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丘奇先生--Mr. Church

丘奇先生/Cook/HenryJosephChurch

7.6 / 31,182人    104分鐘

導演: 布魯斯貝勒斯福
編劇: Susan McMartin
演員: 艾迪墨菲 布麗特妮羅伯森 娜塔莎麥克洪 薩維爾山繆 露西佛瑞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張弓長

2017-02-09 19:35:14

溫情治癒│丘奇先生,陪伴是最好的愛


我的父親在2017年1月14日走了。

我想他的離開,是因為缺少陪伴和照顧,也許我們在他身邊,他還可以再多待幾年。

雲南的一個留守少年自殺了,讓人痛惜。
一個母親送別兒子的照片,刷爆了朋友圈。

陪伴的事件和話題,在春節期間,因為團聚和分離,又顯現出來。張SIR在一首詩中曾這樣寫孩子們:他們將永遠離開,但偶爾也會回來。

我小時候,父親常年在外打工,在每年的初六或初八,他就外出了。留下我和姐姐、哥哥在家。待我們長大時,又換過來了。我們外出打工,父親一個人在家。

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這種分離和陪伴的缺失,會一直存在,直到老父親們都走了,新一代青年們生長在新的城市裡,他們的家人適應新的社會結構,也許情感的間隙不會那麼大。

沒有了我與父親的羈絆,我的心裡有一個地方,就好像把牆上的照片取走之後留下的空白,一直在那裡。

在電影《丘奇先生》裡,一個單身母親瑪麗也陷入了這樣的困境,她身患乳腺癌,醫生說她只有6個月的時間。她即將離開她的女兒,失去對女兒的陪伴和關愛。可以預見,在瑪麗死後,女兒夏洛特只能由兒童福利機構帶走,然後安排給另一個家庭。陰影籠罩了這個小家庭。

電影裡的男主人公,丘奇先生曾經也很脆弱。他沒有成為父親心目中的那個人,內心經常與已不在人世的父親爭論著,他要成為他自己。如果他真的成為了自己,他的內心還有空隙與父親爭辯嗎?

《丘奇先生》是一部藉由美食,來傳遞關於愛與陪伴這個主題的電影。丘奇先生由美國喜劇演員艾迪•墨菲扮演,這個擅長喜劇的演員,在電影裡無所不能又無微不至,無私地照顧一個家庭三代人,他不求回報的背後又有怎麼樣的心歷路程呢?

先是照顧生病的瑪麗與夏洛特。瑪麗去世後,夏洛特上大學,結果大學未畢業,又未婚懷孕,挺著大肚子來找丘奇先生。丘奇先生什麼都沒問,接納了夏洛特,並在夏洛特生下女兒之後,又幫忙照顧。幾年以後,丘奇先生也被時間捕獲,換由夏洛特來照顧丘奇先生,直至在一個夜晚,丘奇先生在夏洛特的陪伴下安靜地離去。

這是一個關於愛與陪伴的息息循環的故事,一段友誼超越了血緣關係,他們不是家人但更勝家人,相互依賴,給予彼此。電影看下來,一股溫暖在心裡迴蕩,能治癒或者緩和人們心中的傷痛。

張SIR剛剛失去父親,看到丘奇先生離去的那畫面,心中還是很痛楚,但也深刻地知道陪伴和關愛的重要,只是父親已經不在,心中的空落感難一時難以釋懷。

原來丘奇先生是受瑪麗的情人理察所託,來照顧瑪麗與夏洛特。按照醫生的估計,瑪麗還有六個月可活。丘奇與理察的協商好了,只要丘奇先生照顧瑪麗直到六個月死後,他將獲得終生年金的報酬。觀眾以為,六個月之後,瑪麗一死,丘奇先生會離開,小夏洛特還是會被兒童福利機構領走。

奇蹟在於,原本六個月之後要死去的瑪麗並沒有死。這讓觀眾感到意外,更讓人感動的是,六個月後,丘奇先生也沒有離開,而是持續了六年,一直陪伴著瑪麗和夏洛特,他們已是一家人。丘奇先生每天會在六點鐘做好晚餐,然後清洗餐具,例行離開,他並不住在這個家裡。

這原本這是一個岌岌可危的家庭,在瑪麗和夏洛特最需要人關照的時候,丘奇先生出現了,而且這種照顧,超越了丘奇先生與理察的協議,也打破了觀眾的預期。奇丘先生表達了一種純粹的人性溫暖:沒有血緣關係,又無所要求,長達數年的無私的關照,照亮了這個小家庭和小夏洛未來的人生。

