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西遊:降魔篇--Journey to the West: Conquering the Demons

西游降魔篇/除魔传奇/西游

6.8 / 10,223人    110分鐘

導演: 郭子健 周星馳
編劇: 周星馳
演員: 舒淇 文章 羅志祥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天狼

2017-01-30 05:13:59

西遊降魔篇,你到底被低估了多少——這是一篇遲來四年的解析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周星馳的電影只是低俗惡搞,西遊降魔也同樣沒有內涵。
                                                                                 ——尼古拉斯•啥比
        在正文之前,請先聽我講一個小故事。
        警力有限,轄區邊緣,有一個倚山的小村莊,不受外界束縛。村里窮困,村人決定伐樹賺錢,由於是村裡的決策,無人制止,不多幾月就伐了過半。有個年輕人害怕引來山洪,出言勸告,可惜眾人不聽反將其處罰。年輕人不得不想了個辦法,天色將暗時分偷襲擊傷伐樹人,可第二天總會有新的人來伐樹。一來二去,大家都知道了是年輕人幹的,於是捉其暴打,最後推下山崖。哪裡想到,青年未死,一月修養後,用一把不知從哪撿來的槍,回村報復。一個年輕的警察剛剛上任,受命邊界巡查,來到此地,見家戶無人,地上橫了些屍體,於是握槍慢走,見到了憤怒的青年和受綁的村民。對峙時,警察知道了前因後果,而他必須讓犧牲減到最小,請問,他該做何抉擇?
        先把這個故事記在心裡,我們開始正文。
        伴隨著悠長的音樂,畫面導入一個風景如畫的傍河小村莊,這裡的世界看起來很美好,可事實如此嗎?當然不是,不信請看後文。長生的父親說:「你吃大龍蝦,妖怪就吃你」,長生回:「這裡沒有妖怪的」,此時尚無妖怪出現,那這是大人哄騙還是小孩無知?答案很快揭曉——長生的父親死了,說明這裡的世界的確有妖怪(簡單一段,不僅推動了劇情,還揭示了該片世界觀)。父親在水中掙扎,血在水裡散開,小女孩卻望著笑說傻瓜,記得有人說這小女孩不會演戲,明明該哭卻在笑。真是這樣?一個導演如果連一個這麼重要的戲份都控制不了那也不用當導演了。小女孩是無知的一個表現,她從沒見過這種事,怎會知道她父親遇難?所以她想當然的以為父親還在逗她,所以笑了反而於情於理,就像身邊的人去世了你是該為他上天堂而祝福還是為他下地獄而祈禱,你不知道,故也可以說你無知。無知這種東西,只能由高看低卻不知自身,所以常人看小女孩無知卻不知高人(比如玄奘)看他們也是無知。
        小女孩叫長生,這名字也很有意思——雖然表達了凡人的願望,卻也裸露了他們的無知。想讓自己的孩子長生固然沒錯,但凡人由於無知的行為(比如村人誤會打死善人)導致了凡人們自身處於水深火熱(比如善人因怨成妖報復村人),而且又無知的不知緣由,繼而惡性循環(後文再作詳解),而現在凡人要自己的孩子在水深火熱衷生活(受苦)更久,怎不是無知?而因自身的無知行為,凡人的願望(長生)就更不可能實現,所以長生必死(必定不能實現)(導演有意安排)。
        為何說凡人是生活在水生火熱衷?我概括為以下幾點:
        1.受抑。當道長說抓住了魚妖時,村民興奮得紛紛跳入水中,第一次看的時候還覺得不合邏輯,現在看來這樣才合情合理,因為大家都知水中有妖,所以儘管臨水卻不敢入,只是長久以來相安無事戒備漸怠,這才釀成慘劇。而今得知魚妖被除,怎不下水游個痛快?
