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我和爸爸--My Father and I

我和爸爸/MyFatherandI

6.8 / 183人    Canada:98分鐘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Singapore:100分鐘

導演: 徐靜蕾
編劇: 徐靜蕾
演員: 徐靜蕾 葉大鷹 張元 姜文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2017-02-08 21:51:02

從導演的角度談《我和爸爸》的特點


這是一部關於愛的影片,是倒敘的結構,主要講述了女兒小魚和爸爸魚達的故事。母親意外遭遇車禍去世,小魚和從未謀面的爸爸一起繼續生活,爸爸因酒吧涉嫌賣淫罪鋃鐺入獄,小魚漸漸長大,找了男朋友,離開了爸爸。驗證了爸爸的話,懷著孕的小魚獨自一人回到北京,生下孩子,老魚、小魚和小小魚三人組成了個家,老魚卻因為腦溢血倒在了為了賺生活費而連夜賭博的麻將桌上,小魚接回老魚好好照顧他,一人撐起了家。最後老魚因腦溢血再次發作去世,小魚重新結了婚,將爸爸和媽媽葬在了一起。

本部影片在鏡頭上以長鏡頭和特寫為主,特寫鏡頭讓人物的表情更加清晰,人物表達情感的方式也和略帶傷感的背景音樂輕音樂一樣非常細膩。這部影片最大的亮點在故事內容編排和人物塑造上,故事敘述溫和平緩,卻十分讓人感動。

影片中運用了一些重複鏡頭和隱喻鏡頭,印象最深的就是小魚母親遺像的重複。小魚母親的遺像在影片中多次重複,也可以看出老魚對於前妻不是不愛,其實也渴望一個溫暖的家。但是老魚這個人,從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的生活方式和觀念和小魚的母親是不同的。老魚活的瀟灑,認為今朝有酒就今朝醉,影射了現在社會上存在的一種現象和潮流,這類人沒有信仰,喜歡玩樂,對人生看得很淡,什麼都喜歡直接坦蕩的,看不起偽君子。影片中四人圍坐在一起吃飯時,老魚對於小魚男朋友的挖苦話,不僅僅表現出爸爸對女兒的關愛,也體現出了老魚這種人生觀念。但是呢本片也相當於給人們一個小小的啟迪和提醒,人還是應該有信仰的活著,活得更加有意義一些。

影片中塑造的最成功的人物自然是老魚了。影片中塑造的老魚這個人物具有非常不同的兩面性,小魚也說過她對於父親並不非常看得清楚。老離婚後開過酒吧,因容留賣淫女入過獄,一生玩世不恭,唯獨對於女兒小魚的愛,像他自己說的再混蛋的爸爸也是爸爸。但這兩種不同的人物面並不矛盾,老魚的人生觀念也決定了他這個爸爸並不像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爸爸,他不要求女兒成鳳,只要女兒開心,混一輩子也行。他對女兒的忠告雖然不是一般爸爸會對女兒說的,但都是真真切切來源於他對於險惡社會的經歷。老魚最後痴呆了,即使老魚以前離開過小魚,做過讓她想要恨他的事情,但是無論什麼時候,就像最後老魚痴呆了,小魚也一直無微不至的像照顧小孩子一樣照顧老魚。老魚小魚之間的愛,表現出了父親和女兒之間深厚的愛,是血濃於水,是恩恩怨怨也無法切斷的。

但影片美中不足的一點在於結尾。老魚去世後小魚結婚的場景簡單帶過就好,或者表現出爸爸去世後小魚的一些態度等,如加入女兒小魚想讓爸爸也給杯喜酒的場景,寓意著爸爸希望女兒能有個好的歸宿,也更加貼合本片的主題。最後鏡頭可以定格在父母合葬的墓碑上,疊加出小魚和丈夫還有孩子一家三口來掃墓,孩子也長大了會叫爺爺了等。因為在結尾增添一些本片主題情感的延續會是本片顯得更加完整。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