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樂來越愛你 La La Land

爱乐之城/爵士情缘/啦啦之地

8 / 690,804人    128分鐘

導演: 達米恩查澤雷
編劇: 達米恩查澤雷
演員: 雷恩葛斯林 艾瑪史東 Amiee Conn Terry Walters Thom Shelto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閆藝林

2017-02-14 18:13:16

《愛樂之城》——用大眾的方式,講一個小眾的故事


從故事本身來分析《愛樂之城》或許並非難事,從絢麗的歌舞場景中清醒過來後,追求深度和層次感的觀眾可能會覺得大失所望,因為電影名氣太大,而故事似乎太簡單——簡單到「追夢」兩字即可概括。但細細品味每個細節,就會發現《愛樂之城》是用通俗的方式,講述了一個看似爛大街實則「小眾」的故事,小眾卻不失雋永。充斥著夢幻與殘酷,理想兼現實,帶來恢宏、澎湃的體驗的同時傳遞著大氣、包容、積極向上的訊息。

夢想與殘酷,理想兼現實

故事的第一點,在於追夢人夠純粹。Mia和Seb本身不是靠顏值或者其他外在次要條件成功的。Mia作為演員又是創作者,而Seb對傳統爵士樂內涵的堅守到了「不喜歡爵士樂就不交朋友」的地步,兩人的邂逅與相愛,其實是因為都看到了對方對自己事業的無限熱忱。兩人在電影院裡約會的最初目的是要認識某一部電影(for research),卻發現對方跟自己一樣好奇、浪漫,在洶湧的人群中是那麼格格不入,發現「對方跟我一樣」。 人們常說「心靈相通」的感覺,就是這種即便不屬於同一領域,卻能用相似的方式、相同的熱情去與這個刻薄又膚淺的世界對話。這也是為什麼,當人最後故地重遊的時候,那句「I'm always gonna love you」的那一刻是多麼意味深長。因為Seb和Mia早已因為真摯的熱情在心裡擁有彼此。時過境遷,固執和衝動留下的傷口難以癒合,但最後還是要讓對方知道,我愛你,愛你的夢想,也愛追夢的你。

故事第二重點在於夢想的晶瑩剔透,這或許是全片最核心,也區別與其他夢想電影的最重要因素。這時要考量的不僅是故事內容,包括美國的流行音樂文化。儘管國內在改革開放後也迅速引進了搖滾、爵士、進而電子等音樂類型,但這些音樂源於西方,經歷了上百年腳踏實地發展,由此積累的經驗不是能輕易學來的,尤其是起源於19世紀末爵士樂,可以稱得上是美國的傳統文化,同時也是美國包容性文化的一大象徵,因此很多人在看爵士樂相關的時候不會有太多共鳴,但創作者作為本身爵士樂迷就不一樣。教Mia聽爵士樂的時候,Seb就說爵士根本不是用來放鬆的(娛樂的),你要去看它,去欣賞樂手的創作,揣摩它的內涵。好萊塢爆米花商業大片席捲全球之時估計很少有人會察覺,「美國文化也是有內涵的」,即便它的歷史不長,但和中國一樣,有一群美國人會執著地要保存自己的文化與思想。除了爵士,當偉大的搖滾精神在六十年代的瘋狂後逐漸淡去,當新生的民謠歌手似乎再也不會寫出鮑勃·迪倫的驚世之作,他們也會惋惜,而同時想要復興前輩偉大理念的年輕人卻因為現代的娛樂至上而找不到出路。所以當Seb為謀生加入樂隊時,那突兀的電子聲簡直把他劈成一隻受驚的小獸,爵士的優雅、厚重,它所承載的交流與包容的意義頃刻間蕩然無存;再到第一次演出時,Mia立馬發現,Seb畏畏縮縮,完全沒有了之前躊躇滿志時的瀟灑與大氣。隨著Seb熟練劃出預設的電子聲,娛樂的大眾瞬間沸騰起來,而Mia在驚訝、失望而又不安的眼神中被無知的人們向後擠去。當Seb在荷摩沙海灘唱出City of Stars,他很迷茫,因好萊塢而聞名的造星之城LA,是否真的有他一席之地;而Mia在第N次參加聚會的時候也猶豫,是否真的會有Someone in the Crowd發現自己的獨特之處。對於許多人來說,夢想很簡單,吃飽穿暖,順利找到另一半似乎便可,但Seb和Mia的夢想則因為他們的價值堅持——一個追求故事,一個追求音樂文化內涵——而變得異常艱難。他們近乎可笑的掙扎,以及看似與潮流、大眾相背離的價值觀,在喧囂人群中似乎永無出頭之地,這才是令追夢者最痛苦、最窒息最絕望的。