        2.失財。為解決妖的困擾,不得不重金聘請驅魔人來降妖(關於驅魔人後文再作詳解),而肥厚的油水導致很多人渾水摸魚(比如道長),所以妖不管驅成沒有,錢肯定都花了。
        3.死亡。因為妖的存在,生命在不斷被殘殺,凡人命不長久,所以長生才得此名。
        以上三點可以看出凡人的困苦都是因妖而起,而妖卻是凡人受怨而死心魔所化,所以說到底就是一部份凡人給另一部份凡人施加冤苦,而後者死後化妖再報復前者,循環往復,受苦的都是人類自己,人類總是在自嘗苦果卻執迷不悟,這便是水深火熱。
        比之凡人,玄奘既不無知也不愚昧,所以他能看穿高老莊的陰謀,也知道古式魚的真面,哪像村長——「道長說那是妖怪附身」——這就是赤裸裸的無知。
        魚妖得伏,玄奘卻因沒救到更多人而深深自責,這才是善良,這才是正義,這才是大愛,或者說,他是這個世界裡僅存的真正的善,當然,凡人也有善,在救嬰兒時就可以看出,可在「無知」的襯托下,這種善就顯得極為愚昧:打殺人販防止更多小孩被擄算正義吧?暴打來客防止救走妖物也算正義吧?可實際上他們都幹了什麼——打死了救小孩的善人,導致善人成了惡妖致使死了更多村人(值得一提的是此妖為何糾著小孩不放,因為他為救小孩才被打死,我甚至懷疑,那小孩就是嬰兒時的長生) 、暴打玄奘不聽勸告再次死了更多村人 ,所以他們的善只是他們以為,實際上不過是另一種樣子的惡行。
        妖是惡,凡人(以村人為代表)是惡,驅魔人也是惡。驅魔人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從電影細節處還可以總結出如下幾點:
        1.驅魔人替凡人驅除妖魔而賺取佣金,這是驅魔人的經濟來源。
        2.驅魔行業利潤豐厚,驅魔師普遍吃香,致使很多人濫竽充數,渾水摸魚,開篇的道長就是典例,也致使外域的驅魔人橫插一腳甚至行內殺戮競爭(雖然是騙玄奘的說辭,但其目的是讓玄奘信以為真,說明此現象確實存在)。此行業的吃香,也從側面揭示了妖魔橫行的背景(妖魔橫行,也即說明太多凡人愚昧,心魔太深)。
        3.驅魔人名氣越大,收益越高。提高名氣的方法很多,可以走訪各地多驅魔,也可以打敗出名的驅魔人或擊殺廣為人知的大妖,比如豬剛鬣,比如妖王孫悟空。
        4.驅魔人的根本目的是錢,而不管是妖命還是人命於驅魔人而言都無關痛癢,詳情參考豬剛鬣一段,五形、天殘、空虛三大驅魔人為何齊聚於此,原因很簡單,段小姐說過,豬妖是這一帶賞金最高的妖,他們便是來此殺妖領錢。他們殺豬妖易如反掌,卻為爭強奪名放跑了豬妖,放跑豬妖有何後果他們當然知道——月圓之夜,生靈塗炭。可他們非但不追還互相嬉鬧,原因也很簡單——生靈塗炭,佣金更漲。斗猴妖的時候就可以看出,他們是尾隨豬妖而來,玄奘尋孫悟空期間他們都未動手除殺豬妖,為的就是月圓之夜大撈一筆,而悟空出山時正是月圓之夜(豬妖出山時正殘月,驅魔人靜候了半月),也就是說若非玄奘出策降服豬妖,到時真不知又有多少平民要遭劫難!
        於此四點,不難看出驅魔人這個職業其實也是惡,他們沒有善心,能為財名而施與別人痛苦甚至不惜殺戮,可以說,他們比之妖有過之而無不及。而同樣作為驅魔人的段小姐,雖然不能直接證明她是惡,但她也並非善!她第一次出場的最後一句話是「如果有錢的話就捐獻一點出來吧」,說明她也為財,斗豬妖一段也一樣,特地用小嘍囉的殘忍死法告訴你——她非善類!有兩段非常有意思,一段是有個嘍囉不想打,被打了還求饒,段小姐不聽,直接硬生生打散,另一段是,在被活生生肢解前,最後一個嘍囉竟然很禮貌地請求:「溫柔一點好嗎?謝謝!」,被冠以「邪惡」的妖與冠以「正義」的驅魔人(段小姐)竟然形成了諷刺至極的對比。
        接下來是重頭戲——妖。片中的妖用了西遊記的人物原型,其實就是披了一件西遊記的外衣,用一個大家熟悉的套路,講一個陌生的故事。
        妖怎麼來?片中有幾段解釋——「魔,為什麼成為魔,是人的心被魔所侵」,再來是魚妖成因——「將其打死還拋屍河中,任魚群和野獸飲其血食其肉,他怨恨難平啊,化作半魚半獸的水妖,回來報復村民」,以及豬妖的成因——「可他的媳婦嫌她醜而和一個美男通姦,還合謀用九齒耙將其打死,他因愛成恨,積怨成魔,誓要殺盡天下所有愛慕美男的女人」,總結下來就是前文所說的「受怨而死,心魔所化」,看到這裡,你是否對妖魔動了惻隱之心?引用玄奘原話——「原來他也是個可憐之人」,我們可以看到,所謂可恨之人,也有可憐之處,而那些可憐之人,亦有可恨之處!所以,沒有絕對的善,也沒有絕對的惡。
