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大太監李蓮英--Li Lian Ying The Imperial Eunuch

大太监李莲英/李连英/TheLastEunuch

6.9 / 70人    110分鐘

製片: 羅桂平 導演: 田壯壯
編劇: 郭天翔
演員: 姜文 劉曉慶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沉甸甸

2017-02-01 04:39:36

最後李蓮英吃的到底是啥?


影片最後,李蓮英臨死時,從自家房樑上取下一個罈子,把裡頭的東西拿出來吞了下去,這才安心到東陵神道上去送死。
  對於他吃的到底是什麼,很多人還是存疑的。不過經過一番猜測,大家都比較一致地認為,這是他的傑寶。。。
  古時候,太監的確是必需要跟自己割下來的傑寶一起下葬的。不過,大概並不需要吃下去。
  金易在《宮女談往錄》里,通過伺候過慈禧太后的小宮女,了解到了太監如何處理他們的傑寶。
  ——————————————————————————————————————————
『割下來的東西,淨身師全像寶貝一樣地收起來,被淨身的人無權要,統歸淨身師保留。淨身師事先預備好一個升,升裡邊盛著少半升的石灰。把兩個丸一個勢,整齊地擺好,用石灰吸乾水份,免得腐爛。然後把淨身契約用油紙包皮好,放在升裡面,再用大紅布把升口包皮好捆緊,小心地把升送到屋頂下面房梁之上,這叫紅步(布)高(升),預祝淨身的人將來走紅運,步步高陞。有朝一日,淨身的人發跡了,贖回自己的身上物,那時就要量財索討了。

「『咱們中國人有個好傳統。一個人不管東南西北跑到天邊去,但到老年也要回歸故土,死後埋在家鄉,雖然說到處的黃土都埋人,但講究的是用故鄉的土蓋臉,這叫落葉歸根。一個當太監的不管一生受多大的坎坷,也要積蓄點錢,把自己丟失的東西贖回來,預備將來身死以後裝進棺材裡,隨身下葬,否則就不配進祖墳,不能埋在父母的腳底下。這叫做骨肉還家。年輕的人是不懂得老太監心情的悲苦的。據說不贖回來,死後閻王爺 也不收容的,不男不女,六根不全,閻王怎麼收留呢?所以,我們太監苦啊!

「『骨肉還家這是太監一生中最大的喜事。多在四五十歲來辦。必須有了過繼兒子,讓兒子出頭,磕頭捧升,都是兒子的事,才能夠顯出份兒來。本來一個淨身的苦孩子,託人投靠,當上了太監,苦熬了二三十年,熬出點小名堂來,靠皇帝、主子的恩典,手底下積攢下幾兩銀子,回到家鄉,伸一伸腰,出幾口粗氣,花錢買臉,這也不算什麼。可最得實惠的要算淨身師。

「『事先托出本鄉本土的頭面人物,帶著禮物到淨身師家中拜望,說明來意。淨身師都是父一輩、子一輩的江湖人物。海闊天空、胡 吹亂捧地說了一通,摸清對方有多大舉動(指辦喜事的規模)。他們是很會看菜下筷子的。等了幾十年,終歸是肥豬拱上門來了,所以要狠狠地咬上一口。講好價錢以後,事先把銀子送過來。

「『到正式迎升的日子,要用娶親一般的儀式。花轎抬著過繼的兒子,捧著紅托盤,裡面放著整錠的銀子。這銀子算喜錢,不在贖價之內。在淨身師的門口,鞭炮齊鳴,大吹大擂。這叫給淨身師賀號壯門面。淨身師在這時是名利雙收的。

