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樂來越愛你 La La Land

爱乐之城/爵士情缘/啦啦之地

8 / 690,804人    128分鐘

導演: 達米恩查澤雷
編劇: 達米恩查澤雷
演員: 雷恩葛斯林 艾瑪史東 Amiee Conn Terry Walters Thom Shelto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米依

2017-02-21 00:46:33

或許影片想說的不只是愛情這麼簡單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Seb和Mia從相遇的那一刻開始就是註定要分離的。Seb喜歡的是Free Jazz,而Mia的願望是做一個電影演員。Free Jazz所代表的是嚴肅的藝術,而電影代表的是大眾的藝術,就好比經典和流行。但這是一個關於相互成就的故事。

電影中的人物其實是很完整的。

Seb在電影的開頭是固執的藝術家的形象。他不在乎別人的觀點,他甚至不想「紅」。他只想開一個音樂餐廳,每天演他喜歡的爵士。Mia則是一個更活潑的形象,她很在乎別人的看法,希望被很多人喜歡。

在電影的前半段,其實Seb一直是Mia的引路人。Mia自從在餐廳聽見Seb的即興演奏之後就一直被Seb吸引。Mia在見到Seb之後所做的很多事,其實都更像是Seb的人物性格會做的。和有錢的Dating對象分手,辭掉咖啡店的工作,在Seb的鼓勵下開始寫劇本,自己掏錢做賣不出去的獨角戲。Mia在遇到Seb之後其實是成長了的,她開始更像藝術家了,對她而言,她不再是不斷的試鏡,而是有了一個自省的過程。

在這時候,Seb的劇情出現了轉折。Seb開始迫於生計的壓力,接受了流行樂隊的邀請,開始了不斷不斷的巡演。電影中還出現了許多諷刺性的情節,比如拍照片那一段。拍照片的人明顯是想拍一個他想像中的鍵盤手,而不是眼前的這個鍵盤手本身。

Seb的轉變很大程度上影響了Mia。Mia出現在Seb的演出現場的那天,Mia甚至沒有聽完就離開了。

然後劇情發展到了那場爭吵。與其說這是一場Mia和Seb的爭吵,我覺得更像是過去的Seb和現在的Seb的爭吵。Seb要求Mia跟她去巡演的時候,其實已經是一種對Mia的夢想的不尊重。他開始內心有所傾向的覺得自己的演出比Mia的演出重要。我們放大了來講,就是賺錢的演出比有藝術價值的演出重要。而這時Mia所說的一切其實都是投射在Mia身上的那個過去的Seb會說的一切。

然後劇情繼續發展。已經放棄夢想的Mia因為在Seb鼓勵下做的獨角戲得到了試鏡的機會。我們都知道,在電影中「衰」了大半篇幅的女主是時候要紅了。而此時,我們已經知道他們兩個人已經到了分道揚鑣的時候了。

這一切都是那麼那麼自然,人的一生本來就有很多遺憾。所以即使看到這裡,我相信大部份劇情都在觀眾的心理預期內。但是然後我們所有人,都為那段假像而感傷。

所以說讓人難受的很多時候不是錯過本身,而是本來可以。

Mia起身匆忙的要走,彷彿要逃離這段過去,但她最後又還是忍不住回頭凝望……

故事的最後,Mia成為了夢想中的自己,Seb也實現了自己的夢想。Mia回到了流行,而Seb回到了經典。

我們都知道,如果Mia沒有受到Seb的影響,她不會成功。而事實上Seb如果沒有因為Mia,拒絕了流行樂隊的邀請,或許他也不會有開音樂餐廳的資本。她們都為彼此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Mia和Seb因為不同而互相吸引,最後又因為不同而分開。但是如果在追夢的路,沒有碰到彼此,她們之中的任何一個都只能在各自的牆角畫圈圈。

很多影評批評女主,說女主不是真的愛男主。我只想說,寫這樣的影評的人內心是有多缺愛啊。

如果把男女主角的故事脈絡抽象到純藝術和流行藝術的關係,我會覺得這部電影更加值得玩味。純藝術和流行藝術之間的關係是不可調和的(就如同男女主角是註定要分手一樣),但是純藝術其實也可以向流行藝術借鑑,(這一部份,電影借樂隊主唱的嘴說了:「你想拯救爵士,可是如果都沒人聽,爵士就只能消失了。看看這些年輕人。」)而流行藝術也應該學習純藝術的內涵。這樣雙方都才能走得更遠。

最後引用一句話:

「我說人生哪,如果嘗過一回痛哭淋漓的風景,寫過一篇杜鵑啼血的文章,與過一個賞心悅目的人錯肩,也就夠了...... 」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