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食品帝國--Food, Inc.

食品公司/毒食难肥/食品公司

7.8 / 52,492人    USA:94分鐘 | Argentina:94分鐘 (Mar del Plata Film Festival)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after1y

2017-02-22 18:55:51

商業利益決定一切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我們吃的東西在過去50年里發生的變化要比過去的1萬年還要多。但是代表美國農耕時期的形象,仍被用來銷售食物。在商標與包裝封面上,農夫、農場圍欄、糧倉等田園風光的形象,都在製造著這些商品「產自天然農牧場」的假像。農產品不再具有季節性。譬如番茄,它們在地球另一邊種植,還是青綠色時就採摘,然後用乙烯催熟。在肉類銷售區,人們再也看不到骨頭。這種處心積慮的掩飾,像面紗一樣擋在了我們和食物的來源之間,食品工業不希望你知道各種食物背後的真相,因為一旦了解,你也許就再不想吃了。

要是你追蹤一下食物的供應鏈條,例如那些收縮薄膜包裝的肉類,你會發現出乎意料的真相,這些食物都是在工廠里生產的。不是農場,而是工廠。這些肉類是由大型跨國公司生產的,根本與田園牧歌無關。現在,我們的食物來自龐大的生產線,這對工人和動物來說都是一種虐待。生產出來的食物也更危險,但它們的危險性卻被刻意隱瞞。整個食品供應鏈,已經被少數幾個跨國公司掌握,從種子到超級市場裡的食物,都逐漸被它們控制。這已經不只是關於我們吃的東西,更是關於我們說出真相的權利和了解真相的權利。受到威脅的已經不只是我們的健康。

從快餐到所有食物From Fastfood to All Food

工業化的食品生產系統其實起源於快餐。麥當勞兄弟經營著「免下車餐館」,這是種顧客只需在車上點菜、由服務人員送上的餐館。但他們仍決定節省成本、簡化流程,於是他們裁掉了所有侍者,又把菜單儘量簡化。這就是他們在餐飲業的「一個革命性的創新」。他們基本上把食品工廠搬到了餐廳廚房後面。他們只訓練每個員工作一件事,週而復始地做同一件事情。因為每個員工只需要做一件事,所以他們的工資很低,也很容易找到其他人來代替這些員工。這種生產無差別而又廉價食物的思路,在各方面被廣泛運用,造成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後果。

當麥當勞成為了美國最大的碎牛肉買家之後,他們希望他們的漢堡無論在哪裡買的,吃起來都是一樣的味道,於是他們促成了碎牛肉生產方式的變革。麥當勞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馬鈴薯買家,也是下列食品的最大買家之一——包括豬肉、雞肉、番茄、生菜甚至蘋果。這些龐大的快餐連鎖店,想要大型的供應商,結果現在只有幾家公司控制著我們的食物供應系統。

在20世紀70年代,最大的5家牛肉供應商,只佔有25%左右的市場佔有率,到今天,最大的4家,就佔據了超過80%的市場佔有率。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豬肉市場,即使你從不在快餐店吃東西,你吃到的肉還是由這個系統生產的。

歷史上從未有過規模如此龐大、實力如此強的食品公司,舉個例子,泰森(Tyson)公司,它是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大的肉類供應商,。食品工業徹底改變了雞的飼養。現在的雞從開始飼養到宰殺,花的時間只是50年前的一半(1950 vs 2008),不過它們卻長到50年前的2倍大,人們喜歡吃白肉(white meat),於是食品公司通過選育和基因工程,讓雞胸肉長得更大。他們不但改變了雞,還改變了雞農。現在的雞農不再擁有他們飼養的雞。像泰森這樣的大公司,從小雞孵出來就擁有它們的所有權,直到它們被宰殺的時候。

讓我們從行業頂端來看,例如雞肉。全國養雞業協會認為,「養雞業已經確立了一個榜樣,一個把肉類產品的生產、處理和營銷整合起來的榜樣,其他行業也在按這個模式運營。因為他們看到了我們獲得的巨大經濟效益。」從某個角度看來,我們不是在養雞,我們是在生產食物。這個行業已經高度商業化,所以所有從農場裡出來的雞,必須差不多是一樣的大小。集約化生產系統的成果,就是利用少量土地,生產了大量食物,而且價格低廉。試問有誰會認為這種生產方式不妥呢?

