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樂來越愛你 La La Land

爱乐之城/爵士情缘/啦啦之地

8 / 690,804人    128分鐘

導演: 達米恩查澤雷
編劇: 達米恩查澤雷
演員: 雷恩葛斯林 艾瑪史東 Amiee Conn Terry Walters Thom Shelto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第六天大喵汪

2017-02-19 11:06:25

愛,就藏在一回眸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在去看電影之前,看了一些影評,說這是一部讓每一個有過前任的人聽者流淚,聞著傷心的傳奇歌舞片,因為對歌舞片的熱愛加上這種不看不是愛電影的人/有感情的人這種宣傳,我就用美好的週末混雜在一群情侶中看完了這部奧斯卡大熱影片。

說不上失望,但也的確沒有過於驚艷,我必須為這部電影在藝術上的不成功和商業上的成功找一些理由,比如獅門影業致敬了很多華納兄弟、麥克梅的傳奇歌舞劇,這既說明獅門沒有同行相輕的狹隘意識,也尷尬的體現了它的確沒有什麼歌舞片的傳統和經驗,再比如我認為導演在影片中安排車傳奇談論爵士樂的那些話,也是想給這部電影一個藉口或者出口,大意就是保守是沒有出路的,我們需要對爵士樂(歌舞片)進行革命才有前途,作為一個原創歌舞劇與《悲慘世界》、《芝加哥》等已經成熟的音樂劇改編比較是不公平的等等,但不得不否認,它在商業、口碑上已經是近些年來歌舞片(音樂片)的巔峰了,儘管它在中國票房目前只有1.5億,北美上映9周也只有1.3億,但比起《悲慘世界》只有可憐的6000萬票房來說,這部電影已經完全稱得上成功了,如果再功利一些,14項奧斯卡提名追評《鐵達尼號》,金球獎7提名7獲獎,打破《飛越瘋人院》6提6獲的記錄,你也難以說他不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我必須承認我相當佩服導演達米恩,一你要說他有名,講真的,我只看過他三部作品,你要說他沒名氣,29歲就拿了奧斯卡最佳影片,32歲狂掃金球獎,這種成績完全可以稱得上成就。

我看過的達米恩三部電影都很有意思,可以看得出達米恩對爵士音樂的執著和熱愛,《公園長凳上的蓋伊和艾德琳》是一部黑白歌舞片,講的是爵士小號手,是獨立電影中先鋒、大膽的一次嘗試,《爆裂鼓手》是他成名之作,講的是爵士鼓手,很難說是J.K賽門斯的演技成就了達米恩,還是達米恩不瘋魔不成活的劇本成就了J.K賽門斯,直到這部《愛樂之城》,講了爵士鋼琴師的故事,從片頭、到佈景、到中插字幕字體、到舞步、到服裝…你差不多覺得自己看的是一部六七十年代的歌舞片,達米恩也想用這種Old school的形式來致敬老電影(從彩蛋不難看過,達米恩並非欲賦新詞強說愁,而是的的確確用心去看了許多的老派歌舞片),這大概也是達米恩想一方面革新歌舞片形式來吸引年輕觀眾,一方面用這種極易勾起中老年觀眾回憶的方式引起他們的共鳴,這是電影一個很聰明的平衡點,影片裡除了男女主倆熟人,還有客串的J.K賽門斯和特別喜歡的歌手傳奇,我覺得選角選的特別好,賽門斯那張臉一看就是特別冷漠的店長,傳奇演歌手根本就是本色演出。

專門去查了La la land的意思,一語雙關,是洛杉磯的別稱和夢境之地。

影片分了冬春夏秋冬五個段落,開場非常震撼,堵車過程中的群舞,致敬了一部我沒有看過的法國歌舞片,從這裡開始,導演就不斷的為日後的劇情細節埋伏筆,不得不說,開場的群舞讓我激動不已,也一下讓場內很多觀眾有點懵逼,男主長按喇叭對女主表示不滿(長按喇叭後來反覆出現,像卡薩布蘭卡里哪句Here’s looking at you, kid標準表白一樣,長按喇叭成了男主互呼喚女主的標準動作),女主比出了中指作為回應,初次相遇不很美好,但好在也僅是擦肩而過。

女閨蜜們準備去夜趴的時候,女主裹窗簾的鏡頭,讓我看到了我第一個能說的上的彩蛋《西區故事》,正是這次夜趴,女主的車被拖走,她不得不走路回去,「世界上有那麼多的城鎮,城鎮中有那麼多的酒館,她卻走進了我的這間」(《卡薩布蘭卡》),一個不喜歡爵士樂的女主,被一段爵士樂吸引進了一個陌生的餐廳,兩人正式的第一次相遇仍舊不那麼美好,男主撞開女主徑直離去讓畫面突然戛然而止,導演巧妙的用男女主視角走了兩段故事線,用一個不復雜但很能交代背景的小技巧讓我們對男女主角有了一個很清晰的定位—兩個擁有夢想但失意潦倒的年輕人。

