完全就是舞台劇的轉場水平。

第四,表演。
如果說整部電影的最大亮點,無疑是表演。丹澤爾-華盛頓和維奧拉-戴維斯奉獻了精彩絕倫的表演,讓人真正感受到了舞台劇演員的那種強大爆發力。不過,丹澤爾身為導演,給了特洛伊太過獨白的空間,反而顯得發力過猛,尤其是面對死神之後,朝著窗台咆哮的那場戲,一點都不電影,完完全全是舞台劇的形式,放在大螢幕之上,感覺太過累贅,似乎在吶喊著:看,我多會演戲啊,你看到了嗎?看到了嗎?
倒是維奧拉在相對有限的空間裡,將內斂又不失爆發的情緒展現得淋漓盡致,令人欽佩!

整體而言,整部電影匠氣過重,情感的嵌入過於強制,讓人難言喜歡。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