一位與泰森合作的雞農現身說法,他所在地區在菸草需求疲軟後轉向養雞業,「這些(他指著雞舍)聞起來都是錢的香味」。養雞業的發展促進了當地社區的發展。「泰森從事這個行業很多年了。他們把行內道道都摸清了。如果你有辦法用49天養大一隻雞,你還怎麼會用3個月去養呢?你能賺更多的錢」「這些雞從未見過陽光,它們基本上就是一直在黑暗中生活」該雞農原本允許攝影師進入雞舍,但當泰森代表趕來後,他又改變了主意。他發話了,「如果只是讓你們看看我們在做什麼,當然可以。不過你們要是非干涉不可,我們是不會同意的。」此話後農場主中止了對他的採訪。

在採訪幾十戶雞農後,僅有一人允許攝影師進入雞舍。這位雞農說:「我理解雞農們不願多說的原因。食品公司可以為所欲為,雞農們只要賺到錢就好,反正都是食品公司說了算。但是現在的問題是,這種做法是錯誤的。我已經打定主意了,我要把該說的話都說出來。我明白其他人為什麼不想這麼做。不過我已經忍無可忍。所以也沒什麼,該說的還是要說。」「這裡的環境變得很髒,到處都塵土飛揚,到處都是圍欄,這根本不是農業,只是批量生產而已,就像工廠裡的生產線。這裡的雛雞從孵化,長到5磅半重只需要7周,它們的骨骼和內臟沒法跟上這種生長速度,這裡很多雞只能走幾步,然後就跌倒了,因為它們的身體無法支撐自身的重量。」因為生理畸形地發育,這種雞死亡率很高——不過反正養雞「效率」大大彌補了死亡率上的缺陷。「飼料里混合了抗生素,雞食用後就傳遞給人,(人體內的)細菌形成了抗藥性,抗生素就失效了。我已經對所有抗生素過敏。再也不能使用抗生素了。」

「如果雞舍里比較暗的話,雞會比較鎮靜,抓它們的時候,就比較不費勁。」「傳統上,負責抓雞的都是非裔美國人,不過現在拉丁美洲人也多了起來,都是些非法勞工。在他們看來,他們在這裡本來就沒有什麼權利。公司喜歡這種工人。雞生病了也不要緊。所有雞都會送到工廠,宰殺處理。」「公司之所以能夠控制這些雞農,是因為他們都欠了債——建一座雞舍的費用,大概是28萬~30萬美元之間。當你做了初始投資。公司就會定期要求進行技術改造、添置設備,雞農沒有選擇。他們只能按公司的要求做,否則就會被威脅解除協議。這就是他們控制雞農的手段。這就是他們脅迫雞農加大投入的手段。不斷去銀行貸款,直到債台高築,對自己的生意沒有發言權(通常具有兩座雞舍的雞農會貸款超過$500,000,但每年只會獲利$18,000)。這很不體面,就像成為了公司的奴隸。」這位雞農的合同就是因她拒絕所謂的「技術改造」而被泰森公司中斷的。

豐饒的選擇?A Corncopia Of Choices

當你在超市購物時,眼前這些琳琅滿目的選擇其實都不存在,食品的多樣性只是假像。參與生產的只有幾家公司,也只有幾種農作物。「最讓我驚奇的是,當追尋食品來源的軌跡,總是把我帶到同一個地方。」

在今日的美國,30%的耕地被用來種玉米。政府政策的推動是主要原因。現行的政府政策,讓我們能夠以低於種植成本的價格銷售玉米。事實上,我們即使過量生產還是能拿到補貼。這其實是由於大型跨國公司的利益所致。我們政府推廣種玉米的原因就是,卡吉爾公司(the Cargills)、ADM公司(the ADMs)、泰森公司(Tyson)、史密斯菲爾德公司(史密斯field)……能通過使用廉價玉米製造食品而獲利。他們用這些利潤和本身擁有的龐大資本,遊說國會,發行我們現在所知的「農業票據」。所謂「農業票據」(farm bills),應該稱為「食物票據」,即為食品經濟的運行定下規則。農業政策的重點一直都是經濟作物。因為它們便於儲存。我們一直鼓勵農民盡其所能種植玉米、發展壯大、互相兼併。我們按產量發放補貼,我們生產大量玉米,他們決定怎樣使用這些玉米。

