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鋼的琴--The Piano in a Factory

钢的琴/ThePianoinaFactory

7.4 / 1,572人    119分鐘 | 105分鐘

導演: 張猛
編劇: 張猛
演員: 王千源 秦海璐 張申英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_Mr_牛

2017-02-03 05:01:25

中國電影票房怪現象分析


中國電影票房怪現象分析
      《鋼的琴》無疑是部好電影。
      好電影卻沒有好票房,好電影在拍攝、排片、放映等環節舉步維艱,最後票房慘敗,我想包括演員、製片、發行等等各方面都虧慘了,一部僅僅500w製作的這麼優秀的電影,獲得多項大獎和提名,票房僅僅200多w,看看現在電影市場的火爆,隨便一個小鮮肉演技一塌糊塗,一個垃圾導演,編了自己也不相信的劇本,一頓造勢之後隨便收個幾千w,賺的滿倉滿谷,對於這種票房與影片質量的巨大反差的存在,甚至大行其道,成為一種定式,實在是太過於荒謬,而中國荒謬的現象太多了。
      在中國《鋼的琴》票房慘澹,也就是沒有人去影院看,那麼,如果在中國,《肖申克救贖》、《阿甘正傳》是不是同樣也沒有人去看呢,究其原因,雖然資歷很淺,還是想探究一下。
      第一、國民素質問題,觀眾心理浮躁,觀影選擇偏於商業片。爛片扎堆,就像這個春節檔上映的影片,豆瓣評分都是低於6分,在影評中都沒有及格,為什麼票房會如此的火爆,說明觀眾還是願意看這樣的電影的,雖然有過年了,大家愛看喜慶的電影圖個樂,不過平時這樣的電影在強大的宣傳攻勢下也很賣座。觀眾大部份選擇劣質商業片,而不選擇《鋼的琴》這樣的優秀國產片,雖有宣傳引導的因素外,自主選擇是最主要的原因,很多人看電影只是為了圖個樂,當然不能批評這種,不過一個人或者一些人出現這種心態是個人或者偶然原因,大部份人出現這種心態的絕對是社會的原因,大部份人不覺得電影是一門藝術,不覺得電影需要思想,需要合理的劇情,而這些都比不上畫面的唯美,特別是比不上演員的美麗,這種思想的普遍存在說明了觀影者的欣賞水平還不高,僅能理解表面的種種,從而看得出國民的素質普遍偏低,具體什麼原因,在這裡也不想討論,越說越深入,什麼教育啊,環境啊,我之說結論和現象,不說原因。
      第二、好的作品太少,優秀導演更多的選擇商業片,去賺錢,去淘金,迎合觀眾的口味,結果成為觀眾想看—導演拍,導演拍——觀眾看,這個循環中去了。以前拍出《大紅燈籠高高掛》等一系列好片的張,拍出《霸王別姬》的陳,拍出《不見不散》的馮都一直在拍商業片,而這些商業片大都投資高,畫面好,演員價高,影片低評,卻高票房,這些當年優秀的導演,有號召力影響力的導演,有票房保證的導演,對文藝的電影不屑一顧,仍然堅持的幾個像張猛,婁燁這樣堅持的導演受眾面也過於小,拍出的電影影響力太小,受眾面太小,這樣對觀眾欣賞能力的提高,對觀眾擇片的影響不大。
      第三、大影院的壟斷,小影院的經營難以為繼,大影院選擇影片的時候更多考慮的是效益,而影院類型的單一,註定了排片類型的單一,使得大部份小成本,少明星,無關係的影片被排出在外。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個詞已經在中國的各個領域內消失了,電影更是如此,以前那種各個縣城有各種各樣的小放映廳,放各種電影,好的壞的,國內的國外的,商業的文藝的,以前的現在的額,紅的黃的,我在上大學的時候,學校在週五由外語學院播放外國優秀電影,像007,貞子,奧黛麗赫本都是在那裡了解,認識,讀研的時候已經有學生會在播放國產電影了,特別是優秀的國產禁片,每個星期兩場,我相信很多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弟學妹都受到這樣的影響,而走出學校就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第四,當然有大環境的因素,社會環境的浮躁讓做電影的和看電影的都坐不住,看不進,不思考,不體會,更享受的是眼耳直觀的感受,在這個金錢至上的社會裡,人心的浮躁自然是看不進去有深度的電影的一個原因。大環境使然我們不可改變,卻可以自己做好。
      第五,國內盜版的猖獗,對原創保護力度不夠,很多人,坦白的說,我有的時候也是這樣覺得,一些小眾的電影,不需要花錢去電影院看,只是等幾天,網上就會出高清的,特別是國外的電影在國內放映,可能網上出的比國內上映時間還早,這樣不是說個人如何去抵制,不太現實,需要的是從國家層面上的禁止,當然這是各個領域國內的通病,只是指出來而已,要想國家重視版權太難了。
      就是這樣吧,也是抱著試著去評論,去理解寫的影評,不喜勿噴,歡迎批評。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