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樂來越愛你 La La Land

爱乐之城/爵士情缘/啦啦之地

8 / 678,734人    128分鐘

導演: 達米恩查澤雷
編劇: 達米恩查澤雷
演員: 雷恩葛斯林 艾瑪史東 Amiee Conn Terry Walters Thom Shelto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南達卓瑪

2017-02-12 22:25:16

你覺得lalaland不好看,可能是因為你沒聽懂音樂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原文本來是和一位朋友的豆油,寫完覺得其實還有很多東西還需要探討,於是發到影評區。我不是一個專業的從影人員,也不是專業學音樂的,所以這種交叉看起來可能都是半吊子,大家輕拍啊。

------------------------------------------------------------------------------

我感覺這部片子在製作方面的總結分析反倒是次要的。電影本身呈現出的整體效果,那些感性方面的打動人的東西,是非常神奇的屬於電影視聽藝術的力量。

其實很多人會特別注重影像化表達,注重影像的力量,包括很多大師級別的導演都是在這方面有很多想法,不管是運鏡,剪輯,調度,還是別的創意。但是我還是覺得電影作為一門綜合藝術,音效是絕對不能忽視的一部份,尤其是ost。我屬於對音樂比較敏感的人,所以當一部電影的音樂情緒表現力特彆強的時候,我對電影的情緒感受就會加倍。如果是歌舞片或者音樂劇,那情緒加成更是會幾何式增長hhhhhh因為音效對我來說,是和影像同等重要的一個維度,不僅僅是輔助渲染or背景烘托。

比如theme雖是小調但並不是悲哀陰鬱,反而有很多深層的力量,有對身邊人的珍惜與愛護,有對未來的懷疑與期望,後段還有對自己的不滿和憤怒。

大部份人可能只是覺得好聽,或是稍稍能體會到一些情緒,或是潛意識有一些感覺;但是當我聽到這些,可以連影像都可以不要,連話都不需要再說,幾個音符就已經包含所有資訊了。

就像heptapods一瞬間表達所有資訊哈哈,說到這裡,其實arrival的配樂也都資訊量特別大,不過因為arrival的音樂還是用作background的多,沒有lalaland傳達的資訊多。

以及city of stars,seb本來低落的嗓音表達了太多,在大城市裡馬上就要迷失自己的不安,再堅持一下說不定就有機會的奢望,相信一切都會變好的自我安慰。

而當mia聲音闖入的時候,就像一束陽光打入一片昏暗,影像上也是mia身著黃色短裙明亮地闖入鏡頭,那就是孤單的人唯一的一絲支持啊。再到兩人對唱,轉調漸升,那一瞬間的琴瑟和諧,又略帶苦笑。這就是知音之間的愛情啊朋友們!還需要什麼語言上的鋪墊呢!

還有像seb巡演時的那一段,明明是很high的音樂,但是卻完完全全不和諧不匹配,沒有先前酒館jazz的搭配呼應,只剩嘈雜混亂的編曲;再配上鏡頭多次拉遠拉近造成的緊張感,搖滾演唱會一般的氣氛,扭動的伴唱;以及mia錯愕的表情,被人群擠走的無力。與此同時,seb臉上卻沒有任何厭惡與不適,甚至還有一絲享受new jazz,享受歡呼。

這個時刻,那種音樂+圖像+劇情所傳達的「你們已經不合適了」的資訊,已經不能再明顯了。mia是懂seb的,也許seb的成功會讓她思考自己的失敗,但是更多的還是不理解seb的妥協。而seb,他自己可能也在疑惑,他也沒有做好選擇。

從那個時候我就知道衝突已經近在咫尺,但是很多人可能根本沒有這些感受,所以才會覺得之後分手的劇情來的生硬突然。其實這裡的鋪墊已經夠夠的了,只是很多人完全忽略掉了這部份重要資訊。

這個地方讓我想起了begin again裡面女主聽男友新作的時候,沒聽幾句就聽出來男友已經出軌別的女生然後給了男主一巴掌,有的時候什麼都不用多說,聽幾句就全都瞭然於心了。

所以這種不同感官之間的「蒙太奇」(不知道有沒有專業名詞描述這種現象,感覺音樂蒙太奇還不能概括這樣以聲音而非影像為主的蒙太奇),才是我覺得這部片子最動人的一點,也讓那些俗套的劇情與話題頓時變得唯美且有意義。

導演也是一個又做音樂有做電影的人,所以我相信他不像一般導演只將音樂作為輔助,他在音樂里放入的大量資訊一點都不比影像少,只是還需要觀眾去慢慢理解體會,需要大家像拉片一樣去「拉音樂」,像分析影像一樣去分析「聲音+影像」。

最近越來越覺得,很多藝術形式真的是有門檻,有級別的(非貶義)和一個不太懂音樂的朋友一起去看的這部電影,看完真的沒話說,千萬種想說的卻毫無頭緒,但是今天和一個懂音樂的朋友發豆油就釐清了好多思路。我們了解的越多,越能激發出新的想法,遇見新的有趣的人和事;當然也不能因為這樣就曲高和寡,也要會從通俗的角度分析解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