「『正式送升接升的儀式十分隆重。

「『淨身師家裡擺著香案,鋪著紅布,把升請出來,擺在香案中間,四週賓朋滿座,由前來迎升的老族長主持。老族長先向淨身師一個揖,然後打開升上的紅布,取出原訂的淨身契約,向親朋好友朗聲宣讀,說明這個契約同升裡的東西今天我們取回去了。這時門外又一次鼓樂齊鳴,鞭炮喧天。繼承人三拜九叩地謝淨身師、謝族長、謝賓朋,然後把升放進紅托盤裡捧著,坐在轎里奔向墳地,後面族長、淨身師幾輛轎車跟隨著。
  「『到了塋地,太監本人早就恭候了。當老族長在供案桌前朗讀淨身契約,宣佈今天骨肉還家時,又一次鞭炮聲、鼓樂聲交 雜在一起,太監和他的子侄輩羅跪滿地。就在焚化淨身契約的剎那,突然一聲長號,摧肝裂膽。太監滿地滾爬,搶天呼地的喊著:爸爸給我的骨頭,媽媽給我的肉,現在我算是捧回來了,今天算我重新認祖歸宗的日子啦!他把淨身的悲哀,半生的辛酸,滿肚子的冤屈,統統傾瀉出來了。他用手拍打著父母墳上的土,嘶啞的嗓子高聲呼喊著:爸爸、媽媽的血肉,當兒子的一天也沒有忘掉哇……

「『紙灰飛揚,朔風野火,空中飄蕩著幾聲乾嚎,這就是我們當太監的一生。』

「老太監張福氣喘吁吁地說完一大段話以後,用手端起了茶杯,掩著他的半邊臉,分明他的眼睛裡噙著兩大滴熱淚。我們像木頭似的坐在兩旁,誰也不好意思再看他的眼睛。
———————————————————————————————————————————
  除了太監並不需要吃傑寶之外,電影中的情節與書上記載的內容十分相近。
  可以說,這本電影很多情節都是參考了《宮女談往錄》這本歷史資料。很多地方演員台詞就是書中的原話。
  比如李蓮英給七爺洗腳這件事。
——————————————————————————————————————————
「光緒十四年,太后欽命七王爺 奕視察北洋海軍,讓李蓮英陪同,這等於七王爺 是正的,李蓮英是副的。太監當欽差大臣視察海軍,在大清朝還是第一次,因為祖宗的制度非常嚴格,太監不許過問政治。李蓮英非常了解這一點,於是把二品頂戴換成了四品頂戴,因祖宗制度太監最高不得過四品,規規矩矩地隨著七王爺 出發。在海船上,他不住給他預備的僅次於七王爺 的豪華的艙舍。他說:我怎能跟七王爺 、李中堂(李鴻章)比呢?他堅持住在七王爺 的套間裡,不和任何官員接觸,白天只是在七王爺 面前站班伺候,拿著七王爺 的長杆菸袋,提著子皮的大菸袋荷包皮,往側面一站,低眉斂目,自認為是太后欽派來伺候七王爺 的。晚上,預備好熱水,要伺候七王爺 洗腳。說:我平日沒機會伺候七王爺 ,現在請賞臉讓我盡點孝心,感動得七王爺 連連地拱手。一趟差事回來,李蓮英的名譽不知提高了多少倍!七王爺 、李鴻章爭著向太后稱讚,老太后更喜滋滋的,顯然是給老太后露了臉,爭了氣,堵住了一般朝臣們的嘴,連說:『沒白心疼他。』到了萬壽節以後,十月十七日就是李蓮英的四十整壽了,老太后特意賞一桌菜。說是一桌,其實他本身就在壽膳房吃飯,隨意有多少桌都可以,但他只請了老一輩的太監,同輩的好友,幾個徒弟,悄悄地過了四十整壽。用他自己的話說,多給老太后磕幾個頭,多給皇上、皇后磕幾個頭,多給爹媽磕幾個頭,我就心平氣和地過生日了。拿李蓮英的行為和安得海對比,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顯得安得海是那樣的卑下沒見識,狗肚子裡盛不下二兩油,而李蓮英呢,屎克螂變知了,飛上天了。他無論在什麼時候,從來不腦袋發熱,總是冷靜地來處理事情,這是他最可貴的地方。再說,平常日子,太監犯了錯誤,他永遠是恩威並用,暗中維護,所以太監們都服他,也願意親近他。
——————————————————————————————————————————
  以及崔玉貴把珍妃娘娘扔進井裡這件事。
——————————————————————————————————————————
「『到了頤和軒,老太后已經端坐在那裡了。我進前請跪安復旨,說珍小主奉旨到。我用眼一瞧,頤和軒里一個侍女也沒有,空落落的只有老太后一個人坐在那裡,我很奇怪。