「我們掌握了改良食物的方法,我們知道食物的特質從那裡來,例如口感和味道,我們把這些方面都結合起來,就可以改造出新的食物。當然近年來最大的進步,莫過於高果糖含量的玉米糖漿,信不信由你,我敢說超級市場裡90%的食品裡面都有玉米或大豆的原料,而且很多時候兩種都有。」——語出一位農業科學家。

玉米是萬能的原材料,把它富含澱粉的核分解後重組,可以製作高果糖含量的玉米糖漿,可以製作麥芽黃素、雙甘油和黃原膠還有維生素C;而且你還可以用它餵禽畜,玉米是動物——雞鴨牛魚飼料的主要原料。正因為我們有如此眾多售價低於成本的玉米,肉類的價格才得以降低。

美國建成的全國交通網,把玉米從原產地源源不斷送入集約化農場。吃草的牛該餵玉米,只因為玉米實在便宜,而且可以讓牛長得快。牛的胃部構造,是為了消化草而形成的。有研究表明,玉米飼養的牛體內,抗酸的埃舍利希氏大腸桿菌增加,這些細菌的危害性變得更強大。由於持續的玉米飼養,這些常見細菌發生某些變異,導致「0157-H7埃舍利希氏大腸桿菌」這種新菌種在全球蔓延。這是飼料廠用玉米餵牛導致的後果。也是這種經營方式導致的後果。這些牛成天站在糞便齊膝的牧場裡,只要有一頭牛感染了,其他牛也會感染。當它們送去屠宰時,糞便粘它們的皮膚上。而一味追求宰殺速度的屠宰公司,不可能保證牛肉製品上不沾上糞便。肉類就是這樣被糞便污染的。

計劃外的後果Unintended Consequences

有一次,糞便污染因一2歲兒童由於牛肉堡中的細菌致死而敗露,全國不得不召回140噸碎牛肉。那些大腸桿菌不僅出現在牛肉中,也出現在菠蘿、蘋果汁、蔬菜中,這都是源自工廠式農場的副產品。在小布希執政期間,美國農業部長一直由牛肉業派駐華盛頓的主要說客擔任。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的局長,曾是全國食品加工業協會的副會長。這些監管機構已經被那些它們應該監管的公司控制在股掌之間。在1972年,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尚出面調查50000件食品安全事件,到了2006,下降為9164件。

當越來越多的科技運用於食品生產過程時,你可能會期待食品變得更安全,而不是更危險。但是食品加工廠規模越來越大,為有害微生物的感染和傳播提供了極佳環境。在1973年,美國有上千家屠宰公司,現在我們只有13家。如今每個牛肉漢堡里,其實包含有來自上千隻牛的碎肉。這些牛之中的一隻感染了有害微生物的可能性呈指數上升。當你仔細觀察,會發現我們的食品監管機構十分無能,而食品工業就希望它們是這樣。

「在一次施加壓力以求建立食品安全制度之後,人們開始鬆懈了,投入食品及藥物管理局的資金減少,我們越來越依賴於食品工業的自我約束。結果這個系統現在終於失控了。」——語出一位FDA官員。

自1998年起,美國農業部出台了針對沙門氏菌及0157-H7型埃舍利希氏大腸桿菌的微生物監測制度,這種制度規定,如果有廠房反覆多次無法通過檢測,農業部就會以持續性的食品污染問題為由,要求這個廠房停產。肉類和家禽業協會馬上起訴農業部,法庭初步裁定,「農業部沒有權力要求廠房停產,這就意味著你購買的一磅肉類或者家禽製品其實是沙門氏菌的培養皿」。農業部對此卻束手無策。為了應對這個問題,起草了一個新的、以一個2歲受害兒童名字命名的法案,「凱文法案」。它可能會使農業部重獲關停不合格工廠的權力,但6年過去,它依然沒有獲得通過。食品巨頭也拒絕為眾多低齡受害者的痛苦乃至死亡道歉。

事實上只要讓牛暫停5天玉米飼養改換青草,它們就能排出80%的埃舍利希氏大腸桿菌。但食品巨頭並不從生產系統上解決問題,而是尋求科技改良(消毒)以便玉米飼養繼續存在。