再次的相遇又是在一個趴體上,女主認出了男主,並狡黠讓他彈一首估計是很沒什麼水平的歌作為報復,大概就是你讓朗朗給你彈一首兩隻老虎這麼個意思,兩個人就這樣再次邂逅了,舞蹈恰到好處的解決了兩人從互相高冷嘲諷到最後依依不捨的過程,讓一切都那麼順其自然,好不尷尬。男主拉電線桿的動作明顯是致敬歌舞片歷史上真正的不朽名作《雨中曲》(後面還有幾個場景,比如兩個人經過拍攝現場等)。

剩下的就是老套的好萊塢愛情故事,這也是我對此片的不滿之處,等待的歌舞遲遲不來,而是一些莫名其妙故事,比如女主被男主NTR過程中的前男友「鮑嘉」他的意義可能就是導演想向卡薩布蘭卡致敬而讓男主借用名字指代女主的目前男友說出這句台詞而已,表現的女主婊里婊氣,見異思遷。第一個高潮用一些魔幻現實主義的蒙太奇手法讓男女主角在格里芬斯天文臺一起跳了一段華爾茲致敬,當然像極了《紅磨坊》裡薩汀和克里斯蒂安的橋段,這一段表現的極具美感,男女主用剪影的形式表現的那段舞蹈,如夢似幻,像老牌動畫片,讓人記憶深刻。

接下來的愛情、柴米油鹽和衝突其實表現的極為平淡,相愛不如《時空戀旅人》裡瑪莉和多姆納爾每天坐地鐵那段歌配舞甜蜜,鋼琴合唱不如《Music and Lyrics》裡巴里摩爾和格蘭特在錄音那段可愛,男女主連分個手都比《和莎莫的500天》更讓人摸不著頭腦,整部電影就音樂而言,除了主題曲可以一戰,整個劇情和音樂的融合度跟《Once》實在是有很大差距。

特別是兩個人的衝突讓我覺得就是導演憋著勁兒想讓倆人分手罷了,兩個人都有些莫名其妙,女主很愛男主,想讓他完成夢想,說真的,男主彈著他不喜歡的音樂去賺錢時,女主比他更落寞的神情真的讓我特別感動,但當她聖母般的去批判男主應該去完成夢想而不是做這種自己不喜歡的音樂,我覺得就有點過於幼稚了吧~夢想是好事,前提你要吃飽呀!男主也有點二,腦迴路是多直的人才能從這明顯是充滿愛意的埋怨里聽出」你就喜歡當初我落魄時你在我面前的優越感「這個意思?而且女主為了跟你看電影直接甩了前男友,而男主為了拍個宣傳照就失約女主的第一次演出,這尼瑪我要是女主你也滾遠點好嗎~

所以一方面可能因為分手結局對本著「情人節要去看愛情電影」這個信念而去影院的情侶確實有些不吉利且又為前任量身打造還有NTR橋段、另一方面歌舞片的形式對去影院找樂子的大部份觀眾也有些欣賞不來,還有就是本著」我想看歌舞片「結果讓影片內容一大坨一大坨的尷尬對白搞得有點難受,讓影院的觀影群眾們,剛演到到」秋「很多人就退場了,也可能因為晚場有些人急著回家帶孩子、睡覺有關。但是他們錯過了最後讓這部電影(我個人認為)從平庸變精彩的最終章」winter「裡的重逢場景。

男女主分開並各自成功且完成了夢想,女主跟老公再次遇到了堵車(呼應開頭,從那裡相逢,也從這裡結束),所以只好停下車找吃的,聽到了流淌的爵士樂,她又神使鬼差的進了一間餐廳,落座以後,女主看到了她手繪的餐廳Logo,知道自己又在世界上那麼多城鎮的那麼多酒館裡走進了命中注定的這一間,兩人目光交匯的一剎那,完全淪陷,包括我在內,這回「褒曼」沒有懇求山姆幫他彈一曲《as time goes by》,「鮑嘉」主動為她彈了他們讓他們相遇的《Late for the date》,我喜歡這種一語成讖。全片的高潮莫過於觀眾都為這個結局而惋惜的時候,導演用音樂+蒙太奇的方式,為我們營造了一個男女主完美的結局:「初次相遇男主沒有撞開女主而是吻了她,結局女主沒有離開男主而是跟他結婚生子」這段場景的變化,真的是本片精髓所在,短短的幾分鐘卻讓人感覺到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讓人欣喜且完整的故事,我們沉浸在這個美好裡的時候,音樂停止了。

如果你看到這裡因為前任而惋惜落淚,我希望你們像女主一樣:

「要再聽一曲嗎?」

「不了「

我永遠愛你,我也是。

愛,就藏在一回眸。

無論喜歡不喜歡這部劇,我覺得都沒必要撕逼,整部電影我最欣賞的就是那句「fuck him」管別人感受幹嘛?自己覺得痛快就好了啊~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