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樂來越愛你 La La Land

爱乐之城/爵士情缘/啦啦之地

8 / 678,734人    128分鐘

導演: 達米恩查澤雷
編劇: 達米恩查澤雷
演員: 雷恩葛斯林 艾瑪史東 Amiee Conn Terry Walters Thom Shelto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北島淳子

2017-02-16 00:14:48

LALALAND:音符環繞著時間造夢。


當四週圍的燈光全部熄滅,只剩下頭頂一小束光芒打亮你我相互凝視的雙眼。黑白琴鍵跳躍舞動,浪漫粒子浮游升空,愛情就在繁星點綴的夜空下悄然曼舞。

桑巴,踢踏,爵士樂;劇場,片場,攝影棚;膠片,默片,電影院。最令人意外的是這座繽紛之城中竟藏有一個「黃金年代」,在歌舞與愛情的交疊中還滲透著濃濃的迷影情懷。 Mia的裙子,Sebastian的敞篷車,紅黃藍綠大面積的鮮艷色塊,電影播到一半螢幕上突然燒起來的膠片,片尾「The End」的字幕形式……在女主角Mia用著iPhone尚未脫離現代的情景之下,片中無數細小元素卻都湧現出濃烈的復古氣息,更讓人雀躍的還有對各種經典電影、歌舞片的致敬。

Mia和Seb在片場閒逛,在各個攝影棚之間穿梭的場景,就彷彿時空穿越回到黃金時代的好萊塢片場,音樂響起,舞動的裙擺就帶領我們置身於50、60年代的歌舞片中;當Seb抱起路燈,《Singin』 in the Rain》的旋律似乎就在耳邊響起;Mia和Seb在繁星之下旋轉曼舞,彷彿時間就回到了《Broadway Melody of 1940》;而當結尾那段「幻想中的默片」快進播放時,泛著昏黃粗糲質感的膠片也將我們帶入下一個電影夢。

因閱片量有限,尚且無法完全看出《愛樂之城》所致敬的經典,甚至絕大部份都未能察覺。可是片場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曾經拍攝過的窗戶,Mia臥室內褒曼的巨幅牆紙……直白的致敬讓所有的迷影元素都能讓觀眾清晰得感知到。雖然無法詳盡分析影片中出現的各種場景細節究竟臨摹了哪些經典,Mia和Seb復刻的舞步又出自哪部電影的情節,但是一個場景一個影子我們就知道,這電影裡還有電影,夢裡還有夢。

除了對經典電影瑕不掩瑜的致敬,《愛樂之城》的情感故事線也極為簡單。融合著服裝造型與美術設計製造的年代感,一段通俗簡單到甚至有些庸俗的愛情故事倒是與那些經典愛情影片的質感相得益彰。這話怎麼講——從甜膩美好的熱戀,到兩人之間產生分歧,以及屈從於現實的結局,Mia和Seb的愛情歷經了最平凡的過程,這與大部份老片中的情感模式非常接近。達米安·沙澤勒(Damien Chazelle)未將這個劇本設計成一個複雜的結構,先前抱有超高期待的觀眾或許會因此而感到些許遺憾。這個故事不夠精緻,也不夠推陳出新,可是這種簡單也不是簡陋,沒有什麼精巧的結構也不提什麼隱喻,甚至剛好是這份平庸和直白,將他們的戀愛變得可愛,也讓帶有遺憾的結局變成一種完滿。

我們被Seb每次開車去接Mia都要長摁喇叭的行為逗笑,被Mia想見Seb時他就出現在家裡佈置了一桌燭光晚餐的場景而欣喜,也被Seb最後還是用了Mia為他設計的「Seb’s」當做酒吧招牌的舉動而感動。 然後才知道,那些經典之所以為經典,那些寫在上個時代的愛情故事之所以致今還動人,被閱讀被觀看無數次還能掀起浪潮的原因就是它們足夠平凡。

除了情感線的簡單,還有情緒的坦率,對話的直白。Mia和Seb同時具有這種毫不遮掩的特質,他們執著地對待各自的夢想,也坦誠地面對現實。Seb和他的爵士樂,Mia和她的表演夢,他們在追夢過程中的表現常常率性得讓人噗嗤一笑。Seb在加入曾經好友的樂隊後對新形式的爵士的不理解,Mia無數次試鏡落敗後做出的表現,以及他們向現實的所做的妥協。「去作詩、去繪畫、去表演」的理想碰上「沒有穩定收入」的現實,讓電影在美好之餘又見灰暗,而Seb與Mia的率性直白也讓電影變得真實簡單。

