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樂來越愛你 La La Land

爱乐之城/爵士情缘/啦啦之地

8 / 678,734人    128分鐘

導演: 達米恩查澤雷
編劇: 達米恩查澤雷
演員: 雷恩葛斯林 艾瑪史東 Amiee Conn Terry Walters Thom Shelto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picnic

2017-02-13 22:41:36

愛樂之城 PK 吉屋出租


La La Land 是今年金球獎的最大贏家。高司令和石頭姐幾乎一夜之間成了好萊塢最搶手的兩顆星。City of Stars 在油管子上被無數文藝中二青年、一對一對的情侶歌手翻唱了又翻唱,那個甜蜜呀,都快要溢出油管外了!

不得不說,La La Land的音樂做的不錯,city of stars 老幼通殺,dreamers艷驚四座。我第一次聽到就停不下來了,翻來倒去聽了一整夜。作為一部pop音樂劇電影,它的攝影、色彩、舞美、編曲,以及諸多向歌舞片黃金時代致敬的片段,雖然不能說無懈可擊,但也稱得上盡職盡責。特別是開場那一段四分多鐘的高速路大合唱,長鏡頭一氣呵成,儘管與後面的故事關係不大,卻也頗為震撼。從2002年的芝加哥和2005 年的Rent以來,好萊塢工廠已經許久沒有出產一部製作精良、能引起這麼多人追捧的音樂劇電影了。從重新啟動這個電影類型市場的角度來說,La La land是有貢獻的。

但是,一部合格的電影和一部優秀的電影之間有雲泥之別。在我看來,La La Land作為一部純音樂劇,或有可圈可點之處,但作為電影,只能算合格。劇本情節俗套、毫無新意,人物刻畫纖薄,對Mia和Sebestian之間感情的處理,甚至可以說是粗糙的。但它最大的失敗,是立意有問題。同樣是音樂劇電影,同樣是反映追求藝術夢的美國當代年輕人與現實困境的對抗、對決,Rent(吉屋出租)甩La La Land十八條街。後者所展示的社會廣度、深度,對人物形象的刻畫,所折射的人性光輝和與命運抗爭的力量,都是La La Land所不能及的。別跟我說這是個人審美不同,我不粉Rent。我那沒什麼音樂素養的耳朵告訴我,Rent裡面沒有哪一首歌的旋律好聽過city of stars。然而,Rent是可以被稱為經典的電影,而La La Land不是。

我們這個時代,似乎已經不談貧窮和階級了。然而貧窮和階級差異是造成年輕一代在追夢路上無數痛苦的頭號罪惡因子。因為階級差異而導致的貧窮在Rent里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電影一開場就是房東班尼來逼租。窮得交不起房租的青年人,聖誕節前夜被停了電,在寒冷徹骨沒有暖氣的老房子裡,點著蠟燭,等待新年的到來。街上是衣衫襤褸的無家可歸者,盛氣凌人的警察,還有趁黑打劫的搶劫犯。氾濫的毒品和愛滋病,時刻威脅著他們的年輕生命。在這個殘酷而寒冷的世界裡,一群年輕的藝術家們,用他們的青春、熱血、善良和真誠,溫暖著、支持著彼此。這裡有感染了HIV的吉他手Roger,有科林斯和angle這對黑人同性戀愛人,有作為猶太人而處處受排擠的電影人Mark,有深陷毒品的Mimi,有Maureen和瓊安 這一對拉拉。每一個人物都有她/他獨特的困境,種族的、健康的、性別的,然而他們的命運是相連的,他們有共同的敵人-貧窮和來自有產者(房東)的壓迫。他們是沒有退路的無產者藝術家,不反抗就只有待斃。

在La La Land里,貧窮只得到一些側面的描寫,比如交代了Sebastian付不起房租和Mia因為自費出演one person play而破了產。可是,劇本給Sebastian安排了個給他付房租的姐姐(簡直就是個walking wallet);Mia呢,破產了固然傷心,但還可以捲起鋪蓋回到她中產階級的父母家!可是,假如Sebastian沒有能付房租的姐姐、Mia沒有她的中產階級父母呢?貧窮,在La La Land 里只是一個暫時的障礙,是可以通過個人努力和勤奮被跨越的障礙,而不是一個社會現實,不需要深入地去分析。實在太窮了,年輕人還可以倚靠他們baby boomer的父母家人,越過障礙,繼續追夢,好像有個家產豐厚的老爸老媽老姐就是最後的答案,與我大天朝的拼爹邏輯何其相似啊。

Rent為貧窮這個社會癌症開出的藥方是:community。人們自發組織起來,共同反抗有產階級的壓迫。電影裡多次出現年輕人集會、抗議的場面,最著名的是一開場的抗租行動,還有後面Maureen的演出所集結的青年人聚會。最讓人動容的是出現了很多次的Ryder Community Center。在這裡,罹患愛滋的年輕人自發組織起來,定期見面,傾訴煩惱、互相鼓勵。正是在這裡,Mark的攝影機見證了集體的力量,Roger也從一開始的抗拒到最後變成了這個社區的一員。藉助集體的力量,東村的年輕人敢與朝令夕改的房東叫板、也能在最脆弱無助的時候得到救助和溫暖。