丘奇先生很神秘,也很多藝。他廚藝精湛,他說做飯的秘訣在於:爵士樂。所以只要響起爵士樂,丘奇先生肯定在做飯。丘奇先生還會彈鋼琴,會畫畫,會縫紉,還會欣賞小說。丘奇先生在夏洛特的家裡弄了一個小型的圖書館,如果夏洛特要看書的話,要用借書卡登記。這神秘的丘奇先生還很有一套。

也許從小在單親家庭長大,夏洛特開始並不喜歡丘奇先生冒然地闖入。但是丘奇先生的廚藝太高超了,夏洛特被美食征服了,進而接受了丘奇先生的存在、他的照顧,並且喜歡上丘奇先生的爵士樂,喜歡上了閱讀,立志要做一個作家。這是丘奇先生的關照所成就的。

瑪麗向上帝祈求能多陪伴夏洛特。她的執念不斷地與癌症搏擊,她挺過了比六個月更長的時間。瑪麗為何掙紮著不願離去?她在用她的方式陪伴著夏洛特的成長,她希望能看到夏洛特穿上漂亮的衣服去參加畢業晚會。她深愛的女兒,這個美麗的精靈,希望能陪她更多一天。

夏洛特將媽媽比作太陽,媽媽終將要離去,即將失去太陽的夏洛特感受到快要熄滅的太陽的灼熱感。其實就是害怕失去的疼痛。

在這過程中,丘奇先生事無鉅細,給瑪麗做飯、餵藥、攙扶她上廁所、體檢等等。一次吃飯的時候,丘奇先生問瑪麗,需要他留下來陪嗎?瑪麗點點頭。丘奇先生坐下來,抽出一本小說,念小說給瑪麗聽。他們不是夫妻,不是家人,但卻有夫妻的默契,有丘奇先生溫柔無私的付出。

可以說,丘奇先生給予的溫暖的愛與陪伴,在瑪麗和夏洛特生命最重要的階段,起到了非常正向而偉大的作用。

在電影快要結束時,丘奇生先也病臥在床上。夏洛特也念小說給丘奇先生聽,如同當初丘奇先生念給瑪麗聽一樣。兩個小細節,相互映照,人性的溫情在這兩個細節上刻畫的細膩而感人。

瑪麗終於還是走了,當夏洛特從車窗看到丘奇先生在車站等她時,她知道她最愛的人走了。生死分別的悲傷痛快地來臨。丘奇先生像父親那樣,陪在她身邊,向家走去。

瑪麗去世,丘奇先生黯然坐在門口流淚。夏洛特問他,接下來會怎麼辦,他的職責完成了。夏洛特此時不理的是,照顧瑪麗和她並非是後奇先生的工作和職責,他是家人啊。他現在是一個失去家人的人了。

媽媽去世後,夏洛特處理完傢俱,開著小汽車去上波士頓上大學。買車和上學的錢,是丘奇先生用瑪麗剪下來的優惠券省下來,並存下來的。丘奇先生全完是像一個父親那樣,給了夏洛特所能給的一切。

沒想到夏洛特大學沒有畢業,她卻大肚子出現在了丘奇先生的家裡。她自嘲說家族有未婚懷孕的傳統。丘奇先生什麼也沒有問,平靜地表示夏洛特可以住下來。接下來丘奇先生照顧懷孕的夏洛特,陪她上醫院生孩子,還照顧生下來的伊莎貝拉。

夏洛特一家三代人都受了丘奇先生的照應,他不是一個丈夫、一個父親、一個外公,但這都是他。

丘奇先生是受什麼樣的感情感召,才如此不計回報的付出呢?丘奇先生為什麼這樣付出?他是另一個阿甘嗎?丘奇先生在一個午後,與夏洛特的女兒坐在長椅上,說了一個故事。

故事裡的小男孩追著一隻瓢蟲,來到一個家裡,追尋無果要離開時,這個屋子的女主人和她的小女兒挽留他,她們雖然並不富有,但願意和他分享這一切。小男孩留了下來,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和安靜。

在丘奇先生留給夏洛特的信中他說,他不是一個神秘的人,他就是一個普通人,也有缺點。他沒有成為父親期望的那個人,並一直處在父親打罵的陰影中。他照顧了夏洛特一家三代人,並非沒有得到回報。

有一天早晨,他走進瑪麗母女的家裡,走到她們的廚房,給她們做早餐,他才找到人生中的羈絆,他的內心才穩定下來。瑪麗和夏洛特需要他,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感覺到被需要,他在給予中找到了家的感覺。他得到的最大回報就是成為這個家的一員,收穫了愛。


鯨語電影
張SIR的公眾號
歡迎約稿:電影劇本、詩歌、小說、隨筆
聯繫郵箱: 63840486@qq.com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