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樂來越愛你 La La Land

爱乐之城/爵士情缘/啦啦之地

8 / 690,804人    128分鐘

導演: 達米恩查澤雷
編劇: 達米恩查澤雷
演員: 雷恩葛斯林 艾瑪史東 Amiee Conn Terry Walters Thom Shelto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年糕組長

2017-02-16 09:42:28

但親愛的,這就是愛情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愛樂之城》,越來越多人急於去一睹這部片子的風采。如我一般看完讚不絕口,流連忘返的不少;當然,看完覺得失望,甚至費解的人也很多。

要想知道這部片子好在哪裡,需要從四個方面入手,分別是:洛杉磯、爵士樂、夢想 和 愛情。正如片子用四季輪迴來敘事一樣,這篇影評,我也用四個章節娓娓道來我對這部片子的喜愛。


Part 1 | 洛杉磯 —— 我要唱聲嘶力竭的情歌

沒錯,這是一封寫給洛杉磯的情書。

很幸運,2016年的最後三天,我在洛杉磯這座城市度過。

隨行的朋友們多多少少都不太喜歡這座城市。它沒有紐約的華燈璀璨,沒有舊金山的閒情逸緻,沒有拉斯維加斯的紙醉金迷,沒有波士頓的風度翩翩。在洛杉磯久住過的朋友們都說:「這個城市太大,讓每個人感覺自己太渺小」。

不過,在我看來,洛杉磯卻獨有一種讓人著迷的氣質。

如果你也去過格里菲斯天文臺,也像我一樣,從日落守到天黑,你也會看到這個城市那獨特的淡紫色天空。整個洛杉磯就好像海水與火焰,總是在兩個極端遊走,宛若一個有著蛇蠍之美的美人魚。

華燈初上的洛杉磯是繁華的,這裡有太多顯赫的名字和為人稱道的故事發生著。但是,這份繁華背後的那份孤獨,卻也是浸入洛杉磯骨髓裡的另一種氣質。就像許美靜在《傾城》里唱的那樣:「霓虹熄了,世界漸冷清;煙花會謝,笙歌會停;顯得這故事尾聲更動聽。」

洛杉磯就是這樣一座,一面繁華一面孤獨,一面成功一面遺憾;一面浪漫主義,一面又現實主義的城市。

那些美好的,每天都在發生著,卻又那麼不真實。正是這種亦幻亦真的獨特氣質,讓我難以戒除對於洛杉磯這座城市的別樣喜愛。

有人愛上一座城市,是因為這座城市的完美。而我愛上洛杉磯,是因為這座城市的瑕疵和遺憾。


Part 2 | 爵士樂 —— 空虛敲打著意志,彷彿這時間已靜止

除去愛情這條主線之外,爵士樂在《愛樂之城》中同樣重要。

爵士樂來自於紐奧良,是以非洲音樂為基礎的一種音樂派系。在二戰後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從興盛於美國東海岸的咆勃爵士樂(Bebop Jazz),到發展於美國西海岸的酷派爵士樂(Cool Jazz),再到片子裡 Sebastian 想要保護的自由爵士樂(Free Jazz),整個爵士樂達到了自己的全盛時期。但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期開始,由於靈魂樂(Soul)和搖滾樂(Rock n Roll)的衝擊,老派爵士樂被趕下流行樂王座。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後,融合爵士樂(Fusion Jazz)逐漸發展,並漸漸的成為了相對小眾的音樂形式。

正如 Mia 表達的觀點,爵士樂被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是咖啡店裡或者電梯裡為了渲染情調而播放的音樂。越來越多的人誤以為爵士樂是讓人放鬆的音樂。但是,正如 Sebastian 本人所說,傳統爵士樂,尤其是自由爵士樂,本質上是各個樂手在表演現場互相激發的一種音樂形式。每一場爵士現場表演都完全不同,而且表演藝術家們也會在現場完成對於樂曲本身的二次創作。

但是對於創作者來說,他們面臨著 Keith 在演奏完融合了電子音樂的爵士之後所說的那種困境:

