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帕格尼尼:魔鬼的小提琴家--The Devil's Violinist

魔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Paganini:TheDevil'sViolinist

6 / 3,836人    122分鐘

導演: 伯納羅斯
編劇: 伯納羅斯
演員: 大衛葛瑞特 傑瑞德哈里斯 安德麗亞戴克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西湖天下景

2017-02-06 06:04:29

從古典到流行 --閒聊中國古代自娛自樂藝術和電影「魔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


一、 電影魔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 2013年的電影德國電影: 魔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推薦給音樂愛好者吧。這部片子不能按純粹的劇情片看,畢竟帕格尼尼的演員大衛葛瑞特(David Garrett)的正式職業是音樂家,不是演員。全片基本分三幕:和魔鬼訂契約,征服倫敦以及愛情詠嘆調。拋開歷史真實性,單從電影劇情設定來說,這片子還是扣人心弦的。特別是男主失蹤,到從觀眾席出場這一場很俗套的戲,導演卻能把情緒調動的非常到位。另外現場演奏部份真的很精彩! 當然,對於傳記來說,本片內心挖掘和性格展現都有點過於薄弱了。人物不形象,不立體,彷彿只要一個有天賦的人扔到那個情境中,就會有相同的情節展開,完全看不出人物性格和特質推動的情節。 霧霾被拍的太生動了,必須點讚。那時候霧都的霾比現在帝都的霾強多,不但PM濃的化不開,而且霧都的人認為這是GDP蒸蒸日上的霾,這是工業化霾醇香可口霾,這樣的霾能對身體怎能沒有好處?這理論被那時的倫敦人掛在口邊,很自豪。這在中國人看來很有親切,很魔幻現實主義,很可以有。 帕格尼尼有蜘蛛指症,高瘦,手指細長。這可能使他更有條件完成以前沒人能做到的,在小提琴上奏出超大音程的跨度。手指細長在音樂界就像骨骼清奇在功夫界一樣,是一種真正的天賦。藝術家有些天賦還真來源於病態。社會能否容下這些異於常人的人對於藝術很重要。社會包容度,決定了文藝能到達的高度的上限。很明顯,我們自己目前的社會無論在身體,還是精神上對於異類的包容度都是不夠的,木不可獨秀於林。 帕格尼尼的一生有足夠多的傳奇,如果被拿來仔細拍,估計要拍個系列才行。魔鬼帕格尼尼的一生最重要的戲劇衝突點,是在於魔鬼兩個字。他小時候幾經生死,是魔鬼復活嗎?小提琴在他超越極限的指法和魔術般的弓弦下變得出神入化,甚至演奏出魔鬼的顫音,這是和魔鬼簽下的契約換得的嗎?他揮金如土,吃喝嫖賭,形如爛泥一般的私生活,就如同被魔鬼吸走了魂靈。他死後也因各種魔鬼傳言困擾而幾十年無法入土為安。而電影裡直接把帕格尼尼的經紀人打扮成魔鬼,和帕格尼尼簽下契約,就算完成帕格尼尼的魔鬼化了,太過簡化了。 大衛葛瑞特比起帕格尼尼身形高度是夠了,但瘦弱和病態是演不出來。片子裡的小提琴都是大衛親自表演的,配合劇情,非常好聽,這種人琴合一的觀感,不是那些假把式能比擬的。 二、從古典到流行 帕格尼尼在劇場裡演奏小提琴協奏神曲-鍾(La Campanella)的時候,李斯特在台下聽音識譜急急記下,然後慢慢琢磨改編鋼琴版。李斯特想要用不能連續發聲的敲擊樂器-鋼琴來能表現小提琴絃樂特有的漣漪般不斷連續侵襲的感覺,這使他改編的鋼琴曲-鐘,也變成了世界上最難的鋼琴曲之一(別想多了,野蜂狂舞不在裡面????)。 在鋼琴曲鍾這樣的頂級難度上,李雲迪的鋼琴演奏版本我仍然覺得是最好聽的,雖然李雲迪亂入娛樂圈後鋼琴武功也是廢了的。