影片第三大亮點在於其包容與和平性。開頭四分多鐘的長鏡頭裡,帶起整場歌舞的,是一個穿著黃裙子的黑人女孩。隨後不分男女老少、高矮胖瘦,不分人種膚色,所有人都加入了這場大聯歡。貨車廂打開的時候大家歡呼了起來,紅色的西班牙弗朗明哥和黑色的現代嘻哈相處得絲毫不顯違和。而在City of Stars 一段,Seb牽起一位黑人婦人起舞,不知道這裡是否是導演的有意安排,加入多元文化,以包容性體現夢想的和平、無害以及創造的美好。

第四點就必須談到音樂,尤其是全片大篇幅對長笛的運用,非常出彩。通常影視配樂多用鋼琴、提琴來渲染情緒,但在《愛樂之城》,長笛的騰躍感、輕靈感則完美地詮釋了夢想的生命力。Another day of Sun,長笛在音樂後部份間奏處迅速而有力的吐音給人一種不知疲倦、哼著口哨翻越山脈的感覺;Someone in the Crowd,伴隨著Mia的困惑長笛變得小心翼翼,但當節奏加快,長笛靈巧的力量又恢復了樂觀和堅定;以及最激動人心的Planetarium,長笛則變得異常溫柔、夢幻,一連串顫音帶著古靈精怪,充滿神秘感又不失雀躍靈動,突然間隨著絃樂響起,又像竄上雲端般自由自在。長笛是展現全片情感的關鍵樂器之一,若用片中歌詞來總結,那便是「當你失望時」——「明天又會有明媚陽光!」

最後,回到故事敘述上,《愛樂之城》全片點綴著首位相呼應的細節,比如公路上按喇叭相遇便以喇叭為約會信號,比如Seb's以音符作為引號的創意,還有最後那一段用拼接式上演的、浮現腦海中的幻想場景,《愛樂之城》最終以一個遺憾的落幕做出了一個完美的回扣。一個簡單的故事要是能講得合情合理,首尾呼應,結尾有點睛之感便不失為完滿。但《愛樂之城》也並非毫無瑕疵,在敘述方式上及電影節奏把握上或許還稍有欠缺,音樂渲染痕跡略明顯,而故事主體的敘述則稍弱,似乎故事的進程還未豐滿音樂就響起來了,不是說不該這樣做,而是太快了,尤其是開頭的時候,似乎觀眾還沒進入預設狀態就要接受音樂澎湃的洗禮。過於緊密的音樂銜接、歌舞片段雖然被人稱讚很有舞台劇的感覺,但片段化(除了最後一段想像的場景)也會讓電影「卡成繪本」——觀眾像在翻繪本,台詞只是圖畫的腳本,或許這是電影敘述感的另一種表達方法,但優秀的配樂和藝術設計更應成為故事的襯托,而不是萬能渲染工具。如此喧賓奪主,會讓人覺得喘不過氣。

《愛樂之城》的魔力,在於一切皆有可能
總而言之,其實《愛樂之城》的故事創作得很聰明,因為「夢想」「愛情」兩個元素永遠是俘獲青年大眾的最好藥劑。但相比同類電影,《愛樂之城》的魔力在於,它能讓真正有夢想、有追求的觀眾走出影院時覺得即便萬水千山,一切皆有可能。況且近幾年同類電影少之又少,完整、合理的故事情節已經成為一種奢求。這也就是為什麼,《愛樂之城》通俗——因為歌舞成份能瞬間提升觀眾的理解力,同時它又很小眾——倘若所有的人都能像Seb和Mia一樣對某個事業充滿熱忱,對周圍的人和事充滿好奇、友愛,一顆心靈永遠在探索和思考——那何來逆流而上的勇氣和突破重圍的奇蹟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