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樂來越愛你 La La Land

爱乐之城/爵士情缘/啦啦之地

8 / 690,804人    128分鐘

導演: 達米恩查澤雷
編劇: 達米恩查澤雷
演員: 雷恩葛斯林 艾瑪史東 Amiee Conn Terry Walters Thom Shelto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舒祥(紫蘇)

2017-01-31 16:38:34

情深聚亦難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寫在前面的話:本地院線這不算一部排片率高的片子,沒有黃金時段和夜場,唯一的播放時段是午休時刻,那時的常規狀態是很難抽身的。幸好趕上假期,L先生可以援手一二,於是無懼超過30度的潮悶熱浪和半空著的胃,懷揣一枚能量棒欣然前往。不想看太多片前廣告,又猜測此時間段估計能趕上「包場」的可能,踩著點踱進門,快要座無虛席的場景嚇人一跳,一對對白髮伉儷居多,舉家前來者也不少。觀畢出影院,通過商城連接道回到出口門廊,才驚覺瓢潑大雨如注,無傘者眾,濕漉漉的擁擠中,彷彿微醺上頭,雨珠飛濺對星星眼毫無影響,灰濛濛的雨空下,滿眼玫瑰紫的熱情澎湃,看週遭疑似同一個放映廳走出的他人,大概均為此狀。L先生的車轉了兩圈接上人,頭一句卻是,「臉上不是雨吧?」;不是,是淚。

去年沒有太關注各大電影節的展映情況,在看到預告片之前並不了解它的存在與被讚譽程度。大螢幕正式播片前總有冗長的貼片廣告和幾部近期即將上映片的預告,有時一眼之下未被觸動,百無聊賴閉目養神幾秒,一部也許值得一看的片子就滑過了。幸好《La La Land》未在此列。在等《Arrival》播放前看到了它的預告片,一瞬間便恨不得接下來該直接播放完整的故事。當即決定要看。回頭告訴T,T只說了句「一定要看大螢幕,想辦法」,便明了了。

但實話實說,看預告片大概猜出一個俗套小清新的愛情故事,並非「誘惑」的緣由,更多起因來自於Musical形式本身,和喜歡的Emma Stone。坐進影院,淡定到中途,心緒都沒有多少波動,直到結尾處毫無違和感在一群同樣「稀里嘩啦」的白髮蒼蒼中一遍遍迅速抬手抹拭時,才確認了「細節累積」的力量和讓人雞皮疙瘩一身的配樂的影響力。算是近年來最好看且同時向經典致敬的歌舞片,卻不是討巧的「喧囂」歸類,是每秒24幀的細節用心,是唯美如古典主義油畫的人物與場景,是永恆爭論點的關於「現實與夢想」話題的成熟辯論,也是一個沒有happy ending的讓老梗煥發新生的愛情思考,是許多人總結的「勵志」,卻不落窠臼。

個人是喜愛歌舞片的,對於許多人茫然以對的所謂「一言不合就唱/跳」是毫無尷尬全盤接受的。因為在LA這樣極容易陷入虛偽繁華的背景下,那些歌舞者噴薄欲出的追夢熱力能點燃生命活力,譬如開場在擁堵高速上的群歌群舞,譬如男女主終於直面「真愛」時在天文館裡「魔幻主義」的華麗旋轉。導演Chazelle作為Jazz音樂與歌舞劇的忠實擁躉,其才華化成片中光芒四射的真誠。但良多專業走心的評論已出,從導演到演員,從運鏡到佈景到色彩搭配,從配樂到編舞,都給出了絲絲入扣的分析,甚至連致敬的對象都列出明細,我這樣頂多看出《雨中曲》和回憶一下秀蘭·鄧波兒踢踏腳步的門外漢,沒有能力「狗尾續貂」的,能說的,僅膚淺感受。

