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樂來越愛你 La La Land

爱乐之城/爵士情缘/啦啦之地

8 / 690,804人    128分鐘

導演: 達米恩查澤雷
編劇: 達米恩查澤雷
演員: 雷恩葛斯林 艾瑪史東 Amiee Conn Terry Walters Thom Shelto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不高興先生

2017-02-20 00:35:09

談人生四季 不如談談情跳跳舞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愛樂之城》在中國2月14日,情人節當天應景上映,帶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光環,首日拿下7000萬的票房成績,近日再看已經達到了1.2億,但是從增長曲線上分析,跟投資方預想的3個億的票房,看來是遙不可及了。相比國產歌舞片的佳作陳可辛的《如果愛》雖然口碑甚好,但是票房成績當年也只有3000萬而已。 歌舞片如果作為一種類型片,是好萊塢按照百老匯的演出方式來創作的。好萊塢歌舞片基本以情感類的題材為主,通過歌舞來完成主要的敘事段落,在歌舞的結構上有一系列規範和段式,角色設計都與百老匯舞台的角色設計緊密相關,所有角色都有比較固定的模式。相對而言,中國的歌舞片是完全「中國特色」的,數量較少,也沒有比較固定的傳統。

至於奧斯卡在選擇電影作為提名對象的時候,曾很多次送選角逐最佳外語片的中國一直都沒有很好的成績,這並不是中國本土電影的落後,而是在文化差異的考量上,我們經常剛愎自用。輝煌的1994年,《阿甘正傳》在有《黑色追緝令》、《肖生剋救贖》等這樣名垂影史的影片佳作中一舉奪魁,這正是說明奧斯卡對於美國主流價值觀的弘揚。《愛樂之城》所說的個人夢想,就是基於美國夢為文化背景一個體現。 兩百多年來,「美國夢」 一直激勵著無數年輕人前行,這是一種相信只要在美國經過努力不懈的奮鬥便能獲得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們必須通過自己的勤奮工作、勇氣、創意、和決心邁向繁榮,而非依賴於特定的社會階級和他人的援助。 這一點在《愛樂之城》裡體現的十分充分。

所以可以說,《愛樂之城》作為歌舞片在對於沒有歌舞劇藝術基礎的中國觀眾而言,還算不錯!

從中國觀眾的影片評價來看,持負面評價的也有一些聲音,多數詬病情節較為俗套,或者乾脆質疑奧斯卡獎項的授予。其實,《愛樂之城》作為歌舞類型片,現場所需要把控的元素,諸如歌曲、編舞、劇情、表演、舞美等等相較其他片子多很多,很難在一個新故事架構上在設定燒腦劇情,非要嘗試的話,結果也只能是很難把觀眾的思維放出去之後,再拉回來。所以像著名的 《 Singin' in the Rain 》都是單線敘事,而集中刻畫主人公的的性格特點為著。

編曲和編舞,在《愛樂之城》裡面都是神一樣的能踩到劇情的點:從電影開頭堵車開始,一曲Another Day of Sun,一段類似《柳媚花嬌1967》的群舞戲碼,色彩艷麗的洛杉磯,擁有著大批年輕人,他們的文化多元,穿著各色衣服,甚至有一些浮誇裝飾:帶著紅帽子,穿著紅T恤、紅鞋子和紅色吊帶襪。一輛復古的塞班汽車,更是要交代了時代基調,這不再是迷茫困惑的年代了,這裡充斥著千千萬萬人的夢想和熱情的時代。這裡攝影機的操作比演員的編舞設計得更為精心。它在後視鏡之間各種轉動,或旋轉,或俯衝,或搖動,而這個時候舞蹈家就像漫畫裡那樣張開雙臂,以此模仿百老匯。「新的一天開始了,」他們衝進亮光。

石頭姐是在《Someone in the Crowd》輕快的節奏中,類似《Grease1978》和《西區故事》中群租戲碼中脫穎而出的,也暗示了在洛杉磯有夢的年輕人的生活環境。

夜空約會時候,高斯林和石頭姐在《A lovely night 》的一段對唱之後,一段輕快卻纏綿的對舞,糅合了《Singin' in the Rain1952 》、《Shall we dance 1937》和《龍國香車1953》中的路燈獨舞、男女踢踏舞交流的畫面,別有生趣,伴隨著一抹粉色與藏藍色混搭的夜色,更是要人陶醉的同時又不僅嚮往。

不光這些, 格里菲斯天文臺的璀璨星空、赫莫薩海灘海灘的夕陽獨舞、落日山頂雙舞...... 太多的致敬橋段,滿滿的懷舊情懷無處不在,無一是憑空隨意添加,對於情節推進都做到了極致。

但是本以為才子佳人天作之合的設定,最後拿過87屆最佳改編劇本獎的本片導演 達米恩·查澤雷非要來一個不小的反轉,熱熱鬧鬧,分分合合之後,結果高斯林和石頭姐雖然都完成了自我價值的體現,也同時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無獨有偶,再次安排石頭姐邂逅高斯林的爵士酒吧時,在《Mia &Sebastian's theme》中吟唱中,結束時,石頭姐含淚回眸,再次與高斯林隔岸相望時,才他們都很高興的看到對方已經追逐到自己所想要的東西了,只是那些百轉千回的記憶並未封存妥當,就在此刻感嘆人生若初見的許多年後,不再是伊人陪伴左右。其實,這裡我覺得導演在有意設這樣的結尾,來對美國夢提出了中肯的質疑。

我們在完成個人奮鬥夢想的同時必然要失去一些摯情摯愛的東西,影片中導演給出了一個答案,女主角是願意時光倒流再去找尋當時迫使「分離」結果的各個關節點,提出了最美的結局設想。事實即成歷史,歷史不可再假設。這些幻想並未伴隨《Epilogue》的幻想情節成為現實。所以,在追尋夢想的路上,經過四季的不停循環,但是得失已經成了定數,毋庸再反覆推敲。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