「I know. It's different. But you say you want to save jazz. How are you gonna save jazz if no one's listening? Jazz is dying because of people like you.
You play into 90 year olds at The Lighthouse. Where are the kids? Where are the young people?
You're so obsessed with Kenny Clarke and Thelonious Monk. These guys were revolutionaries. How are you going to be a revolutionary, if you're such a traditionalist? You holding on to the past, but jazz is about the future.」

「我知道,這不一樣。但你說你想要拯救爵士樂,如果沒有人聽,你還怎麼拯救爵士樂?爵士樂在漸漸消亡恰恰是因為像你這樣的人。你在 Lighthouse 里對著90歲的觀眾表演,孩子們在哪裡?年輕人在哪裡?你對像肯尼·克拉克和塞隆尼斯·孟克這樣的爵士樂大師著迷,而這些人恰恰是爵士樂的革新者。如果你這麼保守,你怎麼才能成為像他們一樣的革新者呢?你抱著過去不放,但是爵士樂是關於未來的。」

想想京劇,現在有多少年輕人會喜歡聽京劇?是維持傳統,保存國粹?還是不斷革新,像新派京劇或者融合流行樂一樣,繼續發展下去?《愛樂之城》也沒有給出完美的答案。


Part 3 | 夢想 —— 也許我成功失意,慢慢的老去

在洛杉磯這座城市,無數人像片子裡的 Mia 和 Sebastian 一樣,為了心底的夢想默默努力著。當然,在這樣一座同樣充滿了遺憾的城市,也從來不乏片子中後段像 Mia 那樣的出走者,以及 Sebastian 這樣忘了初心的人。

堅持夢想,尤其在大勢已去時,極其困難。有一時的雄心壯志不難,但是現實的殘酷在於,它會讓你在堅持夢想的路上逐漸孤獨。漸漸地,你甚至會懷疑自己,而更多的聽信世俗的聲音。

其實,我從來都不鄙視半途而費者,也從來都不唾棄忘了初心的人。因為我知道生活的壓力,我知道現實的殘酷;我知道他者聲音的冷漠,我知道孤獨堅持的艱辛。

但是,我會更加敬仰那些不忘初心,堅持夢想的人。不管這個夢想看上去是多麼的不合時宜,是多麼的不自量力,我都會心存尊重。

就像曾軼可在《騎摩托的人》中唱的那樣:「騎摩托的人,累了就沒有方向。最容易受傷,卻也最張狂。我從來不孤單,我有寂寞作伴。沒人和我一起,我才成為奇蹟。」


Part 4 | 愛情 —— 但親愛的,這就是愛情

我知道,大多不喜歡《愛樂之城》的人,都是因為不喜歡這樣一個遺憾的結局。

是的,如果你看完預告片之後,曾經腦補出的肯定是一個完美的愛情故事。所以,當看到這樣一個結局,尤其是在 Mia 和 Sebastian 都完成了夢想之後,卻留下這樣一個愛情殘局,自然讓人不免唏噓。

《愛樂之城》講述的是一個愛情故事,這個毋庸置疑。只是相比其他的愛情電影,《愛樂之城》講的是一個更加成熟的愛情故事。

愛情裡面不是只有甜蜜。兩個互相吸引的人,就好像 Mia 和 Sebastian 一樣,有過愛情最初的那些怦然心動,有過熱戀時期的那些你儂我儂,自然也會有分歧,也會有誤解。會有工作和生活的難以平衡,會有夢想和現實的兩敗俱傷。

《愛樂之城》最好的地方在於沒有說明二人分開的理由。也許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樣的結局太過突兀。但是,分開的理由其實並不重要。因為很多事情,不是你很努力就一定會有什麼結果,比如愛情。

當然,這段愛情,雖然沒有一個美好的結局,但是卻有著一段如此美好的過程。結尾的平行蒙太奇,道盡了兩人戀情裡的各種遺憾和可能性。這也是電影本身最大的魅力吧,把那些只能出現在腦海里,卻不能出現在現實中的東西在電影的世界裡感動我們。所以,最後二人的相視一笑,誰又能說不是一個最好的結局呢?

抱歉《愛樂之城》打破了大家對於愛情的美好幻想,但親愛的,這就是愛情。


(原文最早發佈於我本人的微信公眾號「年糕組長」,有興趣的可以關注一下,謝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