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樂來越愛你 La La Land

爱乐之城/爵士情缘/啦啦之地

8 / 678,734人    128分鐘

導演: 達米恩查澤雷
編劇: 達米恩查澤雷
演員: 雷恩葛斯林 艾瑪史東 Amiee Conn Terry Walters Thom Shelto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尉遲上九

2017-02-13 19:29:53

《愛樂之城》: 裹著華麗外衣的好萊塢舊夢


對歌舞片,我一直都是嚴重欣賞和接受無能的人,對於動不動就出其不意的唱上一段或舞上一段,溢出螢幕的歡快和鬧騰,總感到無比的莫名和刻意,但對達米安·沙澤勒的這部《La La Land》的期待值從去年開始就在日益飆升,三十歲之前拍出了牛作《爆裂鼓手》(庫神和波蘭斯基同樣在這個年齡段表現出了超群的天賦和能力),留下了好印象,石頭和高司令的養顏搭配,先聞其聲的絕贊ost,緊接著一邊倒的好評如潮和獎項的肯定,開始翹首以盼能早點在影院看到。

電影《愛樂之城》的美國版海報

奧斯卡提名一出,激起千層浪,更是破天荒地和《鐵達尼號》與《彗星美人》打成平手,永遠忘不了二十年前《鐵達尼號》在影院(人生第一次)帶給我的震撼和感動,自然將期待拉得猛高,老早就買了票,看完,的確是一場很棒的視聽體驗和享受,對這類片在主觀偏見上也有所改觀,但整體的感受卻有點打折扣,好是好片,但不及經典,比比皆是的懷舊、迷影元素的大量融入和借鑑是這片能夠引發好感和討人喜歡的重點,包括色彩、運鏡、配樂、歌舞串聯(形式感)、字幕設計、海報、影中影等等,會很自然不自覺地聯想到那個曾經讓人無比留戀和回味的黃金年代。(以下含有劇透,慎看!)

達米安非常聰明,玩得很有技巧且極具夢幻般的美感,一上來就是開門見山的公路歌舞秀,挑起了不少觀眾的代入感,雖然鏡頭語言利索且靈活,但還是稍顯刻意,有點斷層,旁邊的同學一度以為是廣告宣傳片,接著就是一套又一套的懷舊細節和情節的輪番登場,不拘一格的運鏡,看得人眼花繚亂,特別是一組組猶如信手捏來做起牆面塗鴉般華麗而別緻的長鏡頭,達米安炫技滿分的在千變萬化的鏡頭運用(視角、穿插、銜接等)中,營造出一種由電影本身特質建立起的妙不可言的視覺效果,加上豐富惹眼的色配,不斷善意浪漫的挑逗著觀眾的視覺神經,完美和諧的暖色調呈現出一股古典而時尚的氛圍,有時候感覺像是穿越到了韋斯·安德森的電影裡。

這片在情人節上映真的好嗎?:)

色差十分的鮮明,但不會覺得突兀,充滿著童話般美好的氣息,很容易想到雅克·德米拍攝的《瑟堡的雨傘》/1964(更加的明艷),用搶眼的色調處理來強調視覺化的直觀衝擊感,令人目不暇接,沉溺在一片華而不膩的光影世界中;片中致敬和倣傚的地方還有很多,房間裡的《西區故事》/1961、山頂的《雨中曲》/1952、《隨我婆娑》/1937的踢踏舞、《紅磨坊》/2001裡的上天等等,還有兩人在影院看的迪恩的代表作《無因的反叛》/1955,以及《卡薩布蘭卡》/1942,仔細的對應和發覺便能找出一籮筐,就像高司令說的:每一次的觀看都會有新的發現。達米安借鑑了大量歌舞片不落俗的拍攝手法和視聽上的呈現優勢,看得人賞心悅目。