「『珍小主進前叩頭,道吉祥,完了,就一直跪在地下,低頭聽訓。這時屋子靜得掉地下一根針都能聽得清楚。

「『老太后直截了當地說:「洋人要打進城裡來了。外頭亂糟糟,誰也保不定怎麼樣,萬一受到了污辱,那就丟盡了皇家的臉,也對不起列祖列宗,你應當明白。」話說得很堅決。老太后下巴揚著,眼連瞧也不瞧珍妃,靜等回話。

「『珍妃愣了一下』說:「我明白,不曾給祖宗丟人。」

「『太后說:「你年輕,容易惹事!我們要避一避,帶你走不方便。」

「『珍妃說:「您可以避一避,可以留皇上坐鎮京師,維持大局。」

「『就這幾句話戳了老太后的心窩子了,老太后馬上把臉一翻,大聲呵斥說:「你死在臨頭,還敢胡說。」

「『珍妃說:「我沒有應死的罪!」

「『老太后說:「不管你有罪沒罪,也得死!」

「『珍妃說:「我要見皇上一面。皇上沒讓我死!」

「『太后說:「皇上也救不了你。把她扔到井裡頭去。來人哪!」

「『就這樣,我和王德環一起連揪帶推,把珍妃推到貞順門內的井裡。珍妃自始至終嚷著要見皇上!最後大聲喊:「皇上,來世再報恩啦!」

「『我敢說,這是老太后深思熟慮要除掉珍妃,並不是在逃跑前,心慌意亂,匆匆忙忙,一生氣,下令把她推下井的。

「『我不會忘掉那一段事,那是我一生經歷的最慘的一段往事。回想過去,很佩服25歲的珍妃,說出話來比刀子都鋒利,死在臨頭,一點也不打顫——「我罪不該死!」「皇上沒讓我死!」「你們愛逃跑不逃跑,但皇帝不應該跑!」——這三句話說得多在理,噎得老太后一句話也回答不上來,只能耍蠻。在冷宮裡待了三年之久的人,能說出這樣的話,真是了不起。

