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十二公民--12 Citizens

十二公民/12公民/十二个中国人

7 / 973人    108分鐘

導演: 徐昂
演員: 何冰 韓童生 李光復 趙春羊 王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我在未來等著你

2017-02-14 09:19:08

面對生活,我們應有的態度


不要對一切都以不信任的眼光看待,但要謹慎而堅定——德謨克利特

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能在兩週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捲風。

在電影剛開始的時候八號陪審員說:在您舉手投有罪一票的同時,這孩子在您心裡,死了。這好像也描述了現在社會浮躁的現狀,大家都在匆匆的道路上,忙的無法靜下來去認真思索,所以對快餐式媒體趨之若鶩。富二代的生父被殺,種種線索指向了與生父一直不和的富二代,報紙、新聞、廣播、網路也統統將富二代推向風口浪尖,於是大家都認定事實明顯就是如此,但是檢察院的判決富二代無罪又掀起一陣激烈的討論。

那麼我們回歸到現實,現實生活中也是存在著許多類似的例子。當我們聽到主流媒體大眾輿論時,就會產生從眾心理,忽視一些細節,也忽視了自己應該存在的思考。先說廣大民眾,我們缺少的是什麼,是嚴謹的邏輯思維,還是豐富的專業知識?我想缺少的是「吹毛求疵」的精神,面對所謂的既定事實,哪怕心中存在疑惑,也會儘可能說服自己,以常規的視角和大眾導向,為自己帶來安全、穩定,不異於常人的環境。我之前對「真理總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中」這句話嗤之以鼻,認為沒有科學性,最多也就是小機率事件,遇到了就是趕巧。但是看過電影后我突然醒悟過來這句話的所指,並不是說人少那麼少數方堅持的觀點就是正確的,而是說,只有少數人對事實對生活會抱有疑慮,並且堅持不懈的追求疑惑最終獲得所謂真理。科學家的發明、哲學家的理論,不都是如此得到的嗎。在很多時候,在生活中我們所認為對的事物並不一定能夠稱之為真理,而只能叫做常識。對待生活,請一定不要用墨守成規的態度,聽風就是雨的思維。電影中幾位人物特點鮮明的角色背後都有一段故事,而因為這些經歷和角色背景看待問題的方式多種多樣,而我發現每個人物的包容性和理解性與文化水平和個人背景有著密切關係,市儈的人仇富熱衷八卦新聞,有文化的人有涵養,等等。寫到這裡仔細想想,其實平心而論,按照每個人多年的生活習慣、生活工作背景而產生的思維模式去思考探索世界其實是一個程序化的事情,因為大多數人都很難跳出自己固有的思維模式,這並不是能力的缺失,而是多年來的生活使我們如此,並且大部份都如此。所以抓住細節,多思考,反覆思考跳出固定思維模式,在反覆思考中出現新的認知。

再從社會角度,從電影中的觀點來說,社會需要公正的態度去評論看待事物,若像電影中的大多數人那樣,在看待事物時先入為主對事物有著某種印象,然而,社會需要公正,而並不是慣性思維。並不是有錢人生活就一定是紙醉金迷的,外來的務工人員一定是沒素質的,富二代就一定是扶不起的阿鬥,諸如此類的想法太多了,戴著有色的眼鏡怎麼能看到世界真實的顏色。當代社會,社會輿論的力量讓人越來越不可小覷,壓倒性的輿論可以成就或者毀滅一個人甚至一個企業。而這些輿論的製造者除去各路媒體之外,還有我們。正如本文開頭所提到的蝴蝶效應,當萬千蝴蝶扇動翅膀,帶來的影響更是不可估量。隨著人們認識的逐漸提高,開始理智的面對各種論調,抵制鍵盤俠噴子等不正確偏激言論漸漸被人民所不屑。營造一個良好健康的社會環境需要人們的理智,切勿心懷僥倖認為自己不會成為人們談論的主角。

電影看完後我又推薦給了一名學法律的好友,對待法律我沒有知識,只有常識。電影中八號陪審員的觀點很正確,陪審團的存在不是證明嫌疑人無罪,而是中間如果有疑點那麼就無法判決嫌疑人有罪,而證明其無罪的任務則是由律師來完成。如果在此過程中,陪審員們也先入為主的認定其有罪,那麼就無法發現其中的疑點。學法律的好友說:不訴諸法律沒有誰對誰錯,刑法是國家的強制力,如果要用法律來解決定罪量刑問題那麼必需要用法律思維,不能受輿論干擾,其中壓力也挺大的,不一定能夠被理解。假設公檢法機關也被輿論所引導,那麼又將會出現一件冤案,陪審員五號曾因冤案入獄,一年半後無罪釋放,但是這一年半中的艱辛唯有當事人知道,於是他說:萬分之一的錯誤,那對當事人來說那就是百分之百的災難。(寫到這裡實在是卡住了,卡的我好想哭)

電影中每位演員的演技都相當出彩,三號陪審員的憤怒不耐煩,七號陪審員小賣部老闆百般無聊的啃手等等都將人物刻畫的非常鮮明有特色。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在一次次的爆發矛盾後,大家逐漸打開心扉去接受去思考,非常符合現實。本來是開著電視隨便看看的我也被深深地吸引,還推薦給了好友。但是好像書讀少了,難以完全表達自己的全部感受,詞不達意真是如同腦袋便秘似的痛苦,所以就此為止,怕再寫又不知偏離到何處去,總之,回答題目,對待生活,我們的態度應該是嚴謹的,吹毛求疵的,尊重的,歡迎補充,拜拜。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