一美元菜單The Dollar Menu

超市裡的糖果、汽水十分廉價,但蔬菜的價格卻貴得驚人。相比十分便宜的快餐,人們更願意選擇後者作為日常飲食。造成這種價格差異的原因在於,快餐的供應商一直在接受補貼。並與現有農業生產方法與農業政策相關。高熱量的食物是由經濟作物例如玉米、大豆、小麥生產的。食品工業把過度肥胖,歸咎於人們罔顧自身健康的生活方式,但是,改造食物的是食品工業,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也是食品工業。事實上,人類生來就偏好三種食物的味道:鹽、脂肪還有糖。這些東西在大自然里很稀少。這些高果糖與高澱粉組成的食物導致人體分泌的胰島素激增,人類的糖類代謝系統就這樣逐漸崩潰了。

在2000年後出生的美國人中,1/3會出現早期糖尿病癥狀。在少數人群中,這一比例高達1/2。

內幕重重In The Grass

我們現在把獨立的農業生產決策假手於人,讓千里之外某個大城市的食品公司董事會。掌握決策權,這些做決定的人,無需面對這些決定造成的後果。

「牛並不吃玉米,也不吃死牛、死雞和雞糞製成的飼料,可食品公司就是給它們餵這些東西。」「根據農業部的標準,這是不衛生的,因為這是開放的環境(這位農場主在戶外棚戶里殺雞)。農業部曾經要求我們提議,他們向我們攤牌,以環境不衛生為由,要求我們停業。然後我們把幾個樣本送到當地一個微生物實驗室,我們的樣本平均菌落形成指數是133,商店裡買來的肉類樣本指數是3600,當然商店裡的肉類已用清潔劑清洗過多次,但我們的可從沒接觸過氯。」「我覺得,如果一個文明社會只會把一頭豬看作是一堆沒有生命的肉,一堆可以讓人類把各種所謂創新的念頭毫無顧忌地加諸其上的肉,那這個社會對待自身內部的人民和其他共存的文明也會採取相同的態度,即不敬、和妄圖控制一切的態度。」——語出一位反感工業化食品生產的農民。

全國最大的屠宰廠位於一個叫塔希爾的小鎮,這一帶都是經濟很落後的地方,史密斯菲爾德公司,已經掌握了怎樣挑選出可以被壓榨的勞動力——最初是當地人,貧窮的白人和黑人,他們很快就榨乾了當地的勞動力。現在,他們得用大客車,接送工人從南卡羅萊那州的丹斯維爾到北卡羅來納州的柯林頓上班。從這裡畫一個半徑50英裡的圓圈,工廠的工人就是從這個區域雇來的。食品公司對待工人的態度,就像對待豬的態度一樣。你知道,公司其實不關心豬是不是過得舒服,因為它們的存在是暫時的,終有一天會送去屠宰。他們就是這樣對待工人的,公司不關心員工的健康和壽命,因為在他們看來,一切都有個終結。

這裡每天有32,000隻豬被屠宰。這些工廠每小時要處理2000頭豬,裡面的工人們因為整天處理內臟,他們的指甲,還有其他地方都被感染了。他們的指甲從手指上脫落。每天都跟血、糞便、尿接觸,很容易就會受傷害。你對每一隻豬都做同樣的動作,週而復始,基本上你就是被當做機器使用的。史密斯菲爾德公司很清楚,這些工人一旦失去了這份工作,就沒有其他辦法謀生了,他們就是這樣控制工人的。

100年前,當厄普頓·辛克萊撰寫小說《屠場》的時候,一個由牛肉供應商組成的托拉斯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在政府沒有指定監管制度的情況下,東歐來的移民工人在肉類工廠里被壓榨,曾經發生過致人傷殘的事件,甚至有工人死亡,後來情況慢慢好轉了。西奧多·羅斯福總統(1901~1912在任)制裁了這個牛肉托拉斯,工會慢慢把工人們組織起來,使肉類生產變成了美國最好的工作崗位之一。到20世紀50年代,一個肉類生產工人的待遇跟汽車生產工人差不多。工資高、福利也優厚,還有退休金。