——————————————————————————————————————————
  很多慈禧太后西行路上的事,也是參考了歷史事實,沒有憑空捏造,算是良心。
——————————————————————————————————————————
「正趕上我上夜(值夜班),到醜末寅初(三點四點之間)的時候,突然聽到四外殿脊上,遠遠地像貓叫,尾聲很長。我最初不在意,宮廷里野貓很多,夜裡貓叫並不稀奇,只是沒有這樣長的尾聲。夜深入靜,仔細地聽,貓叫的聲音在正東方,過一會兒,東南方也傳來貓叫聲,後來東北方又有貓叫的聲音,宮裡從來沒有這麼多的貓叫聲。我悄悄地出來,知會外邊守夜的人,因為我們心裡有鬼。俗話說,遠怕水,近怕鬼。知道昨天珍妃死在井裡,以為她冤魂不散顯靈來了。宮廷里特別害怕神鬼,嚇得我們渾身起雞皮疙瘩。等老太后寅正(四點)醒來的時候,已經是天朦朦亮了,按說貓叫應該停止了,可恰恰相反,好像東南北三方有幾十隻貓的亂叫。老太后也仔細地聽,打發人到外面去看,但也看不出什麼。就在這時,李蓮英驚慌失措地走進來了,也顧不得什麼禮儀,什麼避忌,說『鬼子打進城來了』。老太后說:『你仔細講!』李蓮英說:『德國鬼子由朝陽門進來了,日本鬼子由東直門進來的,俄國鬼子由永定門進來,把天壇都圍上了,全都衝著紫禁城開槍,槍子一溜一溜地在半天空飛。』據說這是護軍統領瀾公爺特來稟告的。我們這才知道所謂半夜貓叫原是子彈在空中呼嘯的聲音。『為了不驚聖駕,請老太后暫避一避。』八國聯軍進北京,我們是在七月二十一早晨,第一次聽到這個消息。當然我們在老太后身邊才能聽到一些資訊,其他的人根本不知道信兒,就連皇上也在內。這時老太后鐵青著麵皮,一聲沒言語,半晌說出一句話來,吩咐李蓮英『就這兒伺侯著』,我們屏著呼吸在一旁站立,大家都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這時老太后不停地在寢宮裡來迴轉。
「正要準備傳早膳,突然石破天驚,一粒流彈落在樂壽堂西偏殿的房上,聽得很清楚是由房上滾下地來的聲音,李蓮英喊一句『老佛爺快起駕吧!』老太后這時才真的驚慌起來,吩咐人去請皇上,傳諭皇后、小主、慈寧宮的太妃們,在宮裡住的格格們,迅速到樂壽堂來。另外派太監告諭大阿哥換好行裝,隨時準備出走。

「皇上來了,還是舊時裝束,回稟了老太后幾句話。我們也不知說什麼,皇上在老太後面前說話,向來是細聲細語的。老太后有些發急,急諭李蓮英,讓在護軍那裡找幾件衣服給皇上換上。李蓮英自然吩咐別的太監去辦。

「李蓮英不知從什麼地方提一個紅色的包皮袱進來,裡頭包皮著漢民的褲褂鞋襪,青腿帶還有一綹黑色頭繩,一應俱全,另外有我從來也沒看見過,也沒聽說過的螞蟻蛋纂(當時漢族婦女把發挽在頭上叫纂,有一種用馬尾編織成呈腰子形、上面塗黑色塗料,中間留出空白能把髮髻露出,四邊又能把發扣住,俗稱螞蟻蛋纂)。還有一個別纂的針,像小勺子一樣,叫老瓜瓢,扁扁的,一頭細,一頭粗。在粗的一頭稍稍有點彎曲,約二寸上下長,是銅的。另外還有一支橫簪子。這些東西後來聽說是李蓮英早給準備的。李蓮英有個姐姐在前門外鮮魚口裡興隆街一帶住(我只聽說,沒去過,劉太監到那兒去過),這包皮袱都是她姐姐給安排的,無怪鞋、襪子都很合腳。另外,在包皮里還有個小手娟,包皮有四五個頭髮網子,都是圓圓的,直徑有兩寸多點,有細網眼的,有粗網眼的。這是梳完頭,怕頭髮散了,用網子把頭髮罩住。讓人一看,就知道安排的人是非常細心的。這些事全是我親自經手,所以記得非常清楚。我這裡說句閒話,伺候老太后務必要留下心眼,不管什麼事,做完後要多記幾遍,心裡要默念三四回,記牢靠了,因為老太后不定什麼時候問起,一定要有明確的回稟,任何事情也不許模糊。這使我養成了記事的習慣。

「這回真的輪到李蓮英給老太后梳頭了。在我的眼裡還是第一次。從外表看來,李蓮英笨得像頭熊,可做起活來卻非常輕巧。先把老太后的發散開,用熱手巾在發上熨一熨後,攏在一起向後梳通。用左手把頭髮握住,用牙把發繩咬緊,一頭用右手纏在髮根紮緊辮繩。黑色的繩纏到約一寸長,以辮根為中心,把發分兩股擰成麻花形,長辮子由左向右轉,盤在辮根上。但辮根的黑繩務必露在外面,用一根橫簪子順辮根底下插過,壓住盤好的髮辮,辮根繩就起到梁的作用。這方法又簡單又便當,不到片刻的工夫,一個漢民老婆婆式的頭就梳成了。最後在辮根黑頭繩上插上老瓜瓢,讓所有盤在辮根上的發不致鬆散下來。再用網子一兜,繫緊,就完全成功了。李蓮英說,不要用螞蟻蛋纂,不方便,不如這種盤羊式的發舒服。老太后這時只有聽擺佈的份了。這一切都是我在旁邊當助手親眼見到的。

