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來自硫磺島的信--Letters from Iwo Jima

硫磺岛的来信/硫磺岛家书/来自硫磺岛的信

7.8 / 171,781人    141分鐘

導演: 克林伊斯威特
編劇: 山下艾瑞斯
演員: 渡邊謙 二宮和也 中村獅童 伊原剛志 加瀨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國影監祭酒

2017-02-03 19:23:15

堅持戰鬥,無關生死;但堅持正義,只在內心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點下「力薦」,意猶未盡,如果有更高評分,我也會毫不猶豫地點擊。這是我接觸的第一部以戰爭發起國普通國民,一個反戰者的角度描述的電影,一改我對日本國民的二戰仇恨,平心而論,戰爭一旦開始,人只是被綁在戰車上的掛墜,隨風搖擺,叮噹作響,政府發動的戰爭,他們也只能選擇跟隨。而和每一個歷經戰爭的國家一樣,數以千萬計的士兵和民眾,為這機器本身加持了外殼,最終支離破碎、盲目瘡痍的,只有普通人。
    故事的主線是西鄉和妻子的書信往來,開頭結尾引入科考隊貫穿古今,使故事有一種歸屬感。以前我認為日本士兵是殺人不眨眼的惡棍,是沒有感情的機器,是魔鬼,但他們也是一個個普通的人。故事開頭「花子,我們不停的挖掘,一整天都不停,每個人都精疲力盡」的疲倦;寄信出去時好心士官的幫助;「我們戰死後有個土堆就好了」、「我聽說他們給我們飯吃(所以投降)」的簡單。在這裡我不同情日本,我們遭受了更深重沉痛的災難,一個世界歷史上唯一被原子彈攻擊過的國家,應該更多思考自己為什麼被如此殘酷對待。但最好的態度是不忘歷史,不因歷史而無腦厭惡這個國家的優秀文化(匠人精神,動漫產業等),同時加上魯迅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惋嘆。
    電影向我們展示了普通人面對國家的無力。「憲兵隊看到什麼都掠奪一空,為了國家?管麵包什麼事啊。」「我的西裝店也慘遭毒手,說裡面有西服。」「我剛烤好麵包就搶走,後來沒肉了只烤麵包都搶,再後來鐵爐子也拿去回爐。」諷刺的是,西鄉覺得自己已經一無所有,卻忘記了自己本身。剝奪你的財富,摧殘你的肉體,使你相思入骨,在血和淚的戰場上墜入萬劫不復。
    除此之外,也不乏使人動容的場面。西竹一將山姆擄回,卻沒有虐待他,而是在 他生命的最後時刻前,分享了戰前自己在奧運會上的英姿,並與這個士兵交了朋友。栗林司令的塑造算得上是影片的靈魂,知人善任,大義凜然,善良,理智,在明知軍部隱瞞情況、戰爭必敗的情況下,仍然抵抗數倍於自身人數和裝備的美軍直至彈盡糧絕,前後達一月之久。影片最後,栗林回憶中的歸家路上,他口中的孤獨,是軍人的職責和對家人的不捨的交織。
    「人」在戰爭中到底算什麼,是徵兵海報上決定戰爭勝負的「you」嗎?答案是否定的。本電影的姊妹篇「父輩的旗幟」中有這樣一幕:艦隊已經出發,有士兵掉入海中,但全軍繼續前進,任憑他被巨浪吞噬;坑道裡的日本軍官逼迫自己的下屬玉碎,自己卻最後自殺,即使下屬的眼裡充滿恐懼和抗拒,即使他們還可以再繼續殺敵報國。對於戰爭雙方的士兵來說,都是悲劇:人在戰爭中,其實只是像裝備般的數字堆砌,冰冷而殘酷,個體無足輕重。所以,在審視所有戰爭電影時,即使發生了多麼慘絕人寰的事,我也不會以善惡來評價。我不殺你,你就會殺死我,人的天性使然。國家只是人們的精神集合體,到了戰爭最後,唯一崇高的,恐怕是為戰友而戰,為身後的家人而戰吧。
    珍惜現在的和平年代,不主戰,但不懼戰。面對別國的挑釁,我們拿得出大國的氣度和底蘊,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我們表面看似懦弱,其實充滿了無窮的智慧。祖國加油,願戰爭永逝。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