電影《瑟堡的雨傘》的劇照

對音樂達米安無比的執迷和熱衷,特別是爵士樂,這在之前的《爆裂鼓手》里已經深刻了解過了,之前的變態老師賽門斯還客串了一把,這次的配樂由他當年在哈佛的同學兼一路合作的默契搭檔賈斯汀·赫維茲製作,在主角的搭檔上和劇情的推進中起到了良好的化學反應,另外靈魂歌手傳奇一亮嗓還真是有點為之一振,看著穿著鉛筆褲和平底鞋的石頭,配著優美輕盈的曲調(一時想起了戈達爾的《筋疲力盡》),片中朗朗上口和美妙動聽的旋律,蘊含寓意和深意的歌曲與歌詞,掩蓋了兩位身為歌舞領域門外漢的主演難以避免的瑕疵,高司令看得出下了苦功,琴沒白練,片中有很多他展現琴技的特寫鏡頭和獨秀場面,很有魅力。

石頭扮演的米婭與高司令扮演的塞巴斯蒂安

一個膚白貌美,一個帥氣逼人,明智的選角(這對以側重視聽的歌舞片來說太重要了),但還是能看出兩人的弱點,有時意圖的明顯超過了行動力的流暢而稍微顯得有點外行,好在除了歌舞琴技的部份,兩個角色並不難以駕馭。拋開這些外在絢麗養眼的外衣,說實話故事還是弱了些,核心依舊繞不開好萊塢的老路,一個愛爵士樂卻熬不出頭,想開個俱樂部,一個愛表演卻屢屢碰壁,想實現演員夢,兩個失意的年輕人聊天、約會、看電影,很快就走到了一起,結果還是難過現實這一關,觀念的分歧和無奈的處境導致兩人分手,最後各自夢想成真,可惜關於續寫他們美好的經歷和結果,只能永遠的在夢幻般的影像里得到實現,最後瞭然於心的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看著這場景顯得格外的美好,很有韋斯·安德森電影裡的味道

通過四季來推動劇情的發展和兩人的情感進度,和《和莎莫的500天》有點像,文藝范兒十足。石頭在接受訪問時也提到過,說來說去重點是即便夢想像狗屎一樣被人瞧不起,看上去那麼的遙不可及、深深體會到挫敗感也不要輕言放棄,因為在追夢的過程中總會有驚喜在等著你,面對現實的變化和殘酷,有時候得做出妥協和隱忍,可能會無比的沮喪和氣餒,要硬著頭皮去迎合和嘗試,但千萬別忘了當初純粹的目標和理想,自我與生存,夢想與當下間的融通和矛盾,亘古不變的好萊塢式主題,這碗直白明了可以直接下肚的雞湯想必人人都能品味得出,而夢想和愛情這等舊夢已在好萊塢這個日漸生鏽的造夢王國里重溫過無數次了。

最後驚喜連連美如畫的蒙太奇加分太多

片中的愛情很多人看出了共鳴,看淚了不少人(缺乏經驗?我是完全抓不到淚點),留有遺憾而曾經擁有的愛情反倒更有韻味,能換來觀眾更多的情感投入和共識,要是來個有情人終成眷屬那就太俗不可耐了, 猶如神來之筆的結局完美詮釋了電影作為造夢利器的強大和美好, 重演(改寫)、延續和切換,轉變成的最初動人一吻到兩人的後續幸福生活,扭轉兩人從相識、相知、相戀到虛構相結合的經歷與過程,拉高了不少印象分的蒙太奇,製造出了另一種美好的可能性,這點可以說也只有電影才能完美的辦到,夢迴現實,留下的是彼此心照不宣會一直留存於記憶裡的點滴與感情,以及那首隻屬於他們的《City Of Stars》。

電影《愛樂之城》的一眾主創,年輕有才還帥了我一臉的導演

若要坐家裡看這片觀感可能還要打個折扣,這種不依賴任何高科技而走純粹復古路線的視聽美感若不能通過電影院得到有效的放大,幾乎是忽視和浪費了導演的良苦用心,好萊塢舊夢的軟肋和敘事的平庸也會更加的表露明顯,去年的影壇或許是比較匱乏的一年,累覺不愛的感官太需要充飢了,自然會參雜許多個人的感性因素和偏愛成份,也就出現了諸多盲目追捧的現象,至於獎項同理,不是競爭激烈,而是一枝獨秀,在叫好聲一片中,反倒看出了好萊塢有走下坡路的趨勢,想借昔日的輝煌來成就今日的經典,可惜輝煌早已不在,這個時代的經典更難成就。

首發 | 微信公眾號:yuchishangjiu,歡迎訂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