        關於片中的妖,有很多細節值得玩味。魚妖為什麼是一個半魚半獸的水妖?因為他被拋屍之地是河裡,將他啃食的是魚群和野獸。為什麼他對小孩那麼執著?因為他是救小孩才被打死,對小孩的怨恨最深。而豬妖為何為豬妖,表象為何又是個完美的男子?因為他生得跟豬一樣醜,而媳婦嫌他醜而和美男通姦,心魔使然,他要最完美的外表。為什麼他的武器是九齒耙?因為他就是被九齒耙打死,他也要用九齒耙來打死別人。為什麼他會被段小姐的舞蹈吸引過來?引用片中的兩句話——「但是,他還深愛著他的妻子」、「是個情種,他對媳婦無比痴情」。細節種種,可見編劇和導演之用心。而關於孫悟空的細節,我覺得很有必要放在後面細細品味。
        玄奘臨行前,他師傅是這麼形容孫悟空的——兇狠狡詐,陰險毒辣,怨恨太深。看過電影的朋友都了解,不過我再給你扒扒細節,你就會知道,孫悟空已經兇狠狡詐到堪稱恐怖的地步。
        玄奘剛進洞時孫悟空開心地衝過來說到:「終於來了,五百年了」,意思就是,關了五百年,今天終於有機會出來了,而作為極為難得的機會,他要保證一定成功,所以,至此開始到出山,都是他的欺騙和做戲。
        能進來的人肯定都知道他陰險狡詐,都知道他要出去,所以他要讓人以為已經發現了他的陰險,讓他無力翻身,不能出山。於是先表現良好,故意表現出要讓人相信他的樣子,聰明人知道他的狡詐,也便能知道他在欺騙,接下來肯定要用計出去。孫悟空很清楚這個思維套路,故意給別人施展自己的「計」——「我在利用你想除豬妖的心,把鎮壓我的石頭當作『驅魔聖火令』而拔出來,這樣我就可以出山了」。為了防止來客不能識破這個「計」,他在說辭里還故意賣了破綻——玄奘只說要降服豬妖,並沒說要殺還是要捉,孫悟空卻果斷地說「消滅」,在「發現」不對後,又改稱「喚醒人的真善美」。玄奘本就聰明,也沒辜負師傅的囑託——「憑你的智慧」,很快就發現了孫悟空的「計」,但可惜的是,孫悟空比玄奘要聰明太多。
        在「計謀」被戳穿之後,孫悟空「終於」露出了「真面目」,他很是熟悉人的思維套路啊。露出「真面目」的孫悟空先強調了自己的兇狠,又欲露還羞地表現了自己現在很弱,砍甘蔗都出血(被鞭打會恢復,吸豬妖很強力,他會砍甘蔗出血?),然後故意被藤蔓鞭打,這是在告訴玄奘——你看,我現在很弱,根本不可能出去,你放心好了。
        接下來再故意借玄奘給的臺階下,並順從他的意思,讓他覺得他有能力控制住自己,到這裡,基本上是個人都摸清我孫悟空的「底細」了,這時,我再有一個小請求不過份吧?你看,我的底細你都知道了,我很弱,肯定出不去的,我也無法施展計謀,因為你很聰明,一下就可以識破,而且你勸我從善,我也真的想從善了,幫你收服豬妖就是我頓悟的開始,而我,只是想看一眼月亮。
        到底是個猴子,一出來就迫不及待地把事情給抖出來了,而且,在洞裡就不留神地露了個破綻——「段小姐的身材真是棒」玄奘望了望洞口,很奇怪(看不到外面),「你怎麼知道」「因為我用眼睛看到的」。孫悟空連洞外段小姐的身材都看得一清二楚,天上的月亮又怎會看不到?恐怕身在洞內,天下事皆知,豬剛鬣的事就是這麼知道的,而玄奘來找他的事恐怕他也一早知道,所以洞內的一切都是他為玄奘設下的局(簡直恐怖)。
        孫悟空出山,看到這個形象之後,我簡直要拍案叫絕!前面的細節是我看了很多遍之後才推出來的,但孫悟空的形像我看第一遍時就驚訝地連呼「妙啊,妙啊!」:
    四尺身高雷公嘴,是為原書野猴身,
    嗜血食惡不知善,兇狠狡詐妖魔心,
    幡旗老舊威猶在,鎖甲卻無當年金,
    凶威赫赫已作古,仍卻不捨昔日名。
        在形象上不僅對原著有較高的還原,同時還加進了自己要刻畫的東西——他放不下過去,這也是妖的共同點,但孫悟空不同的是,不僅放不下舊怨,也放不下過去的名聲,同時還添加了新怨,而新的怨恨使他更加強大。
        為何說他放不下過去的名聲,可以看下他的打扮:幡旗明明已經老舊,他卻高高地掛在背後,鎖子金甲已黯淡無光,他卻仍穿在身上,他的著裝在外人看來其實很可笑,可那可笑的著裝卻像徵他曾經的輝煌,他放不下。除了著裝,還有他強調當年兇狠的說辭也可以看出,所以,明明是一個啞聲了五百年的炮,卻硬要執著當年的聲威,說到底,現在就是個老炮。
        不同於英雄形象,這個孫悟空邪惡到底,形象不僅顛覆,霸氣也不輸其他任何一版:
    天地萬妖吾稱王,
    凶名在外甚囂張,
    吾嘯一聲海水覆,
    九天層雲也懼盪。
    遙知當年吾最狂,
    但敗佛老斂鋒芒,
    而今出山凶威甚,
    誓殺神佛斗天皇!