相比之下,人家天才神童大衛格瑞特,也是半路跨界流行圈,但他仍然不丟改一流小提琴演奏家的名號。大衛葛瑞特在古典音樂中加入了架子鼓和電吉他的現代流行狂暴元素改編,難說好或不好,但似乎沒人質疑他的小提琴水平。另外一個同樣是跨界加入流行元素改編甚至原創的鋼琴演奏家馬克西姆,卻被古典音樂人士說砸鋼琴的水平也就那樣。可見天才玩啥都沒毛病????。 我一直很納悶架子鼓為什麼是跨界選手的標配。在聽馬克西姆現場的時候,架子鼓讓我很齣戲,除了高潮部份有助推情緒外,其他多數時候感覺對琴聲的干擾挺明顯的。後來想想可能節奏在流行音樂里是和旋律一樣重要的元素,古典跨界流行的時候沒了指揮,那必需要有個強裂的鼓點節奏,把各種樂器指揮起來,否則不同的樂器容易踩不到相同的拍子,配合失敗。架子鼓大概是這個作用吧,瞎想的。(古典音樂配上架子鼓就是跨界流行音樂嗎?什麼時候有空可以用garage band製作測試一下。) 區別於古典音樂的節奏潛於底層,流行音樂的節奏一般統一、固定,浮於最上層,直接通達聽眾。按崔健的說法42拍是人類天生的節奏,不用學都懂。這個點很容易得到。另外聽流行音樂有點像並行運算,你可以一邊聽音樂一邊幹活或者玩手機,互不干擾。但很大一部份古典音樂卻會直接干擾到你手頭的活。聽古典音樂更像看電影一樣,電影你沒法一邊看,一邊幹活或者玩手機吧!古典音樂也是這樣,它就像黑洞,直接把時間和情緒吸走,渣都不留,不能只做簡單的背景音樂,有點可怕。 從吸收時間和情緒的級別來考慮,我私自把古典音樂分了三級(別問我科不科學),分別是:奏鳴曲級、協奏曲級和交響樂級。 奏鳴曲級吸力最弱,也最平易近人。奏鳴曲和流行樂長度差不多,每一章都較短,5分鐘的級別,經常一個樂器獨奏。這種古典音樂似乎作為背景音樂還行,不嘈雜激越,聽慣流行音樂的也會馬上覺得好聽。 吸力強一點的是協奏曲級。長度中等,10分鐘級別,長到有點感覺不耐煩了。協奏曲在一兩個主奏樂器的基礎上,有些會加入不那麼有親和力的管絃樂器,編製也大了,勉強還能接受吧。 大黑洞必須是交響樂,一章就整到30分鐘級別,不停的強弱快慢喧靜切換,刺激聽覺和想像的上下極限。如果你在聽交響樂的時候,腦子裡還能有一絲其他念頭的話,我也是服了。 我只能聽到大約奏鳴曲和協奏曲之間的級別,大協奏曲和交響曲之類的幾乎完全受不了。也許什麼時候空了,像看電影這樣專門留出一兩個小時的前提下,我可以考慮聽交響樂級別的古典音樂。但坐家裡不玩手機pad,不看電視書籍,卻感情充沛的聽一兩個小時的音樂,會不會被當成非正常人類啊?不好弄。話說古典音樂還真是中老年人聽的多。十幾二十歲的孩子必須聽搖滾,再成熟點耳蝸毛細胞就只能承受的住民謠之類的輕柔類型了。如果你突然發現自己喜歡聽古典音樂了,那一般就說明你已經老了。 很多人認為現在的古典音樂就是以前的流行音樂,現在的流行音樂以後有部份也可能成為古典音樂。這話前面半句是根本錯誤的,後半句有可能對。流行音樂只是一種非常特定的音樂題材,好比文學中的流行短詩,只是音樂這座冰山的一角,其它主體部份都由經典音樂填充。 古代的流行音樂和古典音樂的關係僅從受眾來說,有點像中國文學裡的詩詞曲的關係。「詩莊、詞媚、曲俚俗」,古典音樂像詩詞,只為上流社會服務。統治階和知識分子菁英貴族佔了詩莊和詞媚,流行音樂的受眾和老百姓喜歡的俚俗的雜曲更接近。流行音樂的受眾為什麼像曲而不是詞呢?中國古代詞牌雖然也源於民間的曲調,但古代的詞仍然只是知識分子菁英貴族親自製作,自娛自樂彈唱或出入青樓彈唱的高級娛樂項目。而且詞太過精緻,老百姓根本不是詞製作者的目標客戶,基本無法流傳於民間。雜曲的創作者就不同了,他們吸收了大量的未進入主流階級的文人和民間藝術家,他們的作品通俗性更好,受眾也是普通民眾,更接近於現在的流行音樂。 三、從中國古代自娛自樂藝術到西方古代定製藝術 中國古代統治階級和貴族知識分子菁英群體講究文章詩詞、琴棋書畫樣樣會,他們甚至厲害到可以在上流社會自己的群體裡面自己生產和消化高端藝術品,自娛自樂,不用求諸於工匠。