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樂來越愛你 La La Land

爱乐之城/爵士情缘/啦啦之地

8 / 690,804人    128分鐘

導演: 達米恩查澤雷
編劇: 達米恩查澤雷
演員: 雷恩葛斯林 艾瑪史東 Amiee Conn Terry Walters Thom Shelto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費費

2017-02-21 02:52:22

我為什麼不喜歡愛樂之城?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整體來看,這部文藝片有種意料之外的荒謬感。 除卻場面調度,聲光效應,剪輯組鏡以及女主無比豪放的長相外。 剩下的便是一籌莫展的手足無措。 對好萊塢科技,經典影片諂媚的姿態已經讓這部電影失去表達的重心,加上故事本身的乾癟和人物的塑造。 匆忙而又吝嗇。 男女主之間基本沒有正常人的情感敘述表現,一個不被發掘的女演員,一個玩兒爵士的樂手,電光火石般相識,相愛,到後來的相離也僅僅用一個的模糊不清的「現實」煙霧彈。。導演你是要我們玩兒幪面觀眾猜猜猜嗎? 電影顯然沒有平衡好人.愛情和夢想,夢想和遺憾的關係,而幾者之間也不是帶入同等變量就能得到一個答案的電影公式。 於是,「愛情」成為這部電影大而化之的一個包裹工具。 在現代人鄙夷的快餐文化里,也有這樣一種快餐愛情,它成為了男女逃避無能,痛苦逃避本質問題時候的一個藉口或者捷徑。 而本片裡男主和女主之間他們需要的只是一段相似經歷的陪伴,類似工具式的互相安慰互相支撐,而非個體。而至於這個個體是誰,似乎並不重要。 之後這些親手炮製的遺憾又成為他們理解人生真相的一襲華麗的袍子 可是,這些和愛情並沒啥關係。 愛情是什麼? 是一起扭轉命運的手腕 是內心雷霆萬鈞也要一往無前的平靜 是降臨裡的那句,我預見了所有悲傷,但我依然願意前往。 卻獨獨不是這些。 導演苦心孤詣雕刻的抒情橋段更像是對故事本身的諷刺。 不純粹是件很無奈的事情,但它足夠破壞人心。如果你們為這樣的愛情哭成了一個二百斤的胖子,那你真是一個死胖子。 這部電影讓達米恩徹底淪為了我心裡的老滑頭,用程序化的歌舞藝術遮掩著人性的慾望,用所謂愛情來區別時下的成功學,不可否認,《愛樂之城》就像一劑強心針打在了那些虛弱而又渴望建設的靈魂上面,這種帶有一點遺憾的共情能力是普遍而適用的。而那些電影本身可供挖掘的想像力,在這種被承認的共識下捉襟見肘。 如果說《爆裂鼓手》還能站在高處捕捉到一些人性轉瞬即逝的微妙,那麼,愛樂之城裡透露出來的「理想」這種東西的政治正確讓人疲倦至極。 整部電影被一種宏大而無可挑剔的聲光包裝起來,為了夢想而夢想,為了遺憾而遺憾,這手藝,不捏糖人可惜了! 說說電影裡極力表達的夢想,很多電影人在談論夢想這件事情,各種唾沫星子帶鑽。口噴旋轉煙花兒。 但其實,它只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究竟是什麼讓這個詞一出現就引發集體上吊的高潮,我覺得這是個秘密。 可以肯定的是,這個世界太複雜了,那麼多的活法,我們卻總要褒獎某幾種。 即使夢想如此重要,它也僅僅是個人對某種信仰和認知的外力化,這種外力是由自己的熱愛和信念撐起並實現的。對於整個人生而言,它不是萬能的,而這部電影的膚淺之一就在於它把夢想和成功定義成人類實現自我的唯一現象學。 所以,電影裡透露出來的夢想苦難意識,對這種意識的集體諂媚反而成為電影通往理想化的一條捷徑。於是,很多青年人就帶著一種無法自我實現的悲情落入另一個情緒陷阱。我想,在這種在過度的驅動消費之後,它還會剩下什麼? 我承認熱血和夢想的作用,但是當你真正愛某樣東西的時候,你其實會忘記它的存在,你會變成了它,它也成為了你。那麼,那些橫亘著無法實現的阻礙,對於夢想本身而言,反而是種幸事。如果一部電影的導演體會不到這種深遠的意義,其實是很low的一件事。 愛樂之城能不能拿下奧斯卡我不知道,如果非要把奧斯卡當做電影的一個征程的話,愛樂之城這種偏執現象化的電影,路還很長。 而好萊塢的影評席里坐滿了好萊塢的親故。除卻一如既往對電影全面化,現代化,美式化的極端追求之外,這種發展模式對於電影本身就是一種衝擊。 而恰恰是這種對大眾庸俗美學的取悅和迎合造就了電影的同質化,也必然會把本來金光璀璨的好萊塢電影變成一朵枯萎而毫無生機的假花,我們從中汲取的資訊寥寥,更枉論對電影的洞見。 電影與人的關係,其實就是人同思想的關係。當一部電影的核心思想只是一種無法被人知覺的截面的時候,電影其實是立不起來的。 想起導演李安在一次專訪時說,他最近在琢磨的,是人臉上的光彩。 這是一句很有禪意的話。 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 圓融無礙 行所當行 止所當止 至少在那些經典的電影裡 都是這樣。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