        這個孫悟空這麼厲害,那他得多大的怨恨啊?其實他不是一怨而成,而是在舊怨之上累加了新的怨恨(後文解釋)。要剖析孫悟空就要先從舊怨入手,要知舊怨,就要知他的成因,可問題是,他的成因是最難的一環。
        魚妖豬妖的成因有玄奘師傅說明,可關於孫悟空的身世,他只說了「怨恨太深」。孫悟空的說辭里也僅有這麼一段:「五百年前,我還是一個少不經事的小彌孫,那時候跟佛祖有了一點小過節」,很多人可能會以為「小彌孫」的意思是小猴子,這麼認為的請自行百度,「小彌孫」在這裡可以理解為小晚輩,而能對神佛自稱小晚輩,還能和佛祖有過節,說明他已經入了妖道,已有法力,所以,這一段只是他和佛祖的「新怨」的開端,而不是成妖(舊怨)的開端。說辭不行,我們試著從形象分析。
        不管豬妖還是魚妖,成妖后的形象都和成妖前息息相關,所以我作了這樣一個假設:他為人時是個非常追逐名利,聰明又狠厲的人,但他生得矮小醜陋,受盡排擠取笑,終於,在名利相爭中他被聯合陷害極怨而死,於是死後成妖大肆屠戮,由於他的對像是天下權貴,使得民間秩序大亂,而他又太過聰明,在花果山落居之後,聯盟了其他大妖(十三太保),致使無人能降他,不得已天庭出馬,使他受盡困苦,於是他和天庭結下新怨,變得更強,殺上南天門,手起刀落,三天三夜,血流成河,於是如來出手降他,用一招「大日如來真經」,將他困於掌中(孫悟空的洞就在佛形山的雙掌之中),打落凡塵。於是,他和如來也結下新怨(五百年的困苦,新怨必定不小)。
        我以上的假設,並非無根無據,只要你細心,都可以從上文和電影中找到因。
我前面兩次說到他有變強,可為何我敢肯定?聽我如下細說:
        1.三個驅魔人見到孫悟空時能認出他,一句「傳說中的妖王孫悟空」可知他們是聽傳聞而知(玄奘也說過「他只是個傳說」),雖然傳聞經數百年可能不準確,可他們並不懼,說明根據傳言中的描述他們有自信不會弱於孫悟空。
        2.豬妖懼三驅魔人,所以逃了,但他更懼孫悟空,從眼神中就可以看出。可如果沒變強的話,1和2是相矛盾的,所以,人類中傳言的是孫悟空在人間興風作浪,妖怪中傳言的是孫悟空在天上大殺四方。
        3.孫悟空看到佛形山起來時將他錯認為了如來,而後來大如天穹的佛他卻不認得(他受玄奘的大日如來真經一掌就嚇得像個小孩子一樣,甚至眼中含淚,從而屈服,他若知道,還會這麼囂張?而且從大佛出現時他的眼神也可以看出),說明當時降他的如來或是「大日如來真經」就是這般大小(高一千三百丈,寬兩百五十六丈),降了佛山他就認為是降了如來。孫悟空打山佛時出了狠力,而三個驅魔人他輕鬆吊打(空虛公子最強招連他的肉身都穿不進分毫),說明山佛遠在驅魔人之上,也在曾經的他之上,而現在他能一拳打敗,這裡就比較直觀地說明他比以前強了很多。
        而我之所以說他會增加「新怨」,其一就是因為他能變強,因為妖魔的形成以及力量都是來自於心魔,心魔就是他們的怨恨。其二,悟空從出場到結尾所表現出來的怨恨都是關於佛的,而和佛結怨之前,就只有一段關於南天門大殺四方的描述,那時殺戮就必定有怨,而現在的便是自那之後新結的怨。
        孫悟空的囂張可以說是不知天高地厚,自以為在南天門大殺四方很厲害,自以為降了山佛很厲害,結果受玄奘招來的大佛一掌就嚇得戰戰兢兢眼中含淚,活脫脫的像個小孩,那放不下的曾經的威名,原來就是個笑話,所以一掌之後,幡旗也好,鎖甲也罷,都「消失了」。巧的是,這正應了那句「小彌孫」。
        在孫悟空之後,該來說一說片中最核心的人物——陳玄奘,如果說孫悟空是這部電影的核心——善惡觀中惡的主要代表,那麼陳玄奘基本就是電影中善的全部。
        電影中反覆提到的「大愛」,其實就只有玄奘一人有。不管是普通人(愚善),驅魔人(偽善)還是妖(失善),都是披了件外衣的惡。玄奘出場村人回頭時的表情,要表達的,其實就是他們的猙獰,只是故意把轉瞬即逝的猙獰停下來讓你看仔細從而製造笑點(部份群演比較僵硬,表達效果不太好);段小姐將小妖毆打到嚴重變形,要表達的,就是驅魔人的殘暴,只是殘暴的同時加進了玩偶的聲音,巧妙地把恐怖化為了喜劇;魚妖對小孩張開的血盆大口,豬妖設計的人吃人的血宴,以及猴妖殺人根毛不剩,妖行種種,細細想來其實已經恐怖到肝膽發顫的地步,可即便這樣的恐怖邪惡,也被不聲不響地埋進了電影裡(只是,能夠看清邪惡的,一百有一?);在此之外的玄奘師傅,他是善?並不!至於原因,後面再說。
        玄奘的大愛究竟是怎樣一種愛?其實簡單說來,就是如同父母對待孩子的愛,不管人還是妖,都視如孩子。兒歌三百首之所以是兒歌三百首,表達的就是玄奘大愛的心境,孩子無知(村人暴打玄奘),我不怪你,孩子做錯了事(魚妖吞人),我要教導你,可是孩子你頑皮不聽話,錯事不認,劣性不改(猴妖殺了段小姐),那我就要好好教訓你(大日如來真經一掌),如果你認錯了,我原諒你,你還是我的好孩子(玄奘與悟空相擁)。
        雖是如此,不過玄奘的認知也是隨時間而變化的,起初孩子做錯了事,教育無用,而其頑劣還會傷害更多孩子,於是決定出手教訓,甚至不得已可以抹殺,因為其他人也是他的孩子。所以,大愛,其實就是權衡大局利益而有犧牲的愛,為保障大家的安全,頑劣的孩子可能需要受到教訓甚至抹殺(認錯就好,最好不殺,畢竟都是自己的孩子)。
        為什麼玄奘會有父母對孩子一般的大愛?因為跟隨師傅修行佛理,可以看破虛妄,不再愚昧無知,所以為什麼玄奘能看穿高老莊的陰謀,不是他有什麼法力,只是因為他不愚昧,能不被表象迷惑罷了。世間眾生愚昧無知(前文已解),唯他看破虛妄,他看凡人就如佛俯視眾生,只不過,他懷了一顆憐憫的心。為何他師傅說沒有找錯人,因為這世間也唯他有真善,若帶沒有真善的人上道,那麼俯視眾生的就不是佛,是昏君。佛看眾生無知,便猶父母看孩子。你可能會反對,那我問你,孩子長大與否的界線在哪裡?身高?可有年少出眾亦有年長矮小;年齡?可有從小持家的老手也有長不大的孩子。那麼界線為何——我想是理性和認知,即你無知,就是孩子,懂事了,你便長大了。
        有佛的視角,可沒有成佛(並非指果位),因為他還差了那麼一點點——他的心魔。他的心魔為何?
