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樂來越愛你 La La Land

爱乐之城/爵士情缘/啦啦之地

8 / 678,734人    128分鐘

導演: 達米恩查澤雷
編劇: 達米恩查澤雷
演員: 雷恩葛斯林 艾瑪史東 Amiee Conn Terry Walters Thom Shelto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陳憑軒

2017-02-06 05:47:47

不落俗套的愛情與夢想


去影院看《愛樂之城》的時候千萬別遲到,因為第一幕載歌載舞的長鏡頭不但從欣賞角度上來說不容錯過,也是全片風格上的一個題眼。達米安·沙澤勒(Damien Chazelle)明確表示欽佩經典歌舞片中連貫的鏡頭,而不是靠剪輯拼湊出來的節奏。他認為隨著技術的發展,音樂歌舞片應該是在調度、鏡頭的細節上不斷進步,編舞上呈現一些之前不能做到的情境,而非完全依賴障眼法和特技。片頭那一氣呵成的長鏡頭就是他對這一美學理念的實踐。這段精準而歡快的歌舞從結構上來說是全片的一個引子,結束後出片頭字幕的幾秒鐘,威尼斯電影節首映時全場掌聲雷動。

這部征服了全球影評人和金球獎評委的電影講述一個看似普通的關於愛情和夢想的故事:有演員夢的女主人公和有音樂夢的男主人公相識、相知、相愛,生活在一起後又面臨世俗的壓力,最終為了夢想而分開。然而沙澤勒在細節的選擇上竭力避免俗套,為看似「六十年代」的老派愛情故事賦予了現代價值觀。從女性角色的獨立人格到對相遇及重逢場景處理的克制,《愛樂之城》的劇情是絕對現代的,男女主人公的困境和選擇也是現代的。影片「回歸傳統」的方面體現在對音樂歌舞運用的克制,所有唱段和音樂都與劇情密不可分,情到深處引吭高歌甚至載歌載舞,不是為歌舞而歌舞。

醉心於音樂歌舞片的沙澤勒第一部長片就屬於這一類型,可惜結果並不理想。直到2014年第二部作品《爆裂鼓手》才重新證明了自己,這部從聖丹斯紅到奧斯卡的影片革新了對藝術家(音樂人)成長的敘事,為年輕的鼓手塑造了一個濃烈的、運動員式的形象。所以看似風格不同,但《愛樂之城》是沙澤勒前作中音樂母題和創新追求的延續,每部作品中不斷復現的音樂夢也影射導演本人的生活。

無論是克制的音樂片風格還是愛情與夢想的主題,導演都在不斷向歌舞片至尊、法國「新浪潮」導演雅克·德米致敬,影片力求接近他音樂、歌舞、畫面、敘事完美結合的最高境界,當然還有在藝術創作中對社會進程的觀察。雖然看上去歌舞昇平,德米與其「新浪潮」同輩一樣十分關注社會議題和變化,主要體現在小人物的生活中。沙澤勒十分自覺地繼承了這種「入世」的精神,比如塞巴斯蒂安(瑞恩·高斯林飾)在爵士樂藝術與市場之間掙扎,金錢與人氣絕定藝術命運的消費主義藝術困境是我們時代的一個大問題。

當然,《愛樂之城》的骨子裡還是浪漫而理想主義的,小巧溫馨的故事和美輪美奐的音畫模糊了夢想與現實的邊界。我們的生活在一個壓力巨大的時代,世界讓人時而沮喪時而狂喜,所以我們有雞湯有犬儒,有逃避現實的文藝作品,也有對社會的狂怒指控。沙澤勒給我們的是另一種可能,一個不落俗套的愛情故事,一曲不灌雞湯的夢想頌歌。它在中國大陸定檔情人節,是營銷手段,但也給你我一個機會,看一部既不曲高和寡也不庸俗無趣的愛情故事。

相關推薦爆裂鼓手8.6導演 達米恩·查澤雷 主演 邁爾斯·特勒 / J·K·賽門斯 / 美國 / 8.6分(199280評價)

《爆裂鼓手》(Whiplash,2014)達米安·沙澤勒作品

推薦理由:沙澤勒的成名作,理解其藝術創作和個人世界的必看作品。天賦極佳的鼓手怎樣在魔鬼教師手下沉沉浮浮,最後在成人世界的爾虞我詐中找到自己的音樂和人生位置。導演對音樂的掌控和對場面調度的得心應手已經初現端倪。

瑟堡的雨傘7.9導演 雅克·德米 主演 凱薩琳·德納芙 / 尼諾·卡斯泰爾諾沃 / 法國 / 西德 / 7.9分(4529評價)

《瑟堡的雨傘》(Les Parapluies de Cherbourg,1964)雅克·德米作品

推薦理由:音樂歌舞片的永恆經典,在阿爾及利亞戰爭的背景下展開的一場沒有結果的美麗愛情故事,社會生產方式的變化和階級問題也被融入了華麗的光影和音樂。其實推薦《瑟堡的雨傘》不需要任何理由,沒有看過才是一個需要被糾正的錯誤——看這部片子是對電影藝術的一種朝聖。

(本文發表於《南方人物週刊》2017年01月23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