再如何夢幻養眼的電影若是少了風骨,似乎都不可能真正「撫慰人心」,在大部份沒有心潮澎湃的觀影時間裡,時不時讓雙眼氤氳的是「不經意」的細節。故事再簡單不過,石頭姐的Mia和高司令的Sebastian都是「天使之城」中熱愛藝術的潦倒人,前者在咖啡館侍者工作與無數試鏡機會裡疲於奔命,只是為了成為一名「真正的」成功女演員;後者穿梭在高級餐廳伴奏的鋼琴間,彈著「Jingle Bell」卻還是在聖誕夜丟了工作,只因為沒忍住演奏了自己創作的Jazz曲,他所謂的夢想也不過是保護「傳統」Jazz的存在,做個以此為生的「嚴肅音樂家」,卻舉步維艱。城中有紙醉金迷,也有骯髒擁堵,就算濾鏡中都是60年代黃金歲月的瑰麗,兩者之間,不過咫尺。

所以看到每日西裝革履彷彿高富帥活招牌的Seb換上「消防隊員」一般的演出服在奢靡派對上為駐唱樂隊劃鍵盤時,會心酸;看到他「獻祭」表情簽合同、量衣碼,重回理念不合的Keith樂隊做「懂得創新」的Jazz樂人時,會難過。Mia因為他而重新理解並愛上了Jazz,而他因為想要給予Mia一個收入良好穩定的自定義愛人形象而放棄了「理想」。巡迴演出現場裡,準備靜心聆聽「絕非放鬆輕音樂」,而能「充滿對抗力量撞擊靈魂」的正宗Jazz時,被突然high翻天的「主流」演唱會架勢震驚的Mia雙眼裡的訝異與無措就像配樂Epilough里快四的鼓點一樣一下下敲打人心。而一直不放棄理想的Mia在「貴人」出現之前,一次次像「垃圾」一樣在audition室裡被毫不尊重地打斷或無視,冬去春來秋未過時經過的老式影院終於一直放映經典舊片到門可羅雀再到改章易幟,不過都是Mia開車必經路段的路標,一天天黯淡到一副「關門大吉」的變遷,是Mia經過時下意識要左轉頭確認的終於不在了的「存在」,不是不揪心的。

T說很喜歡這部劇,但確實「不滿意太多老梗,特別是熱愛藝術的戀人因為此消彼長的事業而爭吵」。我想大部份愛情故事可能都是陳酒,翻不出新味。身邊坐著一對中年夫婦,男士三分之一場時約莫感到空調太冷,摸出了套頭毛衣穿上,左肘一抻,撞到了我扶手架上的保溫杯,輕聲道歉。那時他比我還淡定,沒發現我看到Sabestian面對改變風格卻保持成功的老樂隊時臉上焦慮卻僵化表情引發的唏噓。下半場不久因為Mia個人話劇失敗且情感危機而回老家療傷幾乎等於放棄的情境裡,按攝影師要求「扮丑扮酷」不斷壓抑自己內心的Seb卻在幫Mia接到一個試鏡回復電話而驅車一晚去勸服,把幾乎灰心的Mia帶回了LA,最後面臨是否要讓她離開自己去巴黎的選擇。我想淡淡的悲劇意味該是出來了,隔壁大叔又因為保暖已夠開始重新脫下套頭毛衣,並再一次抻了我的杯子。再一次道歉時他依然散發著輕鬆的信號,完全無法解碼我以為的不一樣的結局會要來臨的凝重表情。色澤艷麗誇張的寬屏在「五年後」字眼的背景里彷彿預示一切如舊,Mia成了著名女演員,實現了她的夢,再有的,便該是「久別重逢,情深依舊」,愛夢兩全了吧。

可如果只是這種層級的歷練,它又怎麼可能有「今年最好的愛情片」之稱。Mia回曾經工作過的café買飲料,卻不會像曾經的大牌一般徑直拿走現場經理誠惶誠恐遞過的杯托,完全忽視收銀侍者的無措(那個曾經的她);她會禮貌一一謝過,仍把現金輕遞給侍者,好讓其入帳。豪華保姆車送回的公寓裡,香燭鮮花,卻看到她甩開高跟,跳躍進屋,衝向那團席地而坐安靜畫畫的懵懂,親吻擁抱。曾經「不藝術不能活」的Mia已然是母親,相伴者不是他,她也已達到了藝術地活著的夢想。

