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狂琴難了--Gloomy Sunday

布达佩斯之恋/忧郁的星期天/忧郁星期天

7.8 / 8,458人    112分鐘 | Argentina:113分鐘 (Mar del Plata Film Festival)


演員: 艾莉卡瑪洛茲珊 史蒂芬洛迪奧尼斯 Ben Becker 約希姆克羅爾 Andras Balint Geza Boros Rolf Becker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陽關酒

2017-02-13 21:25:56

篆刻人性的尊嚴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很久,沒寫影評了,一般在時光里點個三星四星足矣。卻有一部電影,看了快兩月餘,期間經過了農曆新年、公曆新年……掛在心頭、總是自責,總覺得欠了她一樣。就是這部人性尊嚴之作——《布達佩斯之戀》。



1、三美
影片伊始,吸引我的是多瑙河畔的美麗布達佩斯和如影相隨的醉人音樂,更是那位有著馥郁歐域風情的女子——伊諾娜。她美在那雙深不見底的眼睛,攝人心魄。在「女神」被用爛的今天,伊諾娜的形象,可以詮釋什麼才是真正的「天然去雕琢」的女神。「傾國傾城」「美到令人淪陷」「美到不食人間煙火」,豆瓣影友的這些詞句,都不為過。直到浴缸紅酒的出現,伊諾娜酥胸坦蕩、酒杯輕搖。不色情,但充滿誘惑。至此,影片展現了一個美麗的耳目一新的開始。

2、一半
接著,故事發展為一段音樂傳奇和一場三角戀的故事。多瑙河的水波里蕩漾著無數迷人的音樂,導演借用一個真實的音樂傳奇故事——gloomy Sunday。讓我不停的設問和取證,原來一段鋼琴曲,可以關乎那麼多人的生命。死有輕於鴻毛,有重於泰山。聽曲而終的人生,是鴻毛,還是泰山?

好影片的飽滿和立體,就在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伊諾娜和餐廳老闆和鋼琴師的三角戀同時開始了,看慣了氾濫的一夫一妻鴛鴦式的苟且的「幸福」,不禁為餐廳老闆的大度拍案叫絕!猶太老闆做經紀人做老闆都遊刃有餘,若是處理一般的愛情,他也會遊刃有餘的。然而面對驚為天人的完美女神,他肯定不止一次地深思熟慮。最後在馬鈴薯攤位前終於豁然開朗:「擁有一半的你,總好過全部失去你。「他也為伊諾娜考慮:每個人其實都想一箭雙鵰,一是肉體,二是性靈,能填飽肚子和能餓壞肚子的。」

此間,導演這把犀利的刻刀,已經將人性篆刻。每個人,生爾平等自由獨立,有愛的權利,放棄的權利等等……猶太老闆從自己考慮,是第一個深愛伊諾娜的人,從伊諾娜考慮,她想同時擁有愛的肉體和性靈。從鋼琴師考慮:志趣相投的美人,無法不愛。這裡導演選擇了人性的自然流露。那就是3P 。看慣了橫刀奪愛和為愛癲狂的生硬的結局,我無比敬佩導演的這種自然的、尊重人性的選擇。陽光下、草坪上,三人耳鬢廝磨,纏綿悱惻。是我見過的最好的三角戀。

3、尊嚴
當我還在擔心這三角戀如何演化時,筆鋒急轉。電影帶我到更嚴肅的一個話題,生存和戰爭。曾天真的許諾,要成為德國最大進出口商的漢斯,被那個時代帶進了戰爭的陰霾。也許為了生存,他選擇了做納粹的軍官。一夜之間,法西斯的鐵蹄闖進寧靜的布達佩斯。年輕衝動為愛輕生的德國小鮮肉,不但搖身一變成為二戰納粹。而且,他居然不忘初心,依然喜歡著餐廳的肉卷和伊諾娜。

同樣為了各自的生存,餐廳老闆含沙射影地講「那隻眼睛是真的」的笑話,伊諾娜破例,在眾人面前演唱了填詞的憂鬱的星期天。可是兩個好友的妥協,無法挽回鋼琴師倔強的尊嚴,他義無反顧地選擇了死亡。的確,他的死,可謂安得其所。有尊嚴的自行了斷,好過「屎盆子扣在頭頂」的苟且的生存。

為了生存,猶太老闆起初是通過金錢填補漢斯慾望的窟窿,換來的卻只是一個虛假的承諾。對於漢斯瘋狂蔓延的佔有慾,第一次,伊諾娜用一句完美的話語回絕了(我們天使都是很保守的)。第二次,她騎上自行車飛奔軍營,意圖用身體來換回猶太老闆的生命。然而允諾的人總被說謊者傷害,正如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漢斯把猶太老闆送上火車,送向生命的終點。而多年以前,猶太老闆同樣把漢斯救起並送上火車,送漢斯踏上嶄新的人生旅程。

漢斯的再次出現,是影片的前後的分水嶺,前半部,一女三男,如林徽因式的愛情,愛音樂愛異性,尊重人的平等自由獨立,在多瑙河畔演繹人生的爛漫和繁華。下半部,同樣的一女三男,在戰爭的大熔爐中,有人為自己的私慾忘恩負義,卑劣卓絕。有人為求得愛人的生存輾轉騰挪,辛苦奔波。有人為愛人的生存犧牲肉體、拷問尊嚴。也有人,為尊嚴的長存而了斷了自己的生命。我們不由地設問,在愛情面前,自由和獨立有多少份量,在生命面前,愛情和尊嚴有多少份量!生存和死亡,哪個才是適得其所?

4、對比
細節關乎成敗,對比展示哲思。影片多處對比細節不勝枚舉。比如開頭,漢斯臨死還死拽著夫人頸中的項鍊,給後面漢斯的斂財貪婪埋下了伏筆。再則是猶太老闆和漢斯的火車相送,一個送去嶄新的人生,一個送去陰冷的陌路。還有漢斯的打字員,從嚴格遵守正字法,到最後被戰爭蹂躪了心靈之後的極度釋放。還有伊諾娜第一次優雅的婉拒漢斯,到第二次無奈的被迫。買馬鈴薯時,一開始猶太老闆不喜歡這樣的馬鈴薯,他說我才不肯花20菲勒買這種貨色(馬鈴薯老闆還說了句愛做什麼就做什麼),但在一番思想鬥爭後,他還是買了10底片,那就是一半,他希望擁有伊諾娜一半的愛情,即使那並不完美。

最後,解讀這張海報,一女三男,同樣是半張臉,但伊諾娜的明顯是完整不可分割的一整個頭像,只是角度的不同呈現而已。而另外三個男人明顯是已經分割好的半張臉。這也預示著,如此驚為天人的完滿美人,愛她已經足夠,哪怕僅僅只擁有她的一半,甚至只是半個小時。


題外話:向德國和德國的音樂致敬!
德國是一個崇尚音樂的國度,憂鬱的星期天,一曲魔音,影響了整個歐洲,最後只能停止出版。一曲鋼琴,可以決定人的生死,正如另一部音樂相關的電影《鋼琴家》。此片於戰後50週年德國首映,為德國的坦率贖罪情結點讚,知恥而後勇!
                                                                                   
                                                                                               陽關酒
                                                                                            2017.2.13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