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的故事--The Story of Film: An Odyssey

电影史话/电影的故事(台)

8.4 / 4,852人    60分鐘 (15 episodes)

導演: 馬克庫辛思
編劇: 馬克庫辛思
演員: 亞歷山大蘇古諾夫 拉斯馮提爾 巴茲魯曼 蔡明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發不沾霓

2017-02-14 06:18:45

沒能成為索引的碎片


極其出色的紀錄片和熱情萬丈的導演,而我的記錄……極其凌亂……和……殘缺。

【第一集】
1.早期好萊塢建立製片廠是為了規避版權。
2.被大批邀請到好萊塢發展的瑞典人。
3.好萊塢早期,女性是創作的絕對主力,她們不僅僅擔任編劇,最早的一批電影導演里也有女性。而後,有聲片問世,華爾街入資,電影成本上升,男人開始搶女人的生意了。
4.格里菲斯不是發明特寫或剪輯的人,但他把剪輯用出了新高度。

【第二集】
1.匈牙利移民的毛皮商人阿道夫·祖克創立了名人影業——後來的派拉蒙。
2.四名波蘭裔加拿大人成立了華納。
3.俄羅斯人Luis B.Mayer——麥克梅。
4.斯坦利·多南說:「製片廠體制並沒有真的干預到電影」。
5.拉斯·馮·提爾:「我不知道他(德萊葉)做了什麼,但沉澱了多年以後,當然就有不朽的感覺,就像一鍋好湯,熬了很長的時間。我不知道他為什麼偉大,不過誰都一樣,塔可夫斯基為什麼偉大?實在很難說明,我覺得他的電影就如同天啟,幸好偉大這種事很難解釋,因為那就是一種很強烈的感受,要是感受不強烈,他們就不偉大了。」
6.德萊葉的化繁為簡——廚娘的例子。

【第三集】
1.「劉別謙會怎麼做?」——掛在比利·懷爾德辦公室牆上的牌匾。
2.七股挑戰好萊塢浪漫電影的勢力:
   寫實主義導演(德萊葉)
   劉別謙的喜劇
   法國印象派電影(阿貝爾·岡斯)
   德國表現主義
   歐洲先鋒派
   蘇聯蒙太奇
   小津&溝口
3.香川京子的採訪。
4.中國電影&阮玲玉(看到一個多倫路的鏡頭)。

【第四集】
1.霍克斯:我從來不簽合約。
2.二十世紀,希區柯克是比畢卡索更為重要的圖像創造者的七個理由。
3.「愛森斯坦以降的導演,沒人比希區柯克更愛用特寫」。

【第五集】
1.接受「影評人」博格丹諾維奇採訪時一臉不耐煩的約翰·福特——「take one?不會超過一個take的吧?」以及那句霸氣無比的「Cut」。
2.威爾斯。
3.黑色電影。
4.重創好萊塢的麥卡錫主義&卡贊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時台下各位的反應。
5.[第三人]。

【第六集】
1.[埃及車站]。
2.阿普三部曲。
3.謝晉(「影史上少有人有這樣的命運變化,就連波蘭斯基也比不上」)。
4.墨西哥電影。
5.電影史上的「壓力鍋時期」。

【第七集】
1.[不良少女莫妮卡]里安德森直視攝影機的鏡頭。
2.伯格曼的小劇場,布列松的囚牢,塔蒂的場景與時間的精緻拼圖,費里尼的馬戲團。
3.塔蒂開的影院「l'Arlequin」。
4.克勞迪婭·卡汀娜:「和維斯康蒂拍片子,沒人說話,片場一片死寂,和費里尼拍片,大夥又叫又唱,講電話,好不熱鬧。因為嘈雜可以給他靈感。」
5.「伯格曼、布列松、塔蒂和費里尼,五十、六十年代的電影,在形式開創上貢獻良多,但隨後就被法國導演地毯式轟炸——瓦爾達、雷乃、特呂弗……然後,這個人出現了——讓-呂克·戈達爾——法國新浪潮中最有魅力的導演,電影史上最偉大的恐怖份子。」(看這段的時候有一種古怪的感覺,一身雞皮疙瘩而又熱血沸騰)
6.巴茲·魯赫曼:「好萊塢讓女主人公穿誇張的戲服,而新浪潮用牛仔褲。但本質沒有變,人們依舊說著『我愛你』,『我要殺了你』。語言是活的,但說的內容是死的,變化的只是潮流,而已。」

【第八集】
1.新浪潮席捲全球。
2.米洛斯福爾曼、楊索、捷克漫畫、塔可夫斯基。
3.大島渚、今村昌平。
4.印度,巴西,芙茹弗·法洛克扎德和那部[黑房子]。
5.塞內加爾當時的總統是一位詩人。