然而La La Land似乎認為,貧窮問題可以靠藝術家進入產業就業來得到解決,硬要死扛到底嘛,那就全靠運氣囉。Sebastian是前一個選擇的代表,先做了幾年爛俗音樂,但攢夠了錢,最後還是可以開他心心唸唸的爵士樂俱樂部。Mia呢,是後一個選擇的代表,沒有向現實低頭,把自己獻祭給了藝術,但最後靠著一個「伯樂」,從此鹹魚大翻身,脫離了苦海。好像Sebastian和Mia的問題,只是要在做大工業的螺絲釘還是追求真正的藝術之間來作選擇,而兩者,都是有希望出頭的。這種敘述把真實的人生困境濃縮成了一道心靈雞湯選擇題。貧窮和社會不平等所導致的社會問題歸結到「個人的選擇」,這難道不是新自由主義最喜歡的說辭?!如果做了螺絲釘和祭品,還是出不了頭呢?La La Land說了,那不是我的問題喲,是你實力不夠強、或者運氣不夠好囉~~!

在Sebastian和Mia的世界裡,沒有community。雖然Mia有一幫難姐難妹,她們也去觀看了Mia的話劇以示支持,可是那飄在雲端上的「友情」喲,既不用出力出汗、更不要說流血犧牲。看不到她們在Mia面對無數試鏡的羞辱時是如何支持她的。假如Mia沒有一個富足的中產階級家庭可以回歸,這些妹妹會伸出援助之手嗎?她該怎麼辦?所有的難題最後都可以靠個人努力和運氣得到解決,付出的代價呢?是青春過往的一段真愛。啊!多麼浪漫!在Rent里呢?貧窮奪走的是Angle的生命,是Roger前女友的生命,是Mimi的健康,是他們在天寒地凍的紐約東村唯一可以遮風避雪的出租房!

有人說了,La La Land,本身就是脫離了現實的夢幻世界。說到底,La La Land要講的是一個夢,和敢於追夢的人們。電影本身就是做夢,沒錯,可是這個夢是讓你在電影院裡擦眼抹淚地意淫兩小時「個人努力加運氣就能成功」、「逐夢人不得不放棄愛情好慘」、「就算是賠上一生也要追夢」之類的心靈雞東加都市爛俗小說,還是讓你真正地看到黑暗世界之外的耀亮星空?

這樣的電影能大行其市,很能說明問題。秘訣是抓住了人類的幾個永恆主題之一:夢想與現實的衝突。更重要的是,這個命題已經成為當下美國(或者全球)中產青年一代共同面臨的危機。2008之後的美國社會,經濟發展遲滯、社會兩級分化進一步加劇,中產階級縮水。新自由主義盛行之下,教育成本一再上漲。中產階級出身的年輕人背負著沉重的學生債務,指望靠受高等教育翻身,卻又屋漏偏遭連夜雨,畢業後即碰上經濟危機之後的高失業率。找工作難,找高收入的工作更是難於上青天。大城市畸形發展,gentrification讓房價和房租齊飛,更兼種族矛盾激化,暴力事件頻仍。Millennials 突然發現,對比他們的父輩 baby boomers,他們的生存環境明顯惡化了。到了該成年獨立的時候,沒有固定工作,缺乏穩定收入,買不起房子,開不起豪車,生不起孩子,就算生得起也養不起。學術界用一個新名詞形容這個新社會現象:emerging adulthood,該成年而未成年,"半成年」。面對外部大環境殘酷變化了的半成年要如何實現從小就做的美國夢呢?La La Land以Sebastian和Mia的奮鬥故事為餌緊緊抓住了一代半成年人的心。不得不說,在表現理想與現實的衝突上,此片頗為成功。Sebastian以一個音樂人被迫成為鍵盤手和Mia試鏡時的悲慘遭遇,以及他們在追夢路上的艱辛和付出,會深深地打動許多在追夢路上的年輕人。

Dreamers 有一段歌詞意味深長:

"A bit of madness is key
To give us new colors to see
Who knows where it will lead us?
And that's why they need us"

這個半成年人組成的美國大眾,眼看「美國夢」被拍死在沙灘上了,憤怒、迷茫又渴望變革。正是在這種需要new colors的強烈願望下,部份選民認為 a bit of madness is key,由此選出了川普這樣不靠譜的總統。

Dreamers還有另一段相當應景的歌詞:

And here's to the fools who dream
Crazy as they may seem
Here's to the hearts that break
Here's to the mess we make

美國今天的瘋狂恐怕已經遠遠超越了破碎幾顆心,它所make的mess is yet to come. 如果La La Land就是美國夢的另一個名字,那麼在新自由主義肆虐、保守主義勢力抬頭的美國,這個夢雖然像電影一樣看起來很美,但恐怕很難是個美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