        「我心中沒有鵝腿,吃了也無妨,你心裡想吃,嘴上卻說不吃,就差那麼一點點」。鵝腿隱指玄奘心裡的慾念,最明顯的就是對段小姐的喜愛,那麼這句話可以翻譯為:你心裡喜歡她,嘴上卻說不喜歡,你啊,離成佛就差那麼一點點!
        這個一點點,其實就是玄奘心裡的放不下。放不下,看似簡單,可有誰做到了?魚妖放不下對小孩的憎恨,豬妖放不下對媳婦的痴情,而猴妖,放不下過去的怨恨,也放不下過去的威名,因為放不下,所以從未頓悟,只做了表面功夫欺騙佛祖。驅魔人也放不下,放不下名利,放不下錢財,凡人也放不下,放不下親人的羈絆,放不下自己的慾念。
        而玄奘,並不僅有這一個慾念,愛情只是他最強烈的一個。
        玄奘抱有降魔除妖、度世濟人的遠大目標,理論上是要無慾無求,所以他們只是街頭乞丐,可這個「無慾無求」是從心裡斷絕,而玄奘只是把它壓抑在了心裡,所以老乞丐心裡沒有「鵝腿」,而他心裡有「鵝腿」,只是沒表現出來。放不下,即是慾念斷不了。
        可是,怎樣才能斷絕慾念?要斷絕,那便要了解,要了解,那便要體驗,越要斷絕徹底,越要體驗深入、了解深刻。只有體驗了戰爭,才知戰爭的恐怖以及和平的寶貴,只有經歷的寒夜徹骨,方知黑夜的絕望以及光明的溫暖。但是,不管是妖是人,他們正是經歷了,才放不下、脫不出,玄奘知道,所以才不敢去經歷,不敢去愛,可要達到那一點點,就必須去體驗。於是,他體驗了痛苦,體驗了愛情,也體驗了悲傷,終於,他能放下了,他也達到了那一點點,《兒歌三百首》褪去了偽裝,成為了《大日如來真經》,喻意玄奘也褪去了偽裝,成為了佛。如果玄奘沒有頓悟,他可能也會怨恨難平就此化為妖物,好在,他跳脫了出來,便成了佛。
        因為玄奘成佛,故他能散發佛光,故他能念動《大日如來真經》兩次招來大佛。有人說大佛以暴制暴違背以善感化的初衷,太多人這麼認為,包括老梁,對此,我只能自以為是地告訴你們——你們沒看仔細。三個妖怪,每一個都是被暴力收服,魚妖被段小姐,豬妖被猴妖,猴妖被玄奘。雖然老乞丐聲稱兒歌三百首是用來喚醒人的真善美,扼殺魔性,可實際上並不起作用,心魔太深,一本兒歌怎麼喚得醒?老乞丐說的兒歌三百首,其實指的是它的本來面目——大日如來真經,甚至找孫悟空前,老乞丐囑託他時刻意沒說書名——「憑你的智慧,還有這本…」,因為他說的就是大日如來真經,而玄奘也確實依靠他的智慧和大日如來真經降服了孫悟空。其實,他們的本意就是用暴力扼殺魔性,再喚醒真善美,沒看到老乞丐直接掰斷了蛇的獠牙麼。兒歌三百首的真面目,其實老乞丐早已透露——「當你修成以後,自然就會明白,到那時候,你就知道兒歌三百首真正無窮的力量」,該說明的,他(電影)都說明了,該表現的,他都表現了,只是我們自己缺少去發現的眼光。
        就玄奘來說,起初是打算用兒歌喚醒真善,可他後來才發現真相,即用暴力才能降服,於是豬妖時就開始嘗試暴力解決,直到最後放手一掌,這個轉變的過程,他也算是被老乞丐暗中牽著鼻子走。
        其實,怎麼斷絕慾念,玄奘已在最後給出了答案:有過痛苦,才知道眾生真正的痛苦,有過執著,才能放下執著,有過牽掛,了無牽掛。這段台詞不知看了多少遍,而當我真正明白時,才發現這竟如此精妙,懂的與不懂的,看著是兩個意思,懂的人,想必百里才會有一。
        更甚者,前面的幾句台詞,能明者恐怕千里難一,即便寫這篇文章前後近一年的我,也是最後幾天才真的明白——「男女之愛,也包含在所謂的大愛之內,眾生之愛皆是愛,沒有大小之分」這個時候玄奘已經斷絕了慾念,他已沒有常人的男女之愛了,沒有了慾念,他現在的大愛已經和之前的大愛不同了,以前的大愛如同父母的愛,由頓悟者看愚昧者,只是憐憫眾生但不知眾生的感受,他想用自己的手降服世間的心魔。而現在雖然都有憐憫眾生的成份,但不是由高看低,而是處於同一層,因為同凡人同妖怪一樣,都體驗了愛情和悲傷,痛苦和怨恨,大家,其實都一樣,他已能切身感受,用沒有感情的感情,去體悟人世的情慾,他知曉了眾生疾苦,才知驅妖無法根治,於是決定西去天竺,用那二十二本經書,弘揚佛法,讓他們自己用心頓悟,降服自己的心魔,從而解脫疾苦,喚醒沉睡的真善美(本來人性,都是善良像小孩——《兒歌三百首》)。所以,西遊降魔,降的是心魔,就這點立意上,西遊伏妖要落於他後。(玄奘的經歷,不知有沒有讓你進一步明白魯迅先生棄醫從文的苦心?)