但是後來發生了什麼?為了滿足快餐業,這個最大的客戶的需要,肉類供應商擴大了規模。有些肉類供應商,例如IBP公司,借鑑了快餐業的某些雇用制度——減薪、禁止成立工會、加快生產速度、讓工人反反覆覆只做一件事。肉類生產現在是美國最危險的工作之一。肉類供應商現在還雇用了一批新的移民工人,包括非法移民和新近從墨西哥移民到美國來的人。很多到美國來的非法移民,原本在墨西哥種玉米。北美自由貿易區的成立,讓墨西哥成為了美國廉價玉米傾銷目標,這讓超過150萬的墨西哥人失去工作。他們的產品無法對抗進口的廉價玉米。那這150萬墨西哥農民怎麼辦呢?IBP公司、還有全國牛肉公司、蒙佛特公司等等開始積極地在墨西哥招聘工人。這些公司在電台和報紙做廣告。IBP公司還提供接送服務,好讓工人從墨西哥到美國來上班。多年以來,政府對肉類供應商這種招聘非法勞工的做法視而不見。但是現在,當反移民運動興起,政府就開始採取嚴厲手段,不是對付食品公司,而是對付工人。移民局的大隊人馬荷槍實彈趕來押走成批的史密斯菲爾德的工人,卻完全沒有碰與此有牽連的管理人員。這些工人在這裡工作了10~15年,生產了大量肉製品,如今卻像罪犯一般被抓走。史密斯菲爾德公司對此拒絕發表意見。

隱成本Hidden Costs

為了營造食品價格低廉的「假像」而補貼食品工業。但如果考慮到對環境、對社會以及對人們健康的傷害,這些食品其實價格高昂。無論是價格、生產方式還是加工工序,工業化生產的視訊都極具欺騙性,這些食品背後是純粹的欺騙。

「有機食品工業是食品工業中增長最快的部份。我們無法擺脫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我們還需要對抗全球暖化、改善空氣質素、減少食物和水污染的情況下,我們不可能擺脫資本主義,但是我們必須加快速度,要是我們還繼續讓這個與公眾利益為敵的系統獲利,繼續為了生活的便利,而從這個所謂完美的系統中獲得食物,我們就永遠無法達成我們的目標。」——語出一位有機食品生產公司老闆。

有機食品業的興起的確能佔到一部份市場佔有率,但日化與食品巨頭會紛紛出資收購這些初生的小公司,使它們的命運成為未知數。大型食品公司的擴張不是通過自身的增長來實現的,而是通過收購。可口可樂、百事、家樂氏、通用磨坊公司,它們都是以衝刺的方式而不是漸進的方式進入有機食品市場的

沃爾瑪通過對有機食品生產公司下訂單,來擴大自身市場。

從種子到超市From Seed To The Supermarket

一家公司可以獨佔一種糧食作物,是一個新的概念,這種情況出現於20世紀80年代。最高法院裁定生物體也具有專利權之後,事情從此就一發不可收拾了。各種企業爭奪一種最重要的生物體的專利,也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農作物。孟山都(Monsanto),一家化工產品公司,主要生產DDT和越戰中使用的落葉劑。後來他們研發了一種叫「Roundup」的除草劑。接著,我們開始聽說有一種經基因改造的大豆,對Roundup有耐受力。當Roundup噴灑在大豆田裡,其他的雜草都被清除掉,除了可以耐受Roundup的大豆。在1996年,當孟山都開始銷售耐受Roundup的大豆時,僅有2%的美國大豆擁有耐受基因。到2008年,超過90%的美國大豆擁有了耐受基因。

當獲得種子專利權的公司第一次禁止農民保留種子的時候,大部份的農民都對這種做法感到厭惡。但是有趣的是,在其後的11年裡面,我們對禁止保留種子的態度從蔑視變成了默默接受。如果農民保留了種子,那會怎麼樣?其實現在只有一家公司這麼做(指禁止保留種子),就是孟山都。他們雇用了一幫調查員在全國各地巡查,還設立了一個熱線電話。他們要是接到報告,說有人私下保留種子,他們就會派調查員了解情況。孟山都有一支75人的隊伍(很可能從退役軍警中僱用而來)專門負責調查與監視農民。任何人一旦保留種子,就會被要求接受侵犯專利權的調查。在孟山都的努力下,用於保存種子以便來年耕種的種子清洗機和操作員幾乎要從全國絕跡。在印第安納州,僅有6台這樣的機器,而在過去,每個鎮上都有3台。

對於那些不想用孟山都轉基因大豆種的農民來說,他們的傳統大豆不得不面對轉基因大豆種的污染——即使這確實是一種污染,也要算侵犯專利權。一旦孟山都調查員發現基因污染事件,農民作為受害者反而要證明他們是無辜的。

