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美國心風暴 American Pastoral

美国牧歌/美国牧歌

6.1 / 11,714人    108分鐘 | Germany:102分鐘

導演: 伊旺麥奎格
編劇: John Romano (Ⅰ)
原著: 菲利普羅斯
演員: 珍妮佛康納莉 達科塔芬妮 伊旺麥奎格 Uzo Aduba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我看電影

2017-02-12 02:43:32

批鬥右派伊萬


伊萬這下捅了螞蜂窩吧,歐美好些人在罵他呀,好像在批鬥右派的感覺。需要他寫個檢討書之類的嗎?

這傢伙有前科,上次英國收容難民問題,好多進步演藝人士為難民站台,伊萬不去,已經受到了很多質疑和批評,這電影火上澆油,政治上更加錯誤。居然醜化當年反戰勇士,更加不能忍了,所以罵得好熱鬧。
其實伊萬也沒有右到哪裡去,他認為伊拉克難民的問題,應該解決在這個國家,比如恢復當地的行政、治安、生產、教育等等。至於最困難的孤兒問題,他在伊國治安混亂,白人極容易遭到綁架殺害的情況下,深入伊拉克,探訪已經建立或者籌備建立的孤兒院,向世界發出緩建的呼籲,我個人感覺這比給難民站台危險多了。伊萬那一派的主張,也不一定是錯的,英國不是伊拉克人的家,這對英國人和伊拉克人都是無法承受的。但是他是右派的標籤好像是被貼上了。

談回這個電影,究竟什麼是美國人的核心價值觀,有的人說是人權,不是呀。美國建國的時候,還有黑奴的,如果人權最高,那肯定在建國的時候,就應該廢除黑奴,而不是等到南北戰爭。所以美國的基石不是人權,是民主。

美國人對獨/裁有驚恐式的反映,現代影響最深刻,也最小白的電影是《星球大戰》,前傳是民主的淪喪,正傳是帝國的終結,直白而深邃。《星球大戰》不是寫的太空史,而是羅馬帝國史,對凱撒評價最低的就是美國人,凱撒是以對外擴張的需要建立權利集中的皇帝獨裁製的,對外血腥屠殺,造成了無盡的災難(角鬥場就是控訴),對內野蠻統治,羅馬皇帝敗類多,最敗類的皇帝尼祿為了消滅貴族(潛在的皇權競爭者),把貴族埋土裡只露出腦袋,用類似收割機一樣的東西來回掃蕩,死在現場的,說明是反賊。獨裁成了罪惡、血腥、野蠻的代名詞,而民主成了正義的化身。美國拖垮前蘇聯的太空軍備競賽,名字就叫「星球大戰」計劃,不單純是技術原因,而是內在的精神追求一致。

你只要簡單想一想,美國多次陷入戰爭狀態的原因,是有人侵略本土嗎?沒有。面對希特勒、日本軍國主義,美國人寧肯死那麼多人(多麼地違反人權),他也要血拼到底。那是他的底線。其他一些戰爭,也有他認為其他國家的民主制度面臨被摧毀的危險,或者他認為已經陷入獨裁而導致的。這才是美國的核心價值。

為了這個價值,階級矛盾變成次要的,就像影片中白左罵伊萬這個資本家奴役工人,伊萬說你胡說。我給了工人工作機會,他們在我家的工廠工作40年,如果我真地奴役他們,他們早辭職了。為了這個價值,種族矛盾變成次要的,黑人你有事說事,打砸搶不行。打砸搶不但侵犯個人財產,也妨礙民主的有序表達。為了這個價值,美國確實發動了戰爭,所以它肯定高於反戰。戰火中的越南小姑娘好可憐,但最終她成為美國的養女,而不是越南的革命群眾。

這個電影的觀念不一定對,但確實是美國樹立並踐行的觀念,多多少少你能從這部電影裡,看到美國中產階級真正珍惜的是什麼,所以就算伊萬是右派,個人認為這部電影還是比較真實的。

而且給伊萬貼右派的標籤,有點激進,他拍攝的《奏出新希望》等電影,是十足的左派,面對柴契爾政府大批關閉煤礦,導致工人失業,背負的巨額房屋貸款成為泡沫(都在礦區),這部電影發出了給予利益受損者尊重的最強音,政府為治理環境,而取消煤礦產業也許沒有錯,但應該給予礦工同情與補償。如同這個電影,伊萬也是複雜的,左派不一定真左,右派也不一定真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