        你問我玄奘是否還愛著段小姐?是的,只是,他沒有慾念,和我們的愛有所不同,我們的愛都是屬於源自慾念,不管父母的愛、情人的愛、朋友的愛,皆是如此,所以註定我們會極難真正理解他的愛。不管是他對誰的愛,其實都屬於對眾生憐憫的愛,這種愛沒有欲,沒有求,沒有情,不過由於體悟了眾生不同的痛苦,所以對眾生有不同的愛,對段小姐的愛就和對其他眾生的愛不一樣(請原諒我解釋不出來),但也和原來不同,是一種沒有情感的愛情,所以叫「男女之愛,也包含在所謂的大愛之內」,而雖然愛有不同,但都是眾生,愛都平等,所以就是「眾生之愛皆是愛,沒有大小之分」。
        周星馳他老人家一生信佛,為人聰慧,所有對佛理見解深刻,而其中這種「無慾」的愛就在他不少電影裡出現過,比如美人魚、功夫、大話西遊、百變星君等,但雖然都叫「無慾」,但其實相差非常巨大,而該片的「無慾」又是最特殊的,個中細節,我就不再闡述了。周星馳把他對於佛的理念融入了很多到這部電影裡,而我主要依靠細節進行邏輯推理,對於他佛學的理念,我只理解到皮毛,所以,請恕我不能全部解讀。我自認為這篇解析相對來說很全面,但對電影而言恐怕連一半都不到,而剩下的有大半都是佛學思想,如果你們有興趣,可以嘗試解讀,我也可以給你們起個頭——「我把你最心愛的女人打得一根毛都不剩,你的佛能為你做什麼?你現在痛不欲生,你的佛又能為你做什麼?」雖然孫悟空怨佛,但他的話不無道理,請問,你的答案是什麼?
         挖坑要填,我會繼續。
         玄奘的師傅,你第一眼看到時覺得是誰?胖胖的身材,和藹的面龐,是不是如來?而他的真實身份,我覺得可以做一番推測。玄奘在外面做了什麼師傅都知道,有人說他和段小姐串通的,他所知道的都是段小姐告訴他的,對於這個推理,我覺得還是有可能的,不過我更偏向於我的推理:他和孫悟空一樣,可以看穿事物,目極千里。不過,這樣推測的話,那他就是有法力的人,不是如來就是如來法身。如來來此幹嘛?從片尾可以看出,他要培養一位可以去天竺求取真經傳播佛理的人,而要讓玄奘甘願取經就要讓玄奘明白那一點點從而頓悟成佛,要明白那一點點,段小姐的犧牲就必不可少,這麼看來,段小姐的出現就絕非偶然。而不管是我的推理還是兩相串通的推測,段小姐的出現都是一段陰謀的產物,一段讓某個被選中的人西去取經傳播佛理的陰謀,當然,說陰謀可能言重了,不過跟原著倒是莫名的契合。
        到此,你應該明白,老乞丐,不,應該是老和尚,在玄奘成佛之後,他也褪去了偽裝的頭髮,成為了一個和尚。老和尚所說所做都是為培養取經人,所以他是善是惡有無愛心其實都不得而知。
        接下來,談談這部電影的愛情觀。很多人拿這部電影的愛情跟大話西遊比,可愛情是大話西遊的最大主題,而在西遊降魔里,愛情只是讓玄奘頓悟的一個工具,怎麼比?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好吧!用電影裡的話說就是「男女之愛,也包含在所謂的大愛之內」,我們一直追求的愛情,其實只是大愛中的一小部份而已,而即便是這一小部份,我們就覺得寬廣到非目所能及,那更為廣闊的大愛又怎是我們常人能理解的?如果能理解,取經的就是你了,不然世間人這麼多,為何只選中了玄奘。然而,即便是這樣的大愛,也只是電影的第三層主題,在他之上是善惡觀(前文已解),最上便是「佛」(不能說是佛理,「佛」的範圍更大,我甚至覺得大愛和善惡觀都是「佛」的一部份,那麼說到底這部電影講的就是「佛」)。完整九遍,加上零散,我怎麼著也看了十一二遍了,可很多佛理還是晦澀難懂,本來懂了一二,再看才發現那只是冰山一角,我看周星馳真的是想成佛了(他最喜歡的就是如來)。
        電影中,女人的愛情有兩種,一種是愛慕美男,一種是喜歡內涵,很明顯,電影宣揚的是後者,周星馳的愛情觀也便是後者。段小姐有這樣一段台詞「這才是真正的大勇之人,哪像那幫臭男人」,我猜想女生喜歡的就是這種有內涵,內心強大的男生。