「老太后忙著換衣裳了,深藍色夏布的褂子,整大襟式,是下過水半新不舊的。老太后身體發胖,顯得有些緊繃的。淺藍的舊褲子,洗得有些褪色了。一對新的綁腿帶,新白細市布襪子,新黑布幪幫的鞋,襪子和鞋都很合腳。全收拾完了,老太后問娟子:『照我的吩咐準備好了(指帶的東西)?』娟子回稟:『一切都照老祖宗的口諭辦的!』老太后說:『娟子、榮子跟著我走。』我倆趕緊磕頭。這是天大的恩典,無限的光榮,在這生死關頭,能有老太后一句話,等於絕處逢生。我們倆全感激得滿臉是淚。娟子和我爬兩步抱住老太后的腿,嘴裡喊著:『老祖宗!』老太后愣了片刻,突然喊:『榮子,拿剪子來!』老太后坐在寢宮的椅子上,把左手伸在桌子角邊,背著臉顫聲說:『把我手上的指甲剪掉!』這等於剪掉老太后的心頭肉——到現在,老太后才算真正下定決心出逃了。老太后幾年精心養長的指甲,尤其是左手無名指、小指指甲足有兩寸來長!這指甲是經我的手給剪掉的,我到死也忘不掉!

「皇帝也換裝了,深藍色沒領子的長衫,大概是夏布的,一條黑褲子很肥大,圓頂的小草帽,活像個做買賣跑外的小夥計。皇后、小主、三格格、四格格、元大奶奶,這都是被傳諭換好衣服伴駕出走的人(大公主沒在宮裡)。其餘像晉、瑜皇貴妃沒有被傳諭換衣服,當然是留在宮裡了。在這大難臨頭的時候,鬼子進來,不知將落到什麼結果,所以各人有各人的心事,各人有各人的委屈。但所有的人都如喪考妣,臉色青白。這時一個人由廊子裡跪著爬進寢宮門,爬到老太后的腳下,用頭叩著金磚地,說:『奴才老朽無能了,不能伺候老祖宗外巡,先給老祖宗磕幾個響頭,祝老祖宗萬事如意。』聽說話的聲音,才知道是張福。屋子裡所有的人都隨著張福的聲音痛哭失聲了。老太后環顧四週,說:『宮裡的事聽瑜、晉二皇貴妃的,張福、陳全福守護著樂壽堂。張福,聽清楚,遇到多困難的事,不許心眼窄,等著我回來!』張福雙手捧著臉答應了。這是對張福說的話,也是對大家說的話。庚子年老太后出逃前,在宮裡這是她說的最後的幾句話。就這樣領著人,向後走,繞過頤和軒,路經珍妃井,直奔貞順門。
——————————————————————————————————————————
  最後,安利一下《宮女談往錄》,很大程度滿足想知道慈禧還有光緒秘密的人的好奇心。行文有點老套,但是故事很好看,講述十分口語化,簡單易讀。夾帶了一些敘述人的私貨。敘述人作為慈禧太后的宮女,看到的大多是太後生活上的細節,對太后娘娘閉眼吹。同時由於敘述人比較同情珍妃和光緒,對隆裕皇后也很不看好。隆裕皇后為人比較執拗傲氣,氣性大,嫉妒珍妃,常常生氣發怒,虐待動物的事也時有發生,讓人對她產生了很不好的印象,但是她在處理政治事務上還是有幾分傲骨的,也不至於一無是處。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