但突然就胸悶氣堵了,隱約猜到的結果就這麼直愣愣地撲面而來,缺憾美還是「刺傷「人的。錯過的應該是「真愛」吧,看著雲裳滑鬢的她顧盼生姿地挽著沉穩雍容卻怎麼都不如Seb順眼(總是有Mr. Big的氣息)的先生漫步街頭,不是不遺憾的。隔壁的「抻肘「先生輕輕喟嘆了一聲。正想扭頭瞥一眼,就看見螢幕上依然「西裝革履」的Seb匆匆邁進夜色里,和Mia的巨幅海報擦肩而過。然後呢,終究還是要相遇的。被先生引進一家「好口碑」的club的Mia在看到招牌logo是便「石化」當場,那是曾經她為Seb的夢想而設計的。環顧四壁,全然曾經Seb向她描述的理想中Jazz club的模樣;半驚半疑入座聆聽完「傳統」演奏,一人輕快上台致辭,抬頭,四目相對時一滯,無語凝噎。

多年後也已守護住夢想的Seb,依舊孑然一身,緩步走向鋼琴,抬手落音間,兩人的定情之樂響起,伴隨的畫面是如果不曾分離的模樣:相隨於巴黎,陪伴她的成功,結婚育子,另一個版本的美好,在螢幕上觸手可及,卻只能是他的想像,借曲傾訴惋惜,卻可能無悔,畢竟,那場景里,不再有他的理想。

曲畢半晌手未收,Mia決定輕輕離開。隔壁的先生發出吸鼻音,我無暇側臉一窺,忙著擦拭不斷滑落的淚水,這樣「殘酷」的結局戳心見血了。我以為猜想的悲劇終於落幕了,裹挾的,還有愛情與理想的某種對立,很不討喜。恍惚間,突然看見衝向門口的Mia毅然一回首,迎著Seb等待回應的目光,淚光里,有喜悅,有坦誠,有釋然,還有祝福。然後我們看到了Seb同等意味的微笑。導演還是心軟的。

更或者說:「一生一次」的真愛無論是否有走到最後,都是值得的遇見,無法否認,也不會否認,因為那愛里有曾經青春年少的熱血與一廂情願,卻不會污濁,永遠保持著屹立的姿勢溫暖你的回憶;那愛情裡的進退守護,能讓你即使「錯過」還保有「希望」的能力。記得以前看《女朋友 男朋友》時,不喜歡桂綸鎂與鳳小岳的愛情,因為當愛情與「追求」衝突時,有人選擇的是委屈求全,有人放棄的是「純淨」的尊嚴,那樣的愛情,即使糾纏不清,也只能隨著歲月流逝而蒙塵自封。

習慣性等片尾字幕完結,發現周圍起身者竟也寥寥,除了此起彼伏的吸鼻音,討論聲也不絕於耳。後排一家人,孫輩不滿:「Golising想要一個和Emma的兒子」,老奶奶反駁:「是的,那只是想像」,「我想Emma是幸福的,你看她和家人相處的樣子」,「我想這真是最好的結局了,Golising會有屬於他的幸福」。

幕布下方,一個白色連衣裙的5、6歲小姑娘隨著片尾曲翩翩旋轉,很專注。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最好的結局,只是像無數老奶奶一樣感謝現下還能看到如此「beautiful」的影片,像那個小姑娘一樣陶醉於旋轉跳躍,像導演希望的那樣在這個處處「變通」的塵世里能安然於夢想的價值;而對於「情深聚亦難」的現實,只能努力「聆聽老人言」。也許上帝為你打開一扇窗之前,是要關上一扇門的,為了公平。

題外話:看完當時,以為自己理解接受兩人成熟的愛情的,寫到最後,發現自己還是東方思維渴求完美的「俗人」,很難面對前程白首兩難全的現實。以及,一直想像如果我們擁堵高速上大家都出車歌舞,是如何風景,交警叔叔又會如何反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