        很多人一直陷在大話西遊里出不來,不肯向前看,用前文的 話來說就是「放不下」,周星馳一直在前進,停滯不前的我們反而在罵他沒有以前的味道,如果回到幾十年前,也有這樣一群人,覺得周星馳顛覆了電影,讓電影沒有了以前的味道,然後一直埋怨周星馳的不是。在我看來,這兩撥都是一類人。要我說,這部電影的內涵和深意在周星馳電影裡是最高的,但由於片中的某些缺點,我認為它與大話西遊並列第二、至於第一、便是功夫。可惜的是,太多的人看不懂西遊降魔,不,準確的說,是看不清周星馳電影裡的內涵,周星馳的電影由外在向內涵發展,而太多人還停留在「外在」,也是,這世上哪有這麼多內涵的人,他們需要的不是周星馳,而是二十多年前的周星星。
        電影裡還有非常值得一提的是特效和演技。先說特效,很多地方都是非常讚的,在當年定是國內前列,整體給我的感覺就是,不同於西方用偏髒的畫面來表現出電影的「質感」,這部電影畫面非常乾淨,但效果依然真實。玄奘尋悟空路上的風景,其實初看感覺有點假,看了幾遍甚至用1080p來看時,才發現原來挺真,只是故意用一種朦朧的畫面來表現 「仙氣」,只是讓人看了覺得有失真實感。
        接下來是演技,很多人說這部電影演員演技不行,抱歉,我大大的不同意!的確,有些群演比較僵硬,尤其開篇村民僵硬的表情給了我們先入為主的不好印象,但還是有不少群演演技不錯的,而且主演三個真是個個精彩,尤其黃渤,精彩絕倫!
        村民的群演里,有個我認為不錯的,他就是第一個說「打死他」的人,暫停時,甚至可以看到他眼裡略微的淚花,其後他的戲份我都刻意關注了,我覺得很不錯,甚至可以預言:如果有伯樂,他可能會成為一匹不錯的馬!
        玄奘的師傅看得出是個老資格的演員了,吃鵝腿一段奉獻了非常棒的表演,那一眉一眼,當真看得出教導玄奘而自己又超然物外的感覺。
        舒淇為演段小姐,被周星馳不斷引導後,終於放下了自己,完全融入了和自己性格大相逕庭的角色。舒淇演技本就不錯,實力派,再被周星馳「調教」,發揮的效果相當可觀。我覺得她最精彩的是高老莊斗妖一段,完全放開了自我。
        文章也是響噹噹的實力派演員,在該片的表演絕對很棒,很多人說他演得有點面癱,但玄奘本就是一個有超脫凡人視角的人,尤其經歷了慾念最後頓悟成佛,看透了世間,當然淡然甚至面無表情,而該有表情的地方他也拿捏得很準確。我覺得他表演最精彩的一段是吸豬妖元神時的尷尬,簡直妙不可言,那份尷尬真是拿捏得分毫不差,相當傳神!
        最出彩的當然是黃渤了,很多認為文章和舒淇演技不好可能就是因為有了黃渤的比較。黃渤在該片中的演技我覺得在他的表演生涯中數一數二也不為過,引用老梁的話說就是「妙到毫巔」。
        如果說及格60分,導演滿意100分,我覺得黃渤有120分。不吹不黑,我覺得他的演技簡直登峰造極,比之影帝,還高那麼「一點點」。孫悟空的戲本就極難,但黃渤不僅圓滿完成任務,還對孫悟空形象做出來進一步的詮釋,說「入木三分」一點也不為過,真不虧周星馳三請黃渤。
        最初由近乎飢渴的欣喜,到生澀又單純的友好和虔誠的頓悟,再到八分緊張兩分竊喜的「欺騙」以及「被發現」後的如吃了翔一樣的苦澀與懊惱(○1),然後瞬間轉變,一股霸氣凜然的姿態(○2),之後被岔開話題,表現出了又逗逼又霸氣的氣憤,砍甘蔗遇到尷尬後,立馬顯得外強中乾,心虛又放不下尊傲,在被揭穿丟了面子之後,顯得氣傲又急跳,在被鞭打之後,那份冤屈和茫然(○3)以及感嘆五百年艱苦的表情(○4)無比引人憐憫。接著舒淇出場,黃渤一副活脫脫的老司機模樣,幾句話就把她逗得花枝亂顫(簡直跟現實對上了,女生面對老司機根本招架不住,屌絲只有一邊看的份)。收服豬妖,黃渤一副極度肆傲但又剛好收斂的表情(○5),讓人有點生怯。之後,蓮花被摘,計謀得逞,辛苦的表演終於結束,黃渤一副苦澀、慶幸又有點得意的表情(○6),接著我認為最精彩的來了,非常巧妙的掌下換臉,苦澀之後,黃渤立馬切換出一張極度得意、驕傲放肆的模樣(○7),得意到極點後,五官猙獰,邪傲如山,霸氣磅礴(○8)!時間跳轉,驚天一掌之後,黃渤儼然一副嚇壞了的小孩模樣,劫後餘生還戰戰兢兢(○9),玄奘過來勸降收服,黃渤雙眼含淚,嘴唇顫抖,一臉虔誠(○10),這時他的心境還蠻複雜的,既有受欺負的小孩見到大人時的委屈,也有施與悲痛後卻不見怨恨,反而仍然「愛」他的感動。黃渤的表演為電影大大加分,而我特意圈出十處相當出彩的表演,供君回看欣賞。
