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畢業風暴 Graduation

毕业会考/ 毕业风暴(台) / 毕作亏心事(港) / 全家照 / 高考 / Graduation / Family Photos / Recycling Feelings

7.3 / 11,991人    128分鐘

導演: 克里斯汀穆基
編劇: 克里斯汀穆基
演員: 弗拉德伊凡諾夫 Maria-Victoria Dragus Ioachim Ciobanu Adrian Titieni 華蕾露安卓塔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沐梵

2017-02-04 06:14:42

在我朝心上,用力地開一槍


居然是一位羅馬尼亞導演拍出了最真實的中國!

文 / 沐梵

新世紀的東歐電影,最受矚目的當屬「羅馬尼亞電影新浪潮」,一批羅馬尼亞青年導演另闢蹊徑,用自成一派的電影語言確立了新現實主義地位,同時他們出征三大國際電影節的豐碩戰果也為人所津津樂道。

蒙吉:新浪潮幹將·坎城寵兒

羅馬尼亞電影新浪潮2005年至今,在號稱電影藝術標竿的坎城備受關注。

《無醫可靠》(2005),克利斯提•普優,坎城電影節「一種關注」最佳影片獎;

《布加勒斯特東12點8分》(2006),柯內流·波藍波宇,坎城電影節金攝影機獎;

《愛在世界崩潰時》(2006),卡塔林·米圖雷斯庫,坎城電影節「一種關注」最佳女演員獎;

《四月三週兩天》(2007),克里斯蒂安·蒙吉,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

《加州夢想》(2007),克里斯蒂安·內梅斯庫,坎城電影節「一種關注」最佳影片獎;

《警察,形容詞》(2009),柯內流·波藍波宇,坎城電影節「一種關注」評委會獎;

《口哨》(2010),弗洛林·謝爾班,柏林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山之外》(2012),克里斯蒂安·蒙吉,坎城電影節最佳編劇獎和最佳女演員獎;

《孩童姿勢》(2013),卡林·皮特·內策爾,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喝彩》(2015),拉杜·裘德,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寶藏》(2015),柯內流·波藍波宇,坎城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一種天才」獎。

《畢業會考》(2016),克里斯蒂安·蒙吉,坎城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羅馬尼亞作為一個電影年產量僅十幾部的國家,電影頻頻獲譽實屬罕見。這批導演中,尤以克里斯蒂安·蒙吉知名度最為突出。

他英美文學專業出身,又學習多年導演創作,三次入圍坎城,已分別將金棕櫚、編劇獎、導演獎三個幕後創作者最為看中的獎項收入囊中,這無一失手的獲獎機率,不折不扣的坎城寵兒。

難怪乎羅馬尼亞著名影評人阿列克斯·利奧·謝爾班生前曾言:「普優播下了種子,波藍波宇澆了水,蒙吉摘走了果實。」

(從左至右:普優、波藍波宇、蒙吉)

故事:東歐語境·中國式困境

2016年,蒙吉帶著第五部長片《畢業會考》亮相坎城,不負眾望好評如潮,不僅收穫場刊3.0的高分,還一舉榮膺最佳導演,成為這屆坎城最不爆冷最沒有爭議的一項頒獎。

《畢業會考》呈現了當下社會中一個脆弱卻又尋常的家庭結構:夫妻關係冷淡、丈夫暗地偷情、老母親健康堪憂、女兒青春叛逆,這個飄搖的家庭伴隨著影片開頭那扇莫名其妙被砸碎的玻璃窗逐漸走向崩塌——

女兒在畢業會考前夕遭遇性侵,會考成績將決定她能否順利進入世界名校。父親一心盼著女兒走出國門,為此不惜鋌而走險賄賂官員收買閱卷老師,殊不知事態逐漸脫離掌控一發不可收……

羅馬尼亞電影中有個頗為有趣的「出不了國」現象,不管是社會主義時期,還是革命後的當下,主人公們難以在動盪的社會中尋求到身份認同,紛紛選擇向西逃離,這種迷惘與焦慮在《畢業會考》中尤為濃郁。

片中主人公阿爾迪亞執意送女兒出國,與年邁老母親有段對話:

阿爾迪亞:「在這裡幹什麼都很困難(所以要送女兒走)。」

母親:「你以為別處跟這裡有什麼區別嗎?她應該留下來,改變現狀。」

阿爾迪亞:「我們倒是留下了,可到頭來改變了什麼?」

這位在1991年那場流血政變後歸國建設的父親,如今已然對祖國不復熱忱,所以在女兒被性侵受傷影響會考狀態時,冒險也要走後門舞弊,試圖以不正常手段將之送入以英國文明為代表的「正常世界」。

一向忠於操守的偉岸父親,教唆天真的女兒考試作弊,這種對個人原則的棄守,是倫理道德範疇的悲劇。但也側面反映出人民對社會環境的失望,寧可墮落入格讓女兒作弊出國,也不願讓她留守這片陳腐不堪的土地。

這部羅馬尼亞電影戳中太多中國人的痛點:一考定終生、高考面前父母隱瞞感情破裂事實、不惜一切出國留學、考試走後門、看病塞紅包插隊、婚內出軌、治安混亂、人情冷漠……

一場會考輻射到家庭、學校、醫院、公檢法各個領域,毫不留情地扯破社會規則的遮羞布,故事雖然身處羅馬尼亞語境,無縫的代入感卻讓每一個細節都心有慼慼焉。

風格:極簡主義·現實主義

《畢業會考》承襲了羅馬尼亞電影新浪潮特有的技術手法:手持跟拍、長鏡頭、實景、自然光、無音樂、調度簡單、集中敘事。

這套「極簡的現實主義」美學極度考驗導演對人物和環境的捕捉力——

自然光下日景慘澹夜景昏暗,卻有效地營造了社會氛圍和時代空氣;

無音樂,卻於無聲處聽驚雷;

調度簡單,卻通過大量小景別、逼近、跟拍呈現出強悍的爆發力。

更難得的是,蒙吉在他的電影裡擁有絕對掌控力,拜節奏和懸念所賜,觀眾的心理始終被情節調動著。

從講述獨裁時代墮胎危機的《四月三週兩天》,到展現宗教與世俗生活的矛盾的《山之外》,再到這部用一次升學展現社會橫切麵的《畢業會考》,觀眾跟隨人物不自覺走入困境,難以掙脫。

蒙吉始終把握著觀眾在這個故事中看到的局部細節,《畢業會考》中父親追蹤嫌犯的片段與《四月三週兩天》丟棄死胎的那幕驚人的相似。

近三分鐘的長鏡頭,明明是主角跟蹤他人,卻反常規地採用跟拍主角的方式以增加不安感,甚至都沒有顯露被跟蹤對象。目光所及之處,光線幽暗、房屋錯落、樹影婆娑,沒有配樂,唯有急促的喘息聲、凌亂的腳步聲、躁動的狗吠聲,逼近的跟蹤鏡頭,代入感十足,一驚一乍,觀眾心理被牢牢控制在導演手中。

一場會考風暴,將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擊碎,讓一個焦慮的中年男人顯形,使諸多社會癥結水落石出。

雖然最後佯裝風平浪靜,然而暗流過後,依舊危機四伏。

★☆★☆★☆★☆★☆★☆★☆★☆★

註:本文首發由資深影評人藤井樹創立的公眾號「藤井樹觀影團」

敬請關注「沐梵」的原創公號【歌劇魅影】(ID:gejumeiying1)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