《愛樂之城》同樣不缺乏細節的揣摩,整部電影反覆強調了幾個關鍵詞。三刷以後最清晰的一個詞是「自由」。自由是每當Seb觸摸到琴鍵都會不由自主地彈起他喜歡的音樂,爵士是他永恆的節拍;自由是即使沒人蒞臨你的獨角戲表演,你大可以放聲大喊「fuck them」;自由也是Seb的姐姐與她的愛人,黑人白人不受限於種族地自由戀愛並最終走向婚姻殿堂;當然自由也是音樂響起就跳舞,酒吧、電車、天文館、塞納河畔都是放肆旋轉的舞台……

電影對傳統與新潮的博弈,從爵士樂一直追溯到這部電影本身,所有能被拆分的「基本」都結合成了一種全新的模式,細節處處不脫離整體。正如Seb的朋友對他說的那一席話:如果你的音樂都沒人聽,那又要怎麼拯救?——《愛樂之城》就在以創新的變革回味著傳統與經典。

即使故事線有著最老套的設計,《愛樂之城》也同樣製造出了新鮮感。歌舞元素的融入,鮮亮色彩的搭配,加上石頭姐和高司令的演出,無一不在呈現一場令人驚艷的視覺盛宴。雖然歌舞的部份同樣平庸,兩位主角的舞步也極為簡單,但卻藉以對經典歌舞片段的致敬,為《愛樂之城》裝點了一場電光火石的幻夢。愛情,夢想,音樂,舞蹈,懷舊之中所見初心。喜歡就相愛,快樂就起舞,所有的平凡都讓電影歸於一種純粹,這種純粹就是夢。

最讓人感慨萬千也流連忘返的莫過於兩件事,一個是迷影,還有一個就是造夢。Mia和Seb的愛情本身就美得像夢。Mia因為Seb而愛上了她本來並不喜歡的爵士樂,他們的約會是在電影院看一場老片……所有他們共度的時光都讓看著電影的人嘴角上揚,他們的愛情滿足了我對浪漫的全部幻想。可能每一個期待愛情的人都會期待自己的生活中也能出現一場相見恨晚的「you again」;期待早上8點有一個人準時在家門口出現,他摁響喇叭不怕吵醒人家,只為告訴你他在門外等你;期待對方的一句「你讓我沒有選擇的餘地」;他把他喜歡的旋律彈給你,他把他熱愛的執著的音樂解釋給你;你們懷有各自的理想,並因為彼此而更加堅定,即使追求夢想是一段艱辛的過程,也因為對方的存在而將艱辛也變成曼妙旅程……

電影用快速俐落的剪輯拼貼了一場關於愛與夢想的美夢,即便是Mia和Seb最終落得一個遺憾的結局,但影像中的那些美好片段已經足夠令置身於螢幕之外的我們心馳神往了。這樣一個簡單的故事就已經像夢,但是一場夢還不夠——五年之後的情景,在電影的尾聲,同樣都是Seb正在彈琴的兩場戲又在戲中製造了另外一個夢。當《City Of Stars》的旋律奏響, 音符環繞著時間造夢,在宇宙沉浮中延綿而成了平行時空。

春萌芽,夏熾熱,秋衰落,冬凋零。冬、春夏秋、冬的交替比對了Mia與Seb愛情的起落,四季輪迴也是他們人生的各個階段和命運的經過,而那一段平行時空的夢境同樣環繞著時間進行。Mia走進那間名叫「Seb『s」的酒吧,藍色的霓虹燈管環成一個夢,幾次攝影機旋轉一週的運動鏡頭拍攝出令人眩暈的迷離夢幻……圓形的時鐘,環形的夢,真實生活中無法逆流的時間在電影中可以完成。因為是夢境,夢境易碎,所以最終他們還是回到現實中來。一首歌短短幾分鐘的時間,卻將遺憾製造出完滿,破碎也美輪美奐。

所有繽紛浪漫夢幻絢爛過後,一個結局引來一陣傷感。Seb從琴鍵上收回手抬起頭,遇上Mia側身回頭相視的眼神,現實總是不及莞爾一笑和輕輕點頭那樣輕巧。五年之後的重逢,沒有對白的相遇,無疾而終的結局,最令人揪心的回眸。

而我們潸然的原因卻並不僅僅在於一段愛情的終止,一個遺憾的結局。《愛樂之城》的懷舊,它的歌舞和音樂,它對經典的致敬,它的迷影情結,它搭建的美好愛情,它編織的夢境和它製造的幻覺,最終換來一句「好看」或是一個高分,但是這最簡單的兩個字,就是電影這一媒介、載體、物質給我們帶來的所有感動。生活終究還是和電影差得太遠了,知道是夢,所以迷戀,因為是夢,所以才更讓人沉迷。假如終究幻夢一場,至少可以不醒來,等待破碎,等待幻滅,再讓時間逆流,流到下一個夢裡去,繼續著讓人如痴如醉的如夢似幻。

時光逆流,歸於一場電影夢,擁抱螢幕,享受幻覺。迷影,懷舊;造夢,沉迷。愛LALALAND的人,又更愛電影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