以前負責培養出公用種子的,都是被政府授予土地的大學。絕大部份的育種和品系改良工作都是由這些公立機構來做的。孟山都和微軟差不多。微軟擁有全美國大部份電腦上所運行的件的智慧財產權,而孟山都公司擁有的是美國大部份食品的智慧財產權。公立機構的育種工作已經成為歷史,再也沒有公用種子了。「現在大概只有4到5種種子可以選擇。現在我還保存著一點伊利諾州的大豆(公用種子)。要是我再也買不到經過認證的種子的時候,我能怎麼做?我還有什麼選擇?」對於未經授可使用孟山都種子(實際上多為基因污染)、不打算申請授可、保留種子、反抗孟山都的農民及經營者(包括種子清洗機操作員),和所有挑戰孟山都權威的人,都會被列入黑名單,以致於無法買到孟山都的種子、罰款、甚至被起訴。而任何人想與孟山都對峙法庭就必須先支付至少幾十萬的訴訟費用。

「在我看來,這就好比是正義女神手持天平。你往裡堆錢。錢多請得起專家的人,哪怕撒下彌天大謊,就准贏。這就是我們的司法系統的運作方式。」「他們要什麼,你都得給。孟山都在這事上佔據了絕對優勢,只要你還想繼續耕種,你就必須屈服於他們。因為他們獨佔了大豆。對於它,他們從種子到超市裡的商品都有控制權。」——語出一位被迫屈服於孟山都的大豆農。

面紗The Veil

孟山都一直有派人向各個掌握重大決策權的監管機構和立法機關進行各種遊說活動。克勞倫斯·托馬斯法官曾擔任孟山都律師。孟山都與柯林頓與小布希的執政班子都有很深的淵源。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國防部長)曾在一家被孟山都收購的藥品公司任高官、John Ashcroft(密蘇里州參議員)從孟山都獲得選舉贊助。Robert Shapiro(柯林頓的顧問)曾任孟山都CEO,Mickey Kantor(政府職務影片未提及)曾是孟山都境外代表(?)。Wendell Murphy(北加利福尼亞洲州長)曾是史密斯菲爾德公司的Borad Of Directors。Margaret Miller(曾是孟山都化學實驗室主管)在食品與藥品管理局任職。Linda Fisher(副總統之一),後任環保署負責人,與孟山都有關……【本段未給出字幕,因此我的翻譯可能有誤】

熟悉食品工業的人固然可以成為稱職的監管者,問題是他們代表誰的利益。討論的重點是權力,一種高度集中的權力。現在,這種權力,被用來對付生產食物的人,例如農民,被用來對付在食品公司工作的工人,還被用來對付那些因為食品公司的刻意隱瞞以致對自己的食物來源和對健康的危害都一無所知的消費者。

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不把複製動物的肉類列入檢查範圍之內,甚至也使它們免於貼上標誌以便消費者選擇。對此,政要們的辯護理由是「標誌會引起消費者不必要的恐慌」。

食品工業對維護消費者知情權的法案深惡痛絕。他們拒絕公佈快餐食品的卡路里數據、拒絕告訴食品里有反式脂肪酸。多年以來肉類公司拒絕貼上原產地標籤制度,反對基因改造食品的標籤制度。現在,超級市場裡78%的加工食品含有經基因改造的原料。食品巨頭不僅不想讓消費者知道食品來源與生產過程,還想讓任何批評也成為一種違法行為——《素食者誹謗法案》使任何質疑碎牛肉的人有可能去坐牢。奧普拉在她的脫口秀上只因質疑牛肉的安全而被起訴,在長達六年的訴訟與支付高達1百萬的法律費用後,奧普拉方勝訴。有數個農業發達的州都把刊登工業化食品生產過程或者禽畜飼養場的照片列為違法行為,同時。這些州還通過了所謂「吉士漢堡法案」,讓控告食品公司成為幾乎不可能的事。這些公司擁有成批的律師,有時他們明知起訴你並無勝算,只是為了警告你。

對系統的震動Shocks To The System

食品工業的工廠化導致了對石油的極大依賴,因此導致了食品與石油價格掛鉤。美國將廉價的穀物銷往世界各地,其他國家那些未受補貼的農民們無法與之競爭,因此他們自給自足的能力就被嚴重削弱了。我們面臨的食品短缺沒有得到重視,糧食儲備水平極低。因患病而不便行走的牛被強迫著站起來以便運到屠宰場。數以百萬噸計的濃縮豬糞被傾倒到河流里。受政府保護的食品獨裁者們說,沒有線索能追蹤到這次沙門氏菌爆發的源頭。

每個消費者所做出的微薄努力,可以改變世界上最強大的公司。   舉報

評論