在藝術品市場上充分實踐了孔子的:「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的思路。這些菁英藝術家不但不支持工匠們的事業,甚至還自己定義了一些文人畫之類的理論標準來排斥貶低匠人,挺可恥的。這直接導致中國古代主流藝術圈的封閉無窮迴圈,裹足不前。經濟上自給自足,藝術品上自娛自樂,都不喜歡購買行為和市場經濟。 但是這些上流社會自娛自樂的藝術玩家的正式職業其實是政治家和官僚。他們中大部份人只把業餘時間用於藝術創作。在一萬小時精進和30歲前出最好的成果這兩個標準檢測點前,他們都基本無法過關。這也是導致些人主導的中國主流藝術品生產傾向於務虛,不講究,粗糙的原因之一。因為這些非專業人士,年輕時大部份時間都用於追求功名了,既沒有從小訓練的過硬技術,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打磨藝術品。這群非專業人士把持了中國古代藝術圈近千年,他們擁有匠人無可比擬的超高的藝術情趣和境界追求,但可惜的是自身的藝術邊界探索的技術和能力又無法與之完全匹配。 對比中國古代主流藝術圈的自娛自樂的自然經濟思維,歐洲的宗教、皇室、貴族向專業人士更傾向於購買或定製音樂、繪畫、雕塑等藝術產品,或者乾脆直接包養專業人士,來彌補自己階層的藝術生產能力的不足,符合市場交易思維。他們自己不生產高端藝術品,只搬運職業藝術家的產品。西方上流社會通過對專業藝術生產者經濟上的支持,帶動藝術品市場的繁榮,直接刺激了西方文藝的繁榮昌盛。後來工業革命產生新的有購買力的資本階級和中層階級也加入了藝術品市場消費,進一步推動的西方文藝的快速發展。歷史上中國匠人和專業藝術人士,無論其產品還是自身,卻都一直處於被主流排斥和貶低的形態,這可能也是現在中國匠人精神缺乏的一個重要歷史原因吧。 但中國古代上流社會藝術界的自娛自樂精神有壞處,也有好處。這種自娛自樂求諸己的精神也是中國如此早的產生了藝術自我情感表達的重要原因,早在大約千年前的北宋年代就產生了蘇軾這樣的集大成者了。主要原因是作為藝術生產者的中國官僚階級本身衣食無憂,不靠藝術吃飯,只有這樣,他們才有機會在藝術產品里肆意自由的自我情感和意趣表達。西方大約要到八百年後,才大規模的出現梵谷這樣的把自我表達作為藝術的重要驅動力的藝術家。畢竟西方之前的藝術品都是別人定製為主,你太自我,太抽象,會導致那些藝術欣賞水平也就一般的買家看不懂,他們會很生氣,後果也會很嚴重。極端的情況下如果買家拒付錢款,藝術家甚至可能會像倫勃朗這樣間接被搞破產。 扯遠了,回到音樂主題吧。中國古代的音樂基本以單個樂器和人聲為主,即使有多樂器也是齊奏為主,沒有發展出多聲部、和聲、多旋律復調對位等複雜形式。不搞復調,那麼音階的上下拓展就很重要了,否則旋律在同一個八度內搞來搞去也未免太單調了。有急切的需求就會更早取得突破。明朝的皇子朱載堉最先發現闡述了十二平均律,解決了旋宮轉調的問題,從此轉調就易如反掌了,比西方早了數十年。後來西方的巴赫也發現了十二平均律用來自由的轉調,然後炫耀般的寫了48首十二平均律音樂,專業人士就是這麼任性。我們古代連搞藝術理論也是統治階級皇子自己來幹,夠自給自足吧。西方是巴赫,他只是個宮廷和教廷雇用的音樂專業人士:俗稱樂師。他要靠把音樂和演奏賣給宮廷和教廷才能養活他自己和那數不清的親生音樂家孩子,絕對不是上流社會人物。 最後一點,在流行歌曲中,歌詞在表現上起到了極大的作用,甚至有時候比旋律和節奏還重要。所以流行歌曲很大一部份是文學和音樂的結合體,不是純音樂。大部份流行音樂拋開歌詞,讓人哼唱或者只表演伴奏音樂就會變得沒有任何吸引力。歌手鮑勃•迪倫還搞了個文學獎。 原創,可轉發,勿轉載。碼字辛苦,看完請點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