【第九集】
1.被諷刺填塞的70s美國電影。
2.天天以淚洗面的丹尼斯·霍珀。
3.為斯科塞斯之崛起助力良多的保羅·施拉德。
4.這世界的差異性,一如[殺羊人]的導演認為小津和黑澤拍的都是神話。
5.「……接著這個人出現了——伍迪·艾倫。」
6.[天堂之日]里有46分鐘是哈斯克爾·韋克斯勒拍的。
7.「光線末端的隧道」。

【第十集】
1.扎辮子的文德斯。
2.德國新電影。
3.拍完[同流者],戈達爾表示這部片子是對激進主義的背叛,然後約貝托魯奇在咖啡館見面。貝托魯奇先到了,戈達爾姍姍來遲,塞了張紙條給貝托魯奇後,他就走了。紙條上寫著:我們要反抗帝國主義與資本主義。寫在毛澤東的肖像上。想想貝托魯奇後來拍[戲夢巴黎],挺有意思的。
4.西非電影。
5.第三類電影。
6.[聖山]。

【第十一集】
1.70s的商業電影狂潮。
2.香港的「路易·B·梅爾」邵逸夫,優雅的[俠女],憤怒的李小龍。
3.寶萊塢。
4.「理想一落空,藝術就遭殃」。
5.「印度電影最刺激之處,就是它在三小時內就有因果報應」。
6.尤瑟夫·夏因:「我是第三世界?不,你才是。第三世界,天哪。我們有七千年歷史,七千年前就很文明了。我們開發程度有那麼低嗎?那不叫文明。文明是你如何與別人接觸。你懂得如何去愛嗎?你懂得如何去關心嗎?這才是文明。在這裡你如果去拜訪真正的窮人,即便他沒有東西款待你,他也會去跟鄰居借麵包,然後招待你吃。在歐洲,你可能昏倒死在街頭,路人卻從一旁走過,無動於衷。我們必須明白文明的意義,才能區分第一世界,第三世界。」
7.[驅魔人],[大白鯊],[星球大戰]。

【第十二集】
1.接受採訪的田壯壯背後擺著一張[藍莓之夜]的DVD。
2.當局不能容忍的電影,[黃土地]與張藝謀,蘇聯電影。
3.基耶斯洛夫斯基與[十誡]。
4.[光之翼]。
5.[閃電舞],[壯志凌雲],[藍絲絨]。
6.卡拉克斯極其奢侈的[新橋戀人]。
7.阿莫多瓦的[激情迷宮]。
8.[光之夢]。
9.大衛·柯南伯格。

【第十三集】
1.電影的又一個黃金時代,賽璐珞之輓歌。
2.[純真時刻]。
3.阿巴斯:「導演就像足球教練……」
4.王家衛,張曼玉。
5.侯孝賢。
6.口若懸河的蔡明亮:「我常常讓我的演員在電影裡邊喝水,因為喝水之後他就會小便,或者他會哭泣,好像身體是一個容器,可以裝東西裝水,裝慾望,裝各種需要……」
7.塚本晉也。
8.中田秀夫&日式恐怖。
9.Dogma95。
10.克萊爾·德尼:「我認為卡梅隆跟我沒區別,我們都想拍電影。」
11.哈內克&寫入影史的遙控器反轉。

【第十四集】
1.90s的數位技術。
2.[終結者2]、[玩具總動員]、[鐵達尼號]、[角鬥士]。
3.數字的另一面:[女巫布萊爾]。
4.電影引用電影——[好傢夥]&[火車大劫案]——對鏡頭開槍。
5.後現代代表:[黑色追緝令]、[天生殺人狂]([龍虎風雲]對[落水狗]的影響)。
6.科恩兄弟。
7.為了了解[大象]主人公原型心理而嘗試電玩隨後痴迷於《古墓麗影》的格斯·范·桑特(還因此催生了[傑瑞])
8.[撒旦探戈]。
9.保羅·范霍文。
10.簡·坎皮恩:「我不知道那場戲對不對,重點是感覺對了~」&「我總是嘗試包容、製造輕鬆的導演方式。」
11.巴茲·魯赫曼——「來自澳洲的文森特·明奈利」。

【第十五集】
1.21世紀初期的「真實」&[華氏911]&[神鬼認證]。
2.錫蘭。
3.羅馬尼亞新浪潮。
4.韓國電影的2003。
5.[穆赫蘭道],[夢之安魂曲]。
6.羅伊·安德森。
7.[阿凡達]。
8.[熱帶疾病]。
9.亞歷山大·索科洛夫:「歷史講述發生過的事,藝術探討可能發生的事」「沒有文明、文化或藝術能避免數百萬人受害。東正教、基督教、藝術、教育,什麼都無法阻止數百萬俄國人殺害他們的同胞。」
10.[全面啟動]。
11.[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