        除了表演,很多細節設計也非常精妙,細節的豐富,足以看見導演的誠意。這裡舉兩個例子,第一個是老和尚的壁畫,大毛筆簡單而精緻地畫出了妖生前後,值得好好品味。第二個是無定飛環,我不知道這個設計是誰做的,我只覺得,它的精妙比之原著的「金箍棒」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它貫穿影片前後,有著重大意義,理解它,可以明白電影要表達的另一層意義。
        無定飛環在段小姐手中是武器,變化多端,用法千萬,是一個實用性很強的武器。這種神的武器,有個共同點——它表面上的毀壞於核心而言無關痛癢,核心不壞,武器便能再生。無定飛環每次被召喚都會先粉碎再組合,就像金箍棒,看起來被空虛公子一劍毀壞,實際上在結尾又完好無損地出現,壞的只是表面,鎖甲被孫悟空撐壞以後還能完好出現,都是一個道理。所以,孫悟空真的只是在和他們玩。
        無定飛環在段小姐和玄奘之間是戒指,代表著他們的愛情。
        段小姐走後,無定飛環在玄奘手裡成了金箍,不僅是孫悟空的束縛,也是玄奘情感的寄託。段小姐是死在孫悟空手裡,而現在就是用孫悟空手裡的罪孽來束縛孫悟空自己,玄奘曾經的愛和恨都集中到了一人身上,所以孫悟空於玄奘而言有著特別的意義。這裡的金箍其實和大話西遊的很像,代表著束縛,而這個意義和片頭的金箍遙相呼應。回看片頭,金箍之內含西遊,西遊縫隙看人間,意思是,西遊講的是人生百態,縱然世間千姿,也都囊括到了西遊的字裡行間,而西遊卻被金箍束縛,意指:天道輪迴,因果循環,無人不被其束縛,妖被過去束縛,驅魔人被名利束縛,凡人被羈絆束縛,強如悟空,也被罪孽(佛洞、金箍)束縛,世間萬物,難逃心魔之縛。可是,走出了心魔的玄奘,也在被設計的局內,明知是陰謀,卻不得不跟著走,他也在環內,掙不開,跳不出。而高高在上的神佛就沒有束縛了嗎,不,他們也走不出天道輪迴,因果循環。一切,都在環內,一切,都彷彿既定,我們總是艱難地掙脫了一環,然後絕望地發現,我們仍在環內,沒有人,能夠掙開,一切,彷彿都透著淡淡的憂傷。
        上面這句,你拿到大話西遊里也很合適。
        我悟性不高,但卻是一個注重邏輯的人,這篇解析,依靠的就是根據電影細節組織的邏輯推導,從16年寒假動筆,寫到了17年春節。我為何執著於寫這篇解析,不是因為佩服這部電影的深妙,而是痛惜,太多人明明白己看不懂,卻來罵電影的不是,人家明明在和你討論善惡,研究佛理,卻有人還說著「除了特效,這部電影還有什麼可看,難道叫我看腎虛?」之類的話,用電影裡的話說就是——「我說我殺人不眨眼,你(卻)問我眼睛幹不幹?」。魯迅先生的筆叫不醒所有人,同樣,不可能所有人都看得懂這部電影,或者說這種有深刻內涵的電影,你可以不愛,但請別傷害,你看不懂是你的問題,但如果仗著自己的問題去宣講電影的低俗卑賤,那只能讓明白人知道,你不過是個膚淺的跳樑小丑!
        激動,言重,呵呵。
        文章結束,是時候解答開篇的疑惑。開篇的故事,其實就是這部電影的縮影,警察就是玄奘,青年就是妖,村民就是世人。村人愚昧,青年也有可憐的過去,但警察不會因此而動搖,他的職責,就是保護更多的人。同電影一樣,他先是教導,可並不管用,於是,他給了青年腿部一槍,青年跪倒,但他不服,怨恨難平,掙紮著,要殺掉所有的村人,他要得手之際,警察終於將他一槍擊斃,不得已,也要為之。警察帶走了青年的屍體,村人恢復後又如往日,繼續伐樹。某個夜晚,正當他們沉浸在富足的生活中時,一場大雨,引發了山洪,全村人,無一倖免。
        玄奘心懷於民,可是驅妖冶標不治本,只有讓他們頓悟,才能從根本上降服心魔,解決水生火熱。所以,明知是套,他也得鑽,明知是苦,他也得嘗,而我們,又何嘗不是呢?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