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布拉格的春天--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布拉格之恋/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港)/布拉格的春天(台)

7.3 / 38,868人    171分鐘

導演: 菲利普考夫曼
編劇: 米蘭昆德拉 尚克勞凱立瑞 菲利普考夫曼
演員: 丹尼爾戴路易斯 茱麗葉畢諾許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豆豆

2017-02-14 08:47:17

自由雖輕,奈何,你無力承受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如果我能活兩次,一次,我會讓她住下,另一次,我會把她趕走,然後我就會比較得出最佳的選擇,但是我們都只能活一次。
生命是如此之輕,就像一個輪廓,我們無法填充,或者修正,讓它變得更好,真是可怕!
這也是托馬斯及時行樂的原因吧!外表帥氣,魅力超群的他從不浪費自己的才能,四處獵艷,從不失手。
自打特蕾莎一躍跳入水池,顯盡健碩體態的那一刻起,托馬斯就已將她列為囊中物,得到只是早晚的事。
只是他沒有料到,特蕾莎會主動來布拉格找自己,更沒有料到,看著特蕾莎與其他男子跳舞,自己會莫名嫉妒。這下完了,風流公子居然動了真情,愛上了這個古靈精怪的女孩。第一次上床,特蕾莎發瘋似地狂叫,紅撲撲的臉蛋,像是發著高燒。她分明是一頭不諳世事的小野獸,那樣新奇而鮮明地衝擊著閱人無數的托馬斯。
可是,他又無法放棄自己沾花惹草的喜好。同薩賓納保持著情人關係,沉醉在肉體的歡愉中,無法自拔。婚姻對托馬斯而言,無疑是種束縛。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緣份吧!他真的娶了特蕾莎,組建了一個小小的家。
特蕾莎敏銳地感知到丈夫的不忠,深受其苦。半夜驚醒,她說夢見托馬斯讓自己看著他與別的女人做愛。
又能怎麼辦呢?她真心地愛著托馬斯,試著娶包容,那沒有什麼的,他愛著我,那就夠了。真的夠嗎?
我多麼希望像你一樣,毫不敏感,無比堅強。可是,我不理解,為什麼愛和性是不一樣的。沒有愛情,如何做愛?
這或許就是男女的根本差異,女性是接納的,無法像男人一樣只是做愛,尋獲肉體上的快感。終其一生困在自我的性別劣勢中,痛苦糾結。
特蕾莎緊握拳頭,努力控制著不去推開壓在自己身上的陌生男人。她要學著同托馬斯一樣,將性與愛當作兩碼事。唯有如此,她才有能力繼續做托馬斯的妻子。但是面對著混濁的水流,她懊悔不已,意識到自己徹底的失敗。做不到,我真的做不到!
我們離開吧!布拉格是如此骯髒!
特蕾莎祈求著托馬斯,希望在另一個地方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然而,他們又能去哪裡呢?護照已被蘇聯紅軍沒收,布拉格已經不再擁有昔日的自由。
托馬斯因為拒絕簽署擁護條款而被貼上「反共分子」的標籤。蘇聯紅軍是不會同意一個有政治污點的人去行醫的。傑出的腦外科專家又怎樣,只能被所謂的政治傾向白白犧牲。
薩賓納一直珍愛並保持著自由,她說自己最喜歡離開的感覺。托馬斯對她而言,是一位相當不錯的情人。他理解並真心欣賞著薩賓納。他喜歡戴著黑色禮帽的薩賓納,立在鏡前的這個女人,散發著迷醉的誘惑。肉慾的狂歡中,他們各取所需,愉悅彼此。
以不同方式愛著托馬斯的兩個女人相遇了。
她們在攝影機中觀看彼此,暗中角力。
起初,薩賓納猶疑著,她不安地看著特蕾莎:難道我要在鏡頭中受這個小女人的擺佈?漸漸的,她發覺特蕾莎真的在欣賞自己肉體的美,看,那雙眼中的淚水,不正代表著發自內心的感動。薩賓納接受了另一個女人的審視。並要求特蕾莎脫掉衣服,反過來接受自己的觀看。這樣才平等啊!
羞澀的特蕾莎當然拒絕,但終於服從。
就在這樣的拍攝中,兩個女人注視彼此,竟至於開懷大笑。奇怪,本該是敵人的她們,竟然發現自己真心地欣賞著對方。
她們會成為朋友,最難得的某一種知音。
為什麼只允許男人觀看女人?我們女人難道不能掌握主動權,欣賞自己美麗動人的曲線?
這看似怪異的三角關係里,其實才保有相對純粹的自由。
可外面呢?炮火連天,特蕾莎不停地按下快門,記錄下「布拉格之春」中的對抗與壓制。國已破,家何存,民又該安身何處?
布拉格的鄉間,特蕾莎和托馬斯變身為地地到到的農婦農婦,日日勞作。卻也恰在此時吧,他們真正地擁有著彼此,再無外界的動亂與誘惑。
你在想什麼?
我在想我是多麼快樂。
車就那樣一直開著,如此,奔赴死亡,又何嘗不是最美的結局?
你是六號房間,真巧!我六點下班。
舞會後,踩在托馬斯腳面上的特蕾莎,歡笑著,被丈夫擁入房間。啊!門上不又是那個吉祥的六字嗎?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兜兜轉轉,他們回到了最初,真純的相愛。
我應該去幫你,但是我做不到。
我不僅沒有幫到你,還成了你的負擔。
生命對我來說太沉重了,對你卻那麼輕。
我不能承受這生命之輕,不能承受這自由。
我不夠堅強。
在布拉格,我只需要你的愛。在瑞士,我一切都得靠你。如果你拋棄我,我該怎麼辦?
我正回到脆弱之國,再見!
輕與重,你我究竟該如何取捨。
自由太輕,沒有保障,唯有那些嚮往藍天,能夠承受高空孤寒的強者,才配擁有。
特蕾莎認為自己太過脆弱,她需要的不是自由,而是壓制。政治上的禁錮,個人不復存在,不需思考,變成1984裡的眾人,反而是比較「容易」的活法。
仔細想想,自由,這個看似大而空洞的概念,該以何種面目落實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無外乎性與愛的呈現。
性,自由;愛,沉重。
無法承受的生命之輕,源於渴望愛情,渴望永恆的心靈。
女人,脆弱是你的名字。男人的愛,永遠可以同性分離。而你,卻不能!
想起了塔可夫斯基在鄉愁中借老人之口說的那句話:自由?自由之後,會是什麼?
自由,或許是更沉重的枷鎖,因為,尋不到歸處,終至迷茫。美國近現代的所謂多遠文化,豈非自由之殤的例證?
人生在世,總要負重,總要有所寄託,腳踏實地,努力拼搏!
又俗